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住院老年人跌倒的危險因素及健康教育

林春桃 張花

1 內在因素

人體內在的穩定性有賴于感覺器官、中樞神經、骨骼肌肉功能的協調一致[2]。擾亂這一功能系統的原因有疾病、慢性累積性勞損及老年退行性變等因素。

1.1 感覺功能因素及平衡失調 老年人由于中樞處理能力下降,感覺到的信息就會簡化、削弱,反應時間會增加;視力減退導致不能正確判斷環境結構及障礙物,感覺中樞或傳導的原因,神經瘤引起的聽力喪失;環境突然改變不能及時作出適宜的動作而跌倒[2]。

1.2 中樞神經的因素 任何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都會影響人體的穩定能力,如腦血管意外、震顫性麻痹(與藥物、腦血管性癡呆有關)引起的平衡能力的降低,以及癡呆、帕金森病、腦積水、維生素B12缺乏、脊柱病變引起的步態異常,此外,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使人直立活動時容易跌倒[1]。

1.3 骨骼肌肉的因素 下肢髖、膝、踝的退行性關節炎,導致步態和肌肉失常;腰背脊柱的勞損退變使脊柱對下肢的重新調整代償能力下降。足部疾病(骨刺、滑囊炎,趾甲畸形等)可提供錯誤的下肢本體感覺信息,誘發跌倒,還有老年過程導致的骨質疏松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險因素[3]。

1.4 心理因素 精神狀態和認識能力與機體對環境、步態、平衡的控制能力有關,當判斷能力受損或對周圍的環境忽略時,跌倒的危險性增加。住院病人,由于軀體疾病、龐大的醫療費用給病人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有些藥物的應用也常常影響老年人的判斷能力。簡單智力檢查(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na MMSE)得分低于24分以及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評分高于10分的老年人,跌倒的危險性成倍增加[1]。

1.5 一過性腦缺氧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可影響大腦的供血,引起間斷性頭暈,老年人從臥位或坐位突然站起,導致大腦暫時供血不足引起頭暈、眩暈、視物不清等,極易站立不穩而跌倒。

2 外在因素

老年人身體功能下降,環境因素與自身因素作用增加跌倒發生的危險性,當個體的功能下降時,環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就顯得更為重要,除不平的路面、光線不足、環境雜亂、路邊分界不清、地板過滑外,常因廁所、浴室、走廊無扶手、病床無護欄、坐在或躺在移動的物體上(未固定好的床、輪椅)等,另外由于病床較小,過高,上床不方便,難以在床上坐穩,也使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險性增加。

3 健康教育

向跌倒的高危人群及其家屬講解跌倒的不良后果及提供教育,加強公共衛生環境的管理,是預防跌倒的有效護理措施。

3.1 做好入院評估介紹 患者入院時,責任護士應從多方面收集以往有無跌倒的病史,本次患病或既往病史中是否有易引起跌倒的疾病,患者的視力情況,入院時或入院前用藥是否有潛在跌倒的危機,步態及平衡能力,下肢能力,下肢肌肉骨骼是否有疾病,本身的肢體行動能力等,詳細介紹病室環境,易引起跌倒的危險場所,如廁所、浴室、樓梯等,以引起患者的重視,對活動不便易跌倒的老年人建議家屬陪護,對于因種種原因家屬無法陪護者,應詳細說明病情,并簽字為證,以免發生醫療糾紛[4]。

3.2 采取各種必要的安全措施 了解病史后要幫助患者熟悉病房和周圍環境,患者夜間起床可先打鈴通知護士,讓護士給予幫助,老年人的病床應適當降低,地面應保持平整干燥,如果剛擦過地應有明顯標志,提醒老年人注意防滑。洗手間和走廊內照明光線要充足并要有扶手。對長期臥床者及眼科手術后的患者,突然起床很容易引起跌倒,故交代患者最好在床上大小便,如必須起床時應由家屬或護士協助患者大小便、下床活動、坐臥輪椅等,對于有跌倒的可能的患者最好有預防跌倒的記錄單。

3.3 心理行為的護理干預 老年人跌倒一次后,就會產生恐懼心理從而害怕跌倒而限制活動,有的因本身疾病長期臥床不起,而易產生消極心理,對這類老年人除加強肌力和平衡功能的鍛煉外,心理護理更為重要[5],因此,對于有這種跌倒恐懼心理的老人,護理人員不僅要幫助他們了解如何預防跌倒,幫助老人克服恐懼心理。

因此,老年護理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在于有效評估和積極消除各種引起跌倒的危險因素,只有通過全面,細致的護理評估,必要時護理干預以及護理人員,老年人和家屬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止跌倒的發生,維護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1 王志紅,詹林。 老年常見病的護理。 老年護理學,2004,184。

2 鄭愛珍。老年人跌倒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現代西醫結合">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1):110。

3 王秀華,可國平。老年人跌倒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當代護士,2004,10。

4 陳淑芳,魏娜,蹇華勝等。老年人跌倒危險因素的調查分析及預防對策。局解手術雜志,2004,13:4。

5 林茵。老年人跌倒的危險因素及預防對策,中國老年學雜志,2003,1:23。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