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壓合并癥的健康教育實踐與評價
楊葵
【摘要】 目的 通過健康教育實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知識、態度、行為的干預,評價老年高血壓合并癥健康教育的實施效果。方法 本中心對86例老年高血壓合并癥患者從進院到出院開展健康教育,進行相關知識和不良生活方式情況評估,根據健康教育計劃,實施健康教育內容,并評價教育前后高血壓合并癥患者行為改變差異變化。結果 健康教育后高血壓患者各項知識水平評分滿意,血壓控制滿意,生活習慣得到改善,心腦血管疾病合并癥明顯降低(P<0.01)。結論 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高血壓心腦血管合并病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
【關鍵詞】 老年;高血壓;健康教育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actise healthy education and intervene the knowledge or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complication of old age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 can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ealthy education for complication of old age hypertension.Methods We applied healthy education for 86 cases hypertension patients which with old age hypertension from their admission to discharge and evaluated correlated knowledge and the state of dys-existence. According to plans and contents of healthy education , we can get the behavior variation between healthy education for complication of old age hypertension and non-doing.Results After healthy education , the hypertension patients have satisfied knowledge level including control blood pressure , improving living habit , reducing the complication of cordis cerebral vessels(P<0.01).Conclusions Healthy education can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complication of cordis cerebral vessels , elevat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old age; hypertension; healthy education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冠心病、腦卒中、腎功能不全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1]。通過健康教育對高血壓危險因素進行干預、評價,對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有至關重要的作用。2007年12月-2009年12月,通過對住院的8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及隨訪,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對健康教育的認識水平,有效的預防了高血壓合并癥的發生,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在本中心住院的8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全部病例均符合WHO和中國高血壓聯盟規定的診斷標準,收縮壓(SBP)≥140mmHg,舒張壓(DBP)≥90mmHg[2]。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齡64~90歲,平均72.6歲,按照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實用本)進行高血壓分級、危險分層。1級高血壓41例,2級高血壓25例,3級高血壓20例;低危19例,中危34例,高危26例,極高危7例。合并冠心病40例,腦血管病18例,糖尿病9例, 同時合并心腦血管疾病31例,同時合并心腦血管和糖尿病者7例。
1.2 方法
1.2.1 通過健康教育組的醫護人員,按照健康教育程序對患者實施教育 其基本步驟為:一是首先評估患者疾病情況、工作性質、文化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生活習慣等,并確定其健康教育需要;二是從解決知、信、行問題入手,制訂健康教育計劃、目標;三是選擇適宜的個體化教育方式;四是對健康教育過程和效果進行評價。
1.2.2 健康教育組 醫護人員每天有計劃的對每例患者進行15~20min的衛生知識宣傳教育,針對性的發放健康教育手冊和健康教育處方,并對效果進行評價,最終以患者達到掌握所學知識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為教育目的。
1.2.3 為患者建立慢性病動態管理檔案 包括基本情況表、年檢表、隨訪表,列入慢性病高血壓分級管理,在出院后進行定期隨訪,每年至少4次。實行連續的個體化健康教育,并記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1年血壓控制情況,教育前后高血壓合并癥的發生情況。
1.2.4 評價標準 (1)知識水平調查采用問卷進行評價,以好、中、一般、差得分,作為判斷標準進行評分。滿分為20分,總分不低于15分的為好,總分在10~14分之間為中,總分在6~9分之間為一般,總分在5分以下的為差。分值越高表明知識水平越好,依從性好,生活方式改善。(2)任何情況下應當控制患者血壓在滿意水平,按照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分標準,控制率越高,表明干預效果越好,患者高血壓危險因素越低,健康狀況越好。(3)老年高血壓合并癥的判斷標準,以(2004)《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為依據[3],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經治療后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心電圖ST、T改變有好轉;腦血管病癥狀減輕或消失;體重指數(BMI)在18.5~23.9kg/m2;鈉鹽限制在不超過6g/d,血壓下降≤140/90mmHg,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血壓最理想應≤130/80mmHg,空腹血糖4.4~6.1 mmol/L,非空腹血糖4.4~8.0 mmol/L;總膽固醇(TC)<4.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1.1mmol/L,甘油三酯(TG)<1.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2.6mmol/L。
