體育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
張健
摘要:隨著人才競爭的日趨激烈.人才的綜合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人才的心理健康素質是世人關注的大問題 提高人才的心理健康素質是現代教育的責任和任務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與發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以實現素質教育為宗旨.以現代教育思想和學生的發展理論為指導思想.創設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學情景.建立把握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之上的評價機制.使學生逐步具備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以適應未來社會對他們的挑戰.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關鍵詞:體育教學 學生健康 心理素質
一
、體育教學中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體育為學生的心理健康奠定體制基礎人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是相互制約、密切聯系的兩個方面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們從事各種活動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體育教學中常見的學生心理障礙有:恐懼、依賴、焦慮、孤獨、沖動、反感心理等 造成這種不良因素的原因既有來自社會的影響、家庭背景.也有來自學校、教師的.但更多的是來自學生自身的 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從執教者的角度講.首先教師要解放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1.轉變觀念,解放思想 新課改前,我國學校教學一直沿襲蘇聯教學模式.雖然它為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和學生素質的提高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弊端顯現無疑 教材容量大、重復多、技術要求過高已是不爭的事實 教師主導課堂教學.使課堂變成教師指揮學生服從: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示范學生模仿.這樣一種“教者發令、學者強應、身順心違”的現象。這種由教師指導演繹的課堂教學.極大傷害了學生的主體功能和身心健康 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必須要我們的教師轉變和更新這一傳統的教育思維;其次是改變我們的教學方式、方法,才能把學生解放出來2.加強學習.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育人者必須自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體育教師要持之以恒地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精通體育心理學.及時掌握現代學生心理的一些新現象、新觀念、新方法、新手段.以便適應新時期教育教學的要求三、創設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學情景1.教師必須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言行得體,親切、平易近人 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教師要以一個合作伙伴的身份和學生一起參與活動 教學中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的內心感到教師不再是老虎.而是親近的朋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不能忽視教師的示范作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熱情洋溢、充滿自信能使學生消除怕苦、怕累的心理.激發勇氣 另外.教師要充分挖掘教學內容中的快樂元素.運用多種手段實施愉快教學.讓快樂伴隨教與學的全過程 例如.在體育教學中準備部分內容單調,久而久之.學生感到厭煩..我們運用音樂做韻律操.或者分組做小游戲.還可以把一些簡單的舞蹈引入課堂.效果就不同了.學生的興趣會增加2.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課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體育教師要應結合體育課程改革的總要求.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明確、活動有序、過程科學.針對不同年齡、性別和心理水平因材施教 再次.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充分調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在愉悅中體會鍛煉的樂趣.身心俱進3.在教學中意志力的培養應該是意識、有計劃地展開 頑強毅力的培養作為學習者應該明確目標、目的并有堅定的信念持之以恒 意志力的培養應依據學生生活的具體環境f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在艱苦的條件環境下勇于拼搏、積極進取精神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四、實施教學評價要建立在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之上教學評價是一次教學過程的終端.又是下一次教學的起點.并貫穿與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握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科學地進行評價 評價發揮作用與否要看學生是否收到激勵.更加自信.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并確立進一步前進的目標同時評價應著眼于學生的自我發展意識的提升.為學生下一個階段的發展乃至終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體育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
有的學生天生素質好.不需要做出多大努力.體育成績照樣能獲得優秀 相反.有的學生由于先天因素的不足.即使再努力.還是達不到合格 這樣往往造成學生在體育課練習中出現消極傾向 為了改變這一被動局面.在考核內容上我們從技能素質和意志品德兩個方面進行考核 在考核方法上.我們采用平時考核與終結考核相結合、學生測評與教師終評相結合、興趣特長與基本素質測試相結合。這樣強化過程評價.弱化終結評價 這樣即使學生的先天素質再好.如果不努力也許評價不一定高.反之一些素質較弱或先天不足的學生通過努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肯定 另外.也減少了教師主觀評定時可能出現的誤差對學生心理造成負面影響總之.心理健康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想盡一切辦法盡最大的努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