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大學公共英語詞匯教學與學習的幾個策略
杜恒
【論文關鍵詞】大學公共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論文摘 要】大學公共英語詞匯教學與學習中,學生怎么樣獲得詞匯,如何對這些英語詞匯進行記憶和應用,作為教師,應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以巧妙的方式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以此提高學生們對英語詞匯的認知與學習能力,同時使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在有限時間內學習到更多詞匯的能力,為往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當前信息國際化環境下,大學生須面對英語的水平和學習能力不斷提升的要求于任務。較高的英語水平是大學生自身素質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為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前提。在目前詞匯量不斷擴充和更新的環境下,學習者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基礎與重要的衡量標準便是詞匯量的掌握。 一、大學英語中的詞匯教學和學習思考 任何一種語言,詞匯都是其三大要之一,其也是語言的基礎。在語言中,詞匯是承載信息的主體。英國著名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曾說過:沒有語法,尚可傳達一點信息,要是沒有詞匯,便無法傳達任何信息。所以,對于學習英語的同學來說,擴大掌握的詞匯量是個長期而且艱巨的任務,非英語專業的學生普遍覺得英語詞匯的學習非常枯燥、乏味,反復進行記憶的學習效果不盡人意。而對于專門教授英語課程的教師來說,詞匯的教學非常重要,怎么在大學公共英語的實際教學活動中開展詞匯教學,直接對大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英語學習的各個方面。 大學公共英語課程中詞匯量的學習和記憶主要對學習者有以下要求: (1)于視覺和聽覺方面應養成較好的記憶力,進而對詞匯進行牢固的記憶。 (2)要求學生能夠對詞匯中所包含的不同語義正確進行區別。 (3)要求學生可以獨立猜測一個新的單詞詞義,同時能夠記住英語中不同詞匯組合的詞組以及短語轉換。 (4)可迅速了解他人的英語談話內容以及書寫的能力,并可以馬上找到自身想要表達的必須詞匯等等。 這四項要求中,前三項為基礎,最后一項是為了提高學生自身英語運用水平。所以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的詞匯量達到規定的量,還應教授學生如何快速有效地記憶單詞。培養他們閱讀的時候可以準確掌握多義詞或是同根詞的意思并理解文章的能力。 最新修訂的大學教育大綱中將學生英語的能力分為三個層次,一般要求詞匯量要達到700個詞組和4795個單詞,其中大概2000個單詞屬于積極詞匯,就是要求學生在認知基礎上于書面和口頭表達這兩方面能夠熟練運用的詞匯。其中較高要求是掌握1200各詞組以及大約6400個單詞,其中大概2200個單詞屬于積極詞匯。而要求更高的是掌握1870個詞組以及大約7681個單詞,這其中大概有2360個單詞屬于積極詞匯。這三個層次中,一般要求中大概2000個積極詞匯量,也是我國英語四級考試的詞匯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