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貴州師范學院學生誠信教育分析

王維江

摘要: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是實現這一根本任務的重要環節。本文在實證調查的基礎上,對貴州師范學院學生誠信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作了有針對性的探究。

關鍵詞:貴州師范學院誠信教育研究

引言:誠信,是中華民族歷來的優良傳統,是個人立身之根本。“一諾千斤”、“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俗語無不歌頌著誠信這一優良品質。《周易·乾·文言》:“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此外,我國歷來重視對人才誠信品德的培養,自孔子時代、漢代太學直至清代科舉,無不強調誠信這一優良品德,時至當代,我國高等教育更加重視誠信這一傳統美德的教育。針對當前我國教育存在的問題與挑戰,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志提出了社會主義榮辱觀,其中明確指出,“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為新時期高校學生誠信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準則。

一、重視誠信教育是優良傳統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對誠信教育的重視是一個優良傳統。中華民族是一個禮儀之邦,其中,誠信在禮儀之中的地位與作用尤其重要。《禮記·禮器》:“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至于如何打造誠信社會,老子認為:“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也。”老子認為,無論是對于誠信的人還是失信的人,我們都應該誠信對待,總有一天,全社會都將歸于誠信。可見,這是一種寬容與大度,也是一種智慧。后來孔子在談到誠信這一品質時認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至于誠信的意義,《周易·系辭上》:“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我國教育界圣人孔子更是重視對誠信這一品德的教化作用。《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即,與人相交應當講誠信,不可欺詐。可見,在人際交往中,人們比較相信講信用的人,因而,當這樣的人遇到困難時,也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正是基于這一點,古人比較強調對誠信這一美德的教育。如果社會缺乏誠信,將永無和諧。《禮記·禮運》:“講信修睦,謂之人利;爭奪相殺,謂之人患。”社會是否和諧,是人和還是人禍,其內在原因,還是在于對誠信的教育與踐行。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政府更加重視誠信教育,《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就把“明禮誠信”寫進了中國公民的20字基本道德規范。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要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導大學生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

二、我校學生誠信教育現狀

當前,我國已進入經濟轉型期,受多元價值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誠信缺失成了新時期社會道德領域的一個突出問題。目前,我國高校教育中,大學生在誠信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我校作為新改制的一所師范院校,如何加強教育,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誠信品質,不但關系到我校未來的發展,也關系到新時期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發展。

為了摸清我校學生誠信教育現狀,筆者于2011年4月11日—4月15日對我校2009級、2010級400名學生、部分學校領導和老師進行了一系列關于學生誠信教育的調查活動。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88份,回收率97%。就調查對象所在年級來看,2009級74人,占19.1%,2010級314人,占80.9%;從問卷調查對象性別看,男生167人,占43%,女生221人,占57%;從調查問卷涉及的部門及所占百分比來看,文學院10.3%,外國語學院16.5%,教育科學學院10.1%,經濟與政治學院12.4%,歷史與社會學院10.3%,數學與計算機學院10.1%,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10.3%,化學與生物學院8.2%,地理與旅游學院3.6%,職業技術學院8.2%。

綜上所述,本次調查完全覆蓋了本校各個分院以及不同的性別和年級,因而所獲得的各項數據完全真實有效,基本代表了我校學生誠信教育的客觀情況。

1、優勢

(1)對“誠信”的理解。調查表明,我校學生誠信教育存在優勢之一是:對“誠信”、“誠信與教育的關系”等都有正確的認識理解。其中,所有學生都能對“誠信”一詞有正確的理解,表明我校學生對誠信的認識理解是完全到位的。在談到誠信與教育的關系時,80.2%的學生認為有密切關系,只有1%的學生認為無關。

(2)領導重視。

自2009年我校成功改制為二本以來,校領導高度重視學生誠信教育,通過戶外宣傳、網絡宣傳、專題講座、征文比賽、文藝作品等多種途徑開展學生誠信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不足

(1)誠信度不高。調查表明,我校學生誠信度并不高。在談到我校學生的誠信度時,只有7.5%的學生回答“很好”,74%的學生回答“一般”,16.2%的學生回答“較差”,2.3%的學生回答“很差”。不難看出,我校學生總體的誠信度為“一般”。

