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化學教學中應怎樣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幾點感受
孫慶紅 張曉麗
教學改革應時代與時代同步。多年來我們進行了很多教學改革方面的探索,但大多是停留在內容、手段、方法上的摸索,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在教學結構方面的系統性變革。在當前信息技術發展飛速發展的前提下,它給我們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提供了非常快捷而便利的條件。只要我們能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機的整合起來,這不失為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徑。
伴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課堂上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中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多媒體是一種工具,它在教學中只能起輔助作用,絕不可以讓它來代替教師去做教師該做的教學工作。所以,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學生及其學情來準確、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使用的時候,教師應做到從實際出發:遵循教學原則,合理分配各環節中現代教育技術介入和占用的時間,提高教學效益和提高教學質量為原則,對每一個教學環節做周密安排、精心設計。
我認為,化學教學中在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的整合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教師要讓現代教育技術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來優化傳統課堂教學
1、教師要利用現代教育媒體的再現功能,在教學設計的有關環節上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而不是全部。
課堂教學完全可以利用電視、錄像、VCD等現代教育媒體擺脫時間、空間的限制,將與教學內容有關的事物、過程、現象全部再現于課堂。如在上核外電子排布的初步知識氯化鈉的形成過程中,單憑教師按照書本內容直接講解,學生不大容易想到氯化鈉的結構情形,如果教師能設計一個生動的NaCl形成課件,也許學生就可以比較輕松地把抽象的概念實現形象化、具體化的認知和理解。作為教師,不就就降低了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效率了嗎?
2、該用的時候必須用,且得張揚的用
諸如多媒體、電子白板等現代教育媒體的集成功能,可以把圖像、聲音、文字等所有教材所規定的教育教學內容融為一體,它可以把教學材料通過不同的方式的交叉重疊融合在一起,給學生提供多重感官刺激,使學生在較大時空范圍內獲得視聽等多種感覺和相應的心理體驗。
就化學教學的內容而言,諸如:有機化合物序言、煤和石油、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等內容的教學,教師就應該充分發掘和利用現代教育教學手段的形聲兼備的特點,或用錄像、或用PPT課件、或用電子白板課件、或相互交叉使用,只要有利于學生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激勵學生的成功欲,教師就要大膽地、充分地加以利用。因為,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樣的輔助教學確實比教師的單純語言描述效果要好得多。
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切不可把這樣的教學當成常規。靈活實用是基本的出發點,切不可片面的夸大、胡亂的利用。否則,起碼會犯"一概而論"的錯誤。若長此以往,就是誤了自己又誤人子弟了。
那我們就罪莫大矣!
3、要巧妙秒的利用現代教育媒體的模擬功能突破課堂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中,會涉及到現實生活、學習中很難再現的情景或是微觀世界的微粒。如:在化學反應實質、晶體結構、原電池的工作原理等教學內容,如能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媒體的模擬功能,就可以充分的發揮現代教育媒體的良好教學功能。 二、要科學、合理的使用現代教學技術
1、要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必須遵循感知、注意等心理活動等規律,特別化學這門學科,實驗是基礎,觀察映象是輔助手段。在學中教師要的主導作用決不能用映象代替學生動手操作而淡化實驗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要將傳統教育媒體與現代教育媒體相結合,以鮮活的手段、環節設計來激活學生的興趣、欲望,讓學生在課堂中的興奮點保持始終。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要處理好教師和學生課堂上的關系。雖然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提供了認識化學世界的廣闊視野和想象空間,但駕駛也必須注意到它向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如何利用現代化媒體、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來啟發和引導學生"想學"和"愛學"化學這門課興趣和持久的動力,如何采用恰當的手段來幫助學生"學會"必要的化學知識,在循環往復的循序漸進中讓學生能夠"會學",實現"教而不教"的理想目的。
3、要擺正電化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互為補充的位置。切不可一刀切地否認傳統教學,要在"揚棄"觀念的支配下讓現代教育教學的方式、途徑、手段、方來豐富、完善傳統教學。如:傳統教學中的啟發式教學等方法,那是經過若干年幾代人的實踐證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不應該丟棄的。若全盤否定,那就是走了另一種極端,也無益于教育教學的傳承、發展、創新。
4、教師要緊緊圍繞"新型教學結構"的理念來指導自身的教育教學課改。面對紛繁的課堂教育教學改革,教師應在自己的教學設計中密切注意教學系統的四個要素(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媒體)。要審慎地看待自己方向乃至每一節課將要進行的"整合",要審視自己單一乃至較長時段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否使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各個要素的地位與作用,通過有機的整合,能使傳統教學過程發生某些改變?改變的程度有多大?在緊緊圍繞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的思考中做出相應的調整。
5、教師不光要了解基本的現代教育技術知識,更要具有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意識。教師除了要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windows、PowerPoint、Excel、Flash的基本制作、使用功能。注重在日常教與學的過程中利用平時資料的積累、整理、分檔、保存,不斷的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成長、學會發展。這樣,才會完成在完成做教師的職責的同時,逐步的向"教而不教"的境界邁進。
為師之道,為今之計,教師就應將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學習興趣和認知主體的作用發揮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讓我們共同把信息技術與化學整合起來,不斷地去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