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路徑在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中的應用
陳涪容 何俊
【摘要】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路徑應用于老年股骨頸折患者的實施效果。方法 將62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對照研究,對照組(30例)實施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32例)采用制定好的健康教育路徑路線圖實施健康教育。結果 觀察組較對照組各種并發癥減少,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和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健康教育路徑應用于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能促進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識,明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 健康教育路徑 股骨骨折 老年病人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erformanc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pathway on senile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Methods 62 senile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2 groups for contrast study: control group (n=30) and observation group (n=32); routine nursing was given to control group while health education was performed along the well-designed pathway in observation group.Results There were less complica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better command of health knowledge than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satisfaction rate was higher (P<0.05).Conclusions The performance of health education pathway on senile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can promote a better command of health knowledge in the senile patients, reduce obviously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raise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KEYWORDS health education pathway femoral fracture senile patients
健康教育路徑是將臨床路徑的理論和實施方法借鑒于健康教育的實施[1]。健康教育是一項有計劃、有目標、有組織、有系統、有評價的教育活動,是護士針對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健康教育的好壞是影響護患關系和促進患者康復的重要環節[2]。自2007年2月~2009年2月我們對62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開展了健康教育路徑的嘗試, 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將2007年2月~2009年2月住院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62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齡60~81歲,將其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30例,觀察組32例,觀察組患者從入院后即采用健康教育路徑進行護理,對照組按照常規護理計劃進行護理。兩組在年齡、病情、文化程度、治療方案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方法
患者入院時向患者及家屬介紹主管醫護人員、住院環境與規章制度,遵醫囑給予臨床治療,耐心解答患者提問。出院時做好出院指導,如功能鍛煉、營養、復診時間等。
1.2.2 健康教育路徑方法
除按常規治療和護理外,實施全程健康教育路徑 ,護理小組設計出健康教育路徑表格,制定入院時、術前、術后不同階段的健康教育路徑表。(1)入院時:介紹主管醫生、責任護士、住院環境、疾病的相關知識,并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交代檢查的項目及目的;進行心理健康指導,講解牽引方式及注意事項。(2)術前:評估患者對健康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向患者介紹手術的必要性和治療效果。 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鍛煉,術前盡早指導患者進行股四頭肌鍛煉及踝關節背伸,跖屈鍛煉,可促進血液循環,防止靜脈血栓。指導患者練習床上大小便,介紹術前的準備內容、術中的配合,麻醉方式和部位。(3)術后:講解術后的體位和早期活動的意義,制定確實可行飲食指導計劃,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制定一個功能鍛煉計劃表,指導進行肌力訓練和康復期的負重練習,講解注意事項、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以及預防方法。(4)出院指導:講解治療、功能鍛煉的時間和方法、護理方法及注意事項、復診時間。(5)健康教育路徑實施到對病人護理的全過程中,做到系統的、動態的、連續的評估-教育-評價,反饋修改實施的路徑。各項內容均以表格化路線圖表示,以嚴格的時間為框架。各項措施落實后責任護士及時簽名,未落實注明原因。
1.2.3 評價指標
由護士長、主管醫生和責任護士一起對患者進行指導后的效果評價:(1)2組病人對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采用自制的調查問卷表,分別于病人入院和出院時進行測試,總分為100分,總分>90分為掌握,總分89~60為部分掌握,總<60分為不了解 ;(2)2組病人發生并發癥例數;(3)2組病人滿意度。自行設計“病人滿意度調查表”進行的問卷調查,總分為100分。
1.2.4 統計方法
所得數據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 果
觀察組發生便秘、尿路感染等并發癥共4例,對照組發生22例;觀察組入院時健康知識掌握率為56%,出院時為97%,顯著提高;對照組入院時掌握健康知識為53%,出院時為67%,提高不大;病人滿意度比較,觀察組為97%,對照組為87%.有顯著差異。兩組比較,觀察組在并發癥的發生,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及病人滿意度等方面均好于對照組。
3 討 論
3.1 健康教育路徑是實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2]
健康教育路徑有嚴格的時間性和順序性,指導責任護士按計劃進行,逐項落實。根據路徑圖讓護士明白自己什么時間做什么,怎樣做,克服了以往健康教育的盲目性、隨機性,避免了因平時護理工作忙而出現遺漏或疏忽現象。也是年輕護士的健康教育的行動指南。而且在應用健康教育路徑時護士要與病人不斷溝通,一方面要求護士掌握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才能更好的為病人進行健康教育,所以護士必須不斷加強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護士通過交談能準確觀察病情,及時給予相應的處理,提高了護理質量。
3.2 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有效的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
實施路徑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下降(P<0.05)。由于老年人的體質比較弱,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低下,創傷使機體處于應急狀態,皮膚彈性相對差,血液循環差,長期臥床,很易發生壓瘡 、便秘、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為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我們按照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徑表對老年股骨頸骨折病人進行了預防并發癥的健康知識教育,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醫行為增強,積極配合治療,能在責任護士的指導下有效的實施呼吸訓練和正確的功能鍛煉,以及合理的飲食,本組無一例并發癥的發生。
3.3 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度
健康教育路徑的引入,提高了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在整個健康教育路徑實施過程中,護士變傳統的被動護理為主動護理,將健康教育貫穿于入院時、術前、術后、出院時四個階段。由于老年人反應遲鈍,記憶力差,需要護士循序漸進、耐心細致、由淺入深,少量多次講解,確保病人掌握疾病的相關知識、自我護理能力,以及功能鍛煉時間和方法。本研究顯示,應用健康教育路徑后觀察組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掌握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4 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實施路徑教育,要求護理人員主動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和指導其進行功能鍛煉,增加了護士與患者接觸機會,滿足了病人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需求和康復的需要,增強了病人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相關護理過程。通過健康教育病人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病人的滿意度也不斷提升,構建了和諧、融洽的護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