(2)日常教育缺乏。調查表明,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只有24.5%的學生認為任課教師經常將誠信教育滲透在課堂教學中,65.7%的學生認為很少,其余9.8%的學生則認為從來沒有進行過誠信教育。 (3)知行不一。調查表明,學生對誠信一詞的理解是到位的,而且也希望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做到誠信,但是存在著一個悖論,即只希望他人講誠守信,而自己卻是往往不講誠信。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缺乏誠信的現象比比皆是,集中表現為誠信度不高和知行不一的現狀。可見,我校學生對誠信的認識和理解雖然比較到位,但明顯存在著對于“誠信”一詞知行不一的問題,這是我校誠信教育面臨的最核心的問題。

(4)誠信體系缺乏。誠信教育的有效開展,離不開誠信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對于誠信的學生,理應得到學校的支持與獎勵,而對于失信的學生,應該受到學校的懲罰與約束,將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是否誠信與評獎、評優及畢業等掛鉤,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誠信教育評價體系,以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促進學生誠信教育的有效開展。目前,我校在學生誠信教育體系方面還缺乏完整而又有效的體系,這是我校學生誠信教育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三、對策分析

針對我校學生誠信教育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要實現我校誠信教育的有效開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

1、領導重視是保障。自古以來,德育為先是我國教育的重要指導方針與標準。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其誠信度如何,直接關系到是否能為社會作貢獻。德才兼備、又紅又專永遠是高校人才培養教育的標準與永恒的主旋律,在我國這樣一個有著特殊國情的國家,唯有領導重視,才能集中人力物力,將誠信教育辦好。

2、加強宣傳教育是基礎。誠信是重要的美德,離不開教育的宣傳與教化。調查表明,80.2%的學生認為,誠信與教育存在著緊密聯系。本文所指的教育主要是學校教育,是開展學生誠信教育的主陣地。調查表明,84%的學生認為學生誠信教育與學校有密切關系,但是只有不到1/3的學生認為教師會將誠信教育滲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因而,學校作為專業的育人機構,必須加強對學生的誠信宣傳與教育,讓學生更加深入地認識和理解誠信的重要性,自覺要求,爭做一名講誠信的大學生。

3、多角度加強誠信教育是途徑。調查表明,我校學生誠信度總體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會影響”、“誠信教育缺失”、“家長、老師、朋友的影響”及“自我意識低”等多種因素。可見,大學生誠信意識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因而在開展誠信教育時,也要多管齊下,多角度地采取各種方法加強學生誠信教育。特別是受西方價值觀的影響,我校學生誠信教育面臨重大挑戰。調查表明,在談到“大學生考試作弊的原因”時,27.6%的學生回答是為了“得獎學金”,43.8%的學生是“怕考不好,很沒面子”。可見,這些動機均表明學生的價值觀存在著嚴重問題,要特別注重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教育。

4、建立健全誠信教育體系是關鍵。誠信是一種美德,更是立人做人之本。這種規范的運行,除了依靠內心信念外,更離不開外在力量的約束,而建立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通過建立健全個人誠信檔案、建立健全失信懲罰機制,將有助于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有效開展。建立健全學生誠信教育體系,將學生的誠信情況與其學業評優、評獎與升學就業等聯系起來,使誠信者得到支持獎勵,使失信者受到批評懲罰,讓全校所有學生都講誠信、重誠信、守誠信,這對于構建和諧校園進而構建和諧社會,都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此外,調查表明,我校56.4%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在學校建立“個人誠信檔案”,而近一半的學生對此并不贊成,可見,建立健全學生誠信教育體系,任重而道遠。

結束語:誠信是立人做人之本,培養德才兼備的大學生,不但關系到我校教育事業的發展,更關系到能否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優秀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宏揚傳統美德,打造誠信社會,離不開高校的誠信教育。(本文獲2011年貴州師范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點

參考文獻

[1]賈文豐 十三經名句鑒賞[M].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2]常萬里 老子智慧[M].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年10月。

[3]常萬里 菜根譚智慧[M].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年10月。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