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研討
朱榮云
: 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到的,需要經過長期的努力,一步步提高。在這個過程中,課內精讀和課外泛讀都很重要。只強調精讀課本,不進行課外泛讀,就無法擴大知識面,無法提高閱讀速度,就只能是逐詞逐句爬行式的閱讀;而不重視精讀課本,一味強調課外泛讀,勢必造成基礎不實、對所讀材料理解不透的后果。因此,必須在精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一定量的課外泛讀。
一、改革課文教學,打好語言基礎
課文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材料,課文教學的成敗,直接影響著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在課文教學中,我著重抓了三個方面:
1、課前預習,培養能力
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預習,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和技能,初步了解教材內容,發現教材的疑難問題,帶著問題上課,這樣,使學生的針對性更強,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便于教師集中力量解決重點難點問題。預習時我們一般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A、拼讀生詞、詞組,掃清閱讀障礙;B、瀏覽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題句,或說出段落大意;C、劃出語言難點,并提出獨立的見解;D、就課文內容提出問題,供課堂上進行問答。實踐證明,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學習變得更主動了,上課時解決問題的效率也更高了,從而節省了講解時間,加強了綜合訓練。
2、圍繞中心,整體教學
對于課文的教學,目前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課文是語音、語法、詞匯的綜合運用,學習課文,也就是學習語音、語法、詞匯和句型。因此,一開始就可以一句句、一段段來講和練。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課文不僅僅是語音、語法和詞匯的綜合運用,而且是圍繞著某一主題、某些內容或情節而進行的綜合運用。因此,課文首先應作一個整體來教,應該在學生了解文章內容要旨的基礎上進行語言操練。我們認為,前一觀點強調了語言結構的學習,卻忽視了語言功能的學習,而一開始便逐字逐句地講練,勢必造成“見木不見林”的后果;而后一觀點既強調語言結構的學習,又強調語言功能的學習,使學生通過學習,不但能夠聽、說、讀、寫,而且能做到理解準確、表達得體。在課文教學中,我們持后一種觀點。我們往往從整體入手,先讓學生通過預習來了解全文的內容大意,再通過做理解習題來檢查預習效果。
3、基礎知識,精講多練
對于語言基礎知識,教師的講解要精,在有限的時間里,只有精講,才能夠做到以點帶面,也只有精講,才有可能多練。精講,就是要分清主次,每次重點解決一些主要問題,而不是面面俱到、樣樣都抓。 有了精講,多練在時間上也就有了保證。然而多練不僅僅體現在時間和數量上的“多”,還應體現在練法上的“活”,這樣的練習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句型的練就有許多方法:模仿造句是練,模仿翻譯也是練;背誦句型是練,句型轉換也是練。采用哪一種方法,或在幾種方法中先用哪一種,就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在這方面,我們往往是先讓學生熟悉句型,再做模仿造句,后做變換性練習。因為只有在學生熟悉本句型的基礎上做變換練習,才能使學生感到變有依據,才會少犯錯誤。但這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學習某一句型,估計學生可以用另外一些他們比較熟悉的對應句子來替換,這時,我們也往往啟發引導學生自己把這些句子說出來,這樣做,往往起到了以新溫故的作用。總之,多練,就是既要講“量”,又要講“法”,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開設閱讀技巧訓練課
為了加強閱讀教學,我會每周用一節課進行閱讀技巧訓練。閱讀技巧訓練課的目的是學習閱讀方法,培訓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增加閱讀量來提高閱讀速度。
三、指導學生課外泛讀
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必須課內外相結合。進行課外泛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的語言基礎知識和閱讀技能,而且還能使學生熟悉各種文章體裁和風格,開闊知識面,提高他們對閱讀各種文章的適應力。
近年來,為了應付高考,復習題、模擬試題充斥市場,占去了學生的大量時間,使他們無暇顧及課外閱讀。其結果是,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上去了,而運用英語的能力卻下來了。這種高分低能的現象是英語教學的一種偏向。應該把學生從題海中解脫出來,讓學生在真實的外語環境中學習外語,通過閱讀實踐來培養和提高閱讀能力。
課外閱讀是學生自己閱讀,但并不等于教師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讀物選擇、閱讀方法等方面,教師應給予指導,做到有布置、有指導、有檢查。在這方面,我們的作法是通過閱讀比賽來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閱讀材料選定后,我們便為學生設計了兩張能分別表示閱讀進展和閱讀理解率的統計表,一張發給學生,讓學生登記自己的閱讀進度和理解率,另一張供全班用,定期把每位學生的閱讀進度和理解成績連成曲線。這樣不但教師可以隨時了解每個學生的閱讀進展情況,學生之間也能相互了解、互相促進。我們把這種做法定名為“英語閱讀馬拉松賽”,即長期地進行比賽。讀完了一本,再開始第二本、第三本,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本一本讀下去。實踐證明,這種做法不但提高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把一些從來不讀英語課外書的學生吸引到了英語課外閱讀上來,而且隨著閱讀量的不斷增加,學生的閱讀能力也逐步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