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經濟發達地區職業學校學生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及疏導
李宏均
摘要: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筆者從教職業學校十年,經常和很多同事在一起討論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其中最令人頭疼的莫過于學生的逆反心理了。本文就經濟發達地區職業學校學生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做了一些分析,并對如何疏導找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職業學校發達地區逆反心理
從本質上講,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對某類事物產生反感情緒,故意做出與該事件發展的常理背道而馳的舉動的一種心理狀態。
一、職業學校學生逆反心理的幾種主要表現
1、對班級的各種事務“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沒有班級榮譽感。
2、經常做出一些“驚人”的舉動,常令周圍學生覺得“不可思議”。
3、把老師的批評當成一種惡意,采取頂撞的方式,語言尖銳,態度生硬。
4、老師要求學生要“以誠待人”,他們則對老師不信任,不說心里話,撒謊甚至欺騙老師。
5、學生在上課時逆常規而行,做出常人不可想象的動作,說出常人不能想出的語言。
6、在儀容儀表上,置學校規章制度而不顧,燙出異樣的發型,染出鮮艷的發色,戴出奇異的首飾,穿出奇裝異服。
7、不聽老師和家長的正確批評和引導,一意孤行。
二、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
1、如果教師在批評學生時僅憑主觀臆斷,不注重事實證據,就會使學生產生較強的不滿情緒。
2、如果教師對學生過于寬容,甚至溺愛,特別是有些年青的教師,開始時對學生的錯誤批評和教育不到位,長此以往,就有可能助長學生的“小脾氣”。
3、如果教師在班級管理中不能發揚民主,把自己完全凌駕于學生之上,就有可能使學生產生較強的對立情緒。
4、如果教師在批評時態度強硬、語言過激,嚴重傷害了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就必然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對立情緒。
5、經濟的發達、父母的寵愛助長了他們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的心理。
三、因勢利導,作好學生逆反心理的轉化工作
1、跟學生講清“逆反心理”危害。教師可以向學生講清逆反心理的客觀存在及科學轉化的方法。可以告訴學生,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萌發獨立意識的一種表現,它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表現得比較突出。逆反心理有明顯的缺陷:不分是非、不分善惡,一味地排斥、一味地反對。這樣做實際上是頭腦簡單、幼稚、不夠成熟的表現。 2、教師要一分為二地分析“逆反心理”。在這里,我們要區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絕。前者是一種缺乏思考的機械的行為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選擇,體現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們應該把前者科學地轉化為后者,這樣才是正確科學的態度。
3、教師應努力尊重學生。有時教師忘記了他們對于學生的表揚是多么重要,職校生本已在同齡學生中處于“劣勢”,他們的心里也有低人一等的感覺,提高職校生的自信、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是教師面臨的首要問題。教師還應對自己的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善于發現“難看”的孩子身上的優點,并尋找時機讓他發現自己的長處,表現自己,改變他在老師和同學中的形象。
5、合理利用學生逆反心理的正效應。教師要大膽利用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積極因素,培養其創新意識和能力。我校建有“華姿職校科技協會”,需要一批動手能力強、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生。對于那些樂于反其道而行之的“金點子”,我們會勇于接受;對于能提出這些“金點子”的學生,我們亦會積極接納。同時,在學科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逆向思維的特點,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和解決問題的方案。
6、創設科學有效的輔導機制,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心理輔導隊伍。限于多方因素的制約,可以按學生數配備專門的輔導教師。可以適當借鑒現今大學的心理委員制度,在學校有專門的輔導教師,在班級有專門的心理委員,這樣可以及時化解學生的心理問題。我校已經建立了江陰市先進的心理咨詢室,聘請了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心理咨詢師,使心理輔導常態化、常規化,我校為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郭沫若先生說過:“青年的精神便是向上的精神,沒有本來就不自愛而自甘墮落的青年,除非是精神病患者。”讓我們用全部的愛去打開他們——職校學生的心扉,去消除他們的逆反心理,去帶領他們渡過人生的黃金時代,把他們個個培養成有文化、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有過硬的體魄的合格的四化建設人才。
1、學生逆反心理表現與疏導例談.河北教育(綜合版),2007/01。
2、淺談青春期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類型、產生原因和化解對策.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07/01。
3、利用逆反心理規范學生行為,班主任之友,2007/04。
4、分析研究學生逆反心理的成因與消除,成才之路,2007/09,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