1.2.5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數據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顯著性檢驗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教育內容和目標
2.1 針對高血壓及合并癥患者的個體化情況 通過講座、咨詢、電視、宣傳專欄、資料發放等形式,讓患者掌握高血壓的一般知識、了解高血壓的危害性、知道引起高血壓的原因及規范用藥的重要性等。
2.2 飲食教育 高血壓病應限制鈉鹽,每天不超過6g;保證充足的鉀、鈣攝入,多食綠色蔬菜和水果,新鮮蔬菜每日400~500g,水果100g;減少脂肪攝入,每日脂肪的產熱量<總熱量的30%,不可多吃動物內臟,以優質蛋白質為主,肉類每天50~100g,魚蝦類每周3~4個,奶類每日250g;食用油每日20~25g。少吃糖類和甜食。餐次安排:按照早餐30%、中餐40%、晚餐30%的能量分配,攝入量以達到或維持理想體重為宜。
2.3 超重和肥胖教育 指導患者掌握身高體重的計算方法和體重指數的計算方法。理想體重=標準體重±10%,超過20%為肥胖,低于80%為消瘦。體重指數(BMI)計算=體重(kg)/身高2(m2)。BMI正常值18.5~23.9kg/m2。如果BMI≥24提示超重,要以控制飲食增加體力活動等措施為主。
2.4 運動教育 根據年齡和血壓水平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如快步行走、慢跑、健身操、太極拳等。適當的體力活動,可考慮“1.3.5.7”方案,即每天至少活動1次,每次活動30min,每周至少活動5天,活動后心率不要超過170-年齡(歲)[4]。
2.5 戒煙限酒教育 吸煙可使血壓升高,重要的是吸煙是腦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如不能戒煙,可勸其減量至每日5支以下;對于一時難以戒酒者,也應限制飲酒量,每日飲用的酒精量男性<20~30g,女性<15~20g,白酒<50g/d;葡萄酒<200g/d[4]。
2.6 遵醫行為教育 指導患者進行正確規律的服藥,使患者掌握安全用藥知識,知道藥物名稱、劑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應,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
3 結果
3.1 健康教育后知識水平明顯提高,與教育前相比(P<0.01),有統計學差異,評分情況 見表1。
3.2 86例患者血壓控制滿意率從健康教育前的13.95%提高到教育后的86.05%,與教育前相比收縮壓平均下降25.72mmHg,舒張壓平均下降16.48mmHg 見表2。表1 健康教育前后知識水平評分情況表2 86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血壓水平控制情況
3.3 老年高血壓合并癥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通過健康教育前和教育后比較,不良行為習慣有明顯改善,服藥依從性明顯提高,與教育前相比(P<0.01),有統計學差異 見表3。
3.4 86例老年高血壓合并癥患者在進行健康教育前后比
4 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發展,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人數逐年上升[5]。因此高血壓健康教育是預防高血壓發生發展的重要措施,目標是使血壓降低至“正常”或“理想”的水平,降低其疾病危險因素,最終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目的。然而老年高血壓控制率低,60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的發病率是40~59歲之間人群發病率的2倍。雖然近年來老年高血壓的知曉率有所改善,但是血壓的控制率仍不理想(僅僅50%得到治療)[6]。曾經有文獻對2593例老年高血壓患者調查顯示,服藥率和血壓控制率分別為94.4%、32.9%[7]。
通過健康教育實踐,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對老年高血壓合并癥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從以上列表中可以看出,在限制食鹽入量、戒煙、限酒、堅持運動、控制脂肪攝入等方面普遍被患者接受,健康意識得以增強。對高血壓合并癥患者的衛生知識評分,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的健康教育,讓患者掌握預防高血壓的知識和技能。教育后的知識評分比教育前明顯提高(P<0.01),自我保健意識明顯增強,生活方式明顯改善,不良行為習慣得到糾正(P<0.01),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血壓控制程度滿意,心血管合并癥顯著減輕。
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各器官功能處于逐漸衰退階段,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多有全身動脈硬化,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的難度較大,在進行非藥物干預的同時,應在醫生指導下,堅持做到“終生服藥”使血壓逐步控制在正常范圍內。決不可隨意服藥和停藥。時服時停不但不能控制血壓,還會誘發心、腦、腎等并發癥。因此,搞好老年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可以幫助患者獲得醫學衛生知識;幫助患者建立健康行為,增強患者服藥依從性。對健康意識行為表現差的患者,應重點強化健康意識,堅定健康信念,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等方面建立健康觀念,從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加強老年高血壓合并癥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管理。同時,做好定期隨訪工作,是預防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最重要的措施,是降低高血壓合并癥患者心腦血管危險因素的關鍵,并可有效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因此,開展健康教育,搞好健康促進,是醫務人員職責所在和患者的健康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