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點燃小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火把
常莎莎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入,今天的英語教學已經不再像往日一樣,只是為了應付一張試卷的“啞巴英語”。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敢說英語、愛說英語,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和語感基礎,這才是從事起點教育的小學英語教師的責任所在。培養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是時代的需要,是新課程改革的需求。教師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和鉆研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新途徑和新方法,使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不斷地得到提高,讓學生能夠真正做到愿說、樂說和善說英語,讓英語在小學生的口中飛揚起來。
一、激發學生興趣,刺激“說”的欲望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說:“喚起興味。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必須讓學生得學之樂,才是正軌。”小學生頭腦中沒有明確的求知欲。只有事物本身有趣,很新鮮才能激起他們認識事物的動機。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逐漸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教師可尋找一些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話題來引導學生開口。例如,天氣情況、自己的家庭、見面的招呼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學生初學,有害羞、怕出錯等心理。所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對表現積極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表揚,增強他們對英語的興趣。如果發現表達有錯的學生時,教師也不要馬上制止和批評,而是要予以因勢利導,啟發他們大膽開口說話。教學形式要活潑有趣,氣氛要輕松愉快,從而培養小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他們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返、樂而不疲。
二、課堂英語化,創設語言環境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張志公指出:“要使學生學好外語,必須創造條件使學生盡可能盡量暴露于目的語中。”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盡可能地去用英語組織教學。課堂40分鐘,老師多用英語來表達,學生的思維也會隨著英語的思路和方向去轉,自然而然會慢慢地去說英語了。但是小學生的詞匯太貧乏了,尤其是農村的小學生。開始他們會聽不懂、不習慣,教師在上課時可放慢語速,并輔以身體語言。老師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說慢一點,反復重復,反復感受,盡量少說漢語,讓學生置身于一個純英語的語言環境之中,融入到學習中去。這樣,教師帶動學生講英語,逐漸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語言環境,有利于增強小學生的語感。
三、活動多樣化,在生動活潑的實際生活中提高口語能力
語言習得理論認為,人腦中普遍存在著一種先天的語言習得機制(LanguageAcquisition Device),兒童只要置身于人類語言環境之中,就能毫不費力地習得語言。要把小學生融入英語環境之中,平時要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把課堂英語延伸到課外。我們的做法是:創建“英語角”,開展多樣化活動。如表演法,讓學生利用每堂課的8分鐘表演鞏固已學的句子。具體做法為:同桌(或前后位)表演對話,不指定范圍和內容,會什么,說什么,數量不限。如: Hello,Jia Ming./Hi,John.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too;What’s your name?/I’m Li Ming.How old are you?/I’m 10.How are you?/I’m fine,thanks.And you?/I’m fine,too……
四、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英語交際的信心
對于小學生來說,批評是一種阻礙其發展的因素。孩子一旦受到了批評的刺激,就會產生恐懼感和自卑心理,也就不會積極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俗語說:“自己是最大的敵人。”只有鼓勵學生戰勝自己,才能獲得成功。
如:在一次教學復習單詞時,我請了一位上課很少發言的同學回答,他非常緊張,不敢回答。我一直用信任的眼光看著他,并對他說:“I believe you.”遇到他回答不上來的尷尬局面時,我就請其他同學幫忙,回答正確后,我又和同學們以熱烈的掌聲鼓勵他。此后,我經常用這種方法為他樹立信心,漸漸地他的發言多了起來。教師還要善于從學生的表情中察覺出學生的內心活動,尋找機會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
五、創設英語交際環境,激發學生英語交際的欲望
布魯納說:“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新大綱也在口語訓練上提出這樣的要求:“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因此課堂上,應盡可能多的模擬真實的語言環境,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通過豐富多彩的語言實踐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Is this a\an……?這個句型時,借助實物進行口語訓練。把準備好的蘋果、梨、香蕉、動物(玩具)、汽車(玩具)等裝在一個小紙箱里,然后請一個被蒙著眼睛學生上來,從箱里拿出一件物品,其他同學便問:“What is it?”他則猜測:Is this a/an——?若說錯了則繼續猜,直到猜對為止。在這種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生的參與激情高漲,展示欲望強烈,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養,真是一舉多得。
課堂外,我也盡可能地營造一些英語氛圍,如:倡導師生之間用英語互致問候;建立班級和校園英語角、開展英語歌詠、英語詩朗誦比賽、表演課本短劇等等。盡可能地幫助農村小學生創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盡量讓學生置身子英語的情境,調動學生應用英語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