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談談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
宋琳
摘 要:學習外語的人都想獲得較強的閱讀能力,因為閱讀不僅對其他語言技能。如聽、說、寫、譯的發展起著輔助與推動的作用,而且是獲取知識及各種信息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閱讀能力、方法、猜詞義
一、重視基礎知識,提高閱讀能力
語言基礎知識主要包括語言三要素:語音、詞匯和語法。發音準確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沒有正確的發音,也就不會有聽、說、讀的興趣。在學習中,要想掌握正確的發音,除了要積極地接受老師的指導外,還要聽課文錄音和其他發音地道的英語有聲資料。有正確的語音知識,還必須擁有大量的詞匯和扎實的語法基礎。
二、掌握閱讀技巧,加快閱讀速度
1、略讀法
所謂掠讀法,又稱"瀏覽"或"略讀",就是很快地瀏覽全文以求抓住文章的梗概。要想利用掠讀法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全文大意,就必須學會找主題句。找到了每段的主題句,那么這些主題句的意思加起來就差不多是全文的中心思想了。
2、尋讀法
尋讀法又稱掃描法,即快速掃視幾行文字、一個段落或整個篇章,以最快的速度從一篇文章中披沙揀金,尋找你所期望得到的某個細節,如查找一個人名、地名,某一件事發生的年月或其他類似的材料,必須說明,比較有效的尋讀法應放在掠讀法之后,因為先讀全文再用掃描法就會大大降低搜索重要細節的盲目性。
3、意群尋讀法
有意義的語法結構被稱為"意群"。為了加快閱讀速度避免逐字閱讀,掌握以意群為單位進行閱讀是一個比較容易且效率較高的方法。閱讀時,用視野將每句按意群為單位分割為"塊狀",眼睛只須注視每個"塊狀"意群的中心詞,不必每個單詞都注視。
4、用上下文線索猜詞義
通過上下文來猜測詞意是提高閱讀速度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閱讀時,如果碰到生詞就查詞典,那樣太耗時間,因此教給學生一點猜詞義的技巧對提高他們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大有裨益。
5、查閱法
查閱法是一種查尋式閱讀,它是從閱讀材料中有目的,有選擇地迅速查找某一具體事實或特定信息的技能,其要求是快速,準確。即沒有必要通讀全文,只要能快速找到想索取的有關內容就算完成了閱讀任務。
6、猜測詞義
有些學生在閱讀時,一遇到新詞就不知所措,總是去查字典以求得正確解釋,結果影響了閱讀速度,從而達不到閱讀的目的,也使閱讀量大打折扣。
閱讀時,應切記的一點是:不要試圖弄清文章中每一個詞的確切含義,否則既影響速度,又影響理解。
至于與文章理解直接相關的生詞,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推測詞義。
(1)、利用上下文來猜測詞義,例如:
The Biggest in the word
Peter dozed off while his teacher was talking.
Teacher: Peter!Tell us,what is the biggest in the world?
Peter: Well,well ....eyelids.
Teacher: What?Eyelids? Peter:Yes,sir Because as soon as I shut my eyes ,the eyelids cover everything of the world .
該短文中,"eyelids "一詞根據上文中的"shut eyes"檔住眼睛的東西,猜出是"眼皮"之意。
(2)、通過原文中提供的例子來理解詞義。
例如:suffxes: such as _ ing 、 _ed 、 _s 、_ful and _less, may cause spelling changes when added to words .
句中給出了"suffixes "的幾個例子,_ing、 _ed、 _s 、_ful ,這些都有是常見的單詞后綴。通過這些例子,我們便可知道"suffixes"的意思是"后綴"。
(3)、運用對比法猜測詞義
(a) 對比法常用的詞或詞組有:but ,while ,however,yet ,otherwise...通過使用這些詞,我們可以對生詞進行對比猜詞義。如:
The paint on the cottage had peeled in a few places,otherwise they looked well kept。句中的"peel"可從"otherwise"后面對比猜出是"脫落"之意。
再比如:
Jack was thin while his wife was really obese句中的"obese"通過while 與 thin對比那意思為"胖"
(b) 通過定義或同位語來理解詞義
如: Meterologists,people who study weather and weather patterns still have difficulty predictly the weather.該句中" people who study weather and weather pattern"作為"meterologists"的同位語,其實是對"meterologists"的解釋和說明。由此可判斷,"meterloogists "的意思是"氣象學家"。
三、選擇適當材料,激發閱讀興趣
指導學生選擇閱讀材料的標準,應該是閱讀材料所包含的句子結構和語法現象基本上不超出已學的范圍,生詞不多于5%,學生能獨立閱讀并理解90%左右的內容。反之,若閱讀材料的難度較大,結構復雜,生詞連篇,學生讀起來感到困難重重,力不從心,乏味無比,也就失去了繼續閱讀下去的興趣。還要注意閱讀材料的知識性。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廣泛涉獵地道的英語軼聞趣事、科普小品、文史縱橫、名人傳記、短篇小說等。選擇這些材料時要本著先易后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若材料附有適當的注釋和理解練習題,則不僅能學到一些新知識,而且可以復習鞏固舊知識,并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朱純 《外語教學心理》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年
2. 張敬源 彭漪 《英美媒體文章閱讀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 孫默《中國當代著名英語教學法流派--英語三位一體教學法》
4.劉良善 《頂尖英語閱讀強化訓練》 哈爾濱出版社 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