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廣告心理學教學體系創新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劉曉靜 單松濤
論文關鍵詞:廣告心理學教學體系創新教育 論文摘要:在以知識技術創新和人才科技競爭為特點的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創新能力是知識經濟時代評價人才的最高標準。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創業型人才是當前藝術設計教育的中心任務,也是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本文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從教學中引入創業意識,更新豐富教學內容;突出實踐教學,增強創新思維能力培養;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方法;突出藝術特色,改進考試方法;加強創業引導,提高自身修養等方面對廣告心理學創新教育進行論述。
藝術的創新教育是高校創新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在現階段正處于由傳統教育向創新教育的轉變過程中,藝術創新教育不僅要貫徹落實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品格,還要擔負起推動中國藝術教育觀念、制度、技法等多方面進行整體創新的重要任務。作為藝術設計教育主要課程的“廣告心理學”為藝術設計、廣告設計研究學術領域增添了新的內容,同時也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本科教學質量、落實“質量工程”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對廣告心理學知識體系加以補充和完善,拓展應用心理學的領域,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造創業實踐能力和敬業精神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得以持續發展,并在未來的廣告設計中能真正實現創新這一核心價值。 一、引入創新意識,更新豐富教學內容 當前藝術設計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通過創新、創業型教育來培養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強烈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及良好的創業能力。高校應該重視多元文化背景下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而廣告學的內容正體現其交叉學科的性質,廣告學與社會政治經濟、商業傳播、藝術等諸學科有著密切的關系,廣告活動涉及各種社會領域和社會群體,各種商品知識。因此,優秀的廣告專業人才不僅需要專業方面的知識,更加需要良好的文化修養及綜合素質。廣告專業的教育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將創業意識引入到教學內容中,更新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內容的創新是進行創業、創新教育的基礎和保證,創新性人才的培養也需要掌握豐富的知識。廣告心理學涉及的知識面較廣,與廣告學、心理學、視覺傳達、廣告文案寫作、圖形創意設計、平構、色構以及營銷等學科相關密切。在廣告心理學的教學工作中,要掌握目前學科發展的動態,豐富更新教學內容,突出課程特色,將書本的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于廣告設計、制作、宣傳中,將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以促進學生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展。 二、突出實踐教學,增強創新思維能力 每一個人都有潛在的創造能力,在創意產業的市場環境下,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和高水平的創造、創業能力已成為設計師的基本職業能力。那么,在廣告心理學的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業、創新能力,首先,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開展互動教學,運用集中思維與發散思維相結合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理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創造欲望,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大量安排實踐,啟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突出對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其次,要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到企業、廣告公司中去實習,讓他們積累實踐經驗、豐富自己。組織學生深入社會實踐,進行市場調研、策劃協調、客戶服務、設計推廣,制作消費者滿意度的問卷。通過社會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對市場敏銳的洞察力和創業能力,加深學生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勤于思考、勇于創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及與消費者溝通的能力。在活動中,既能使學生了解到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設計理念與技巧,還能使學生逐步掌握市場動向,收效顯著,為廣告設計、創作及今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引入“企業項目教學”,磨煉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將學生培養和企業的實踐操作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引入企業的實際設計項目,帶領學生組成設計小組直接參與設計實踐,并按照企業運作模式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在真實的市場條件下完成部分項目設計,使學生充分感受市場競爭的激烈,從而創造性地解決性項目中的具體問題。 另外,引導、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比賽,為學生提供各種比賽通知、相關網址,如參加“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臺灣時報“金犢獎”、“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等重要比賽,還包括一些地區或院校主辦的各類大賽,參加這類大賽的意義在于:以大賽為教學引導,提升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豐富實踐教學,在對學生作品進行指導的過程中,增強學生學習與創作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