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注重人才信息素質培養, 深化任職教育課程改革
雷靜 李紅
論文關鍵詞: 信息素質任職教育問題化教學
論文摘 要: 在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催生下,信息素質已成為軍事人才能力建設的重點。為應對信息化條件下的新型戰爭,必須在任職教育課程改革中逐步培育并提高官兵的信息素質,以滿足人才培養的新要求。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我軍軍事人才素質的內涵有了新的拓展。江澤民同志曾對我軍軍事人才素質提出了全面系統的要求,即:良好的全面素質、具有復合的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這三個標準構成了完整的軍事人才素質系統。作為特殊的職業群體,我軍的根本性質和宗旨決定了軍人基本素質包括政治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軍事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作風紀律素質。信息素質作為一個含義廣泛的綜合性概念,與軍人素質結構中的各個要素均有密切的關系。信息素質作為信息化社會中人的基本生存能力,不僅是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提升軍事素質的重要途徑。此外,信息素質豐富了政治思想素質的內涵,是良好心理素質的基礎,也是保證良好作風紀律素質的保證。因此,培養并提高軍人的信息素質已成為當前任職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 一、必須把信息技術知識作為任職教育課程體系中的必修課程 在信息化社會中,信息素質已成為文化素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意義上文化素養的拓展和延伸。現代信息技術知識的發展和更新極其迅速,信息化武器裝備系統和指揮平臺的技術含量也在迅速提高,因此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技術的發展和進步。 任職教育課程體系中包括的現代信息技術知識應依據崗位需求和軍官的未來發展來設置,內容應包括通用知識技能和專用知識技能。通用知識和技能應涵蓋計算機系統基本知識和操作方法、現代辦公設備與軟件的使用、局域網信息瀏覽與基本維護管理、數字圖書館使用與數據庫信息檢索、軍事信息安全與保密等。專用知識和技能應針對信息化作戰樣式和武器裝備、指揮控制平臺來設置。具體的內容設置在不同的任職院校、不同的培訓層次間必然有所不同,但任職教育課程的共同特點是:信息技術內容不斷增加,武器系統、指揮系統的仿真技術和裝備不斷普及,針對部隊復雜電磁環境下的信息化訓練的實踐性內容不斷增加,信息戰、網絡戰等新型作戰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不斷深入。 二、必須把信息技術作為課程學習的基本手段 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促進了軍校現代化教學環境建設,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教學與學習支撐環境,信息化環境和資源的應用也成為課程學習的基本手段。輔助課程學習的信息化環境與資源在近二十年中發生了巨大變化,主要形式包括電視教學片、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數字圖書館、專題數據庫、學科專業網站、網絡教學應用系統、網上模擬演練系統和虛擬仿真訓練系統等。 應用光學幻燈片、投影和電視教學片開展視聽教學,是我軍現代化教學的起點;運用計算機技術的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支持學員自主學習、支持軍事知識和技能的模擬訓練,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開端;全軍范圍內設計開發的數百門網絡課程,有效推進了網絡化教學在院校和部隊的應用和普及,標志著軍隊院校教學資源和手段數字化發展的新高度。 基于多種信息技術的數字圖書館、專題數據庫、學科專業網站,目前已經成為軍校學員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來源,為學員實現高效率的自主學習、主動研究問題、完成知識建構、提高信息素養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網絡教學應用系統是院校教學現代化、信息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的標志。它依據統一的信息資源分類編目標準,在統一的信息資源底層數據庫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功能強大的綜合性教學應用平臺。它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集成多種媒體、多種手段,支持多種模式的教與學活動,該系統主要有網絡課程制作、自主學習和教學資源服務等功能,可以全面支持網絡教學實踐,較之針對單門課程制作的網絡課程,具有標準化程度高、適應性強的優點,使教員從制作、發布和維護網絡課程的技術難題中擺脫出來,全面優化了學科課程的教學,可以支持基于園區網的網絡化學習。隨著技術的進步,網絡教學系統的版本不斷更新,功能也日益完備和強大,將為進一步推進我軍遠程教育體系的構建提供全面支持。 以上所述的學習工具和環境目前在任職教育院校的應用已經比較廣泛和成熟,但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各種新技術的運用是發展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