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與學生價值變化分析
魏軍 宋麗華
【摘要】通過學生對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和體育活動喜好程度調查分析,結合總體教育觀的發展、變化,為了學生的價值和自我的實現對未來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建設提出大膽設想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課程改革;學生;價值
前言 價值是主體需要和客體滿足需要的關系,是主體與客體之間實踐和認識關系為基礎一種特殊關系,價值存在于實踐和認識關系中,同時價值的各因素相互獨立且相互作用。 能夠滿足價值主體正當需要的客體就對主體有價值,相反不能滿足或者有礙于價值主體需要就沒有價值。實踐是制造價值主體的使用價值的有目的的活動。現代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在此理念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價值主體是學生( 實現何種價值),教學中涉及的其他因素都是滿足價值主體——學生的價值實現的客觀實在。通過大學生對體育活動與體育課程的喜好程度調查結合歷史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要求進行分析:當代大學體育課程建設應該順應時代特點,結合大學生價值,更主動推進社會進步服務于當代大學生的健康工程。更能實效的完成當代課程改革對于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要求。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在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師范大學、東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四所高校736名大學生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對學生分別以一百為滿數對業余體育活動和公共體育課程的喜好程度進行打分。 2.資料分析法:查閱我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相關文件、政策及評價要求;“十七大”報告內容。 3.邏輯分析法:通過現有資料和信息進行系統整理歸納、科學分析。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對業余體育活動喜好平均分值為68.25,對公共體育課程喜好平均分值為56.76。問卷調查結果很顯著——大學生對于業余體育活動的喜好程度遠遠大于對公共體育課程的喜好程度。為何精心設計、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課程不及業余體育活動的引力和影響。二者都服務于價值主體學生的價值實現但是影響大相徑庭,業余體育活動任由學生選擇的因素較大更接近學生主體的價值需求。我們從我國宏觀高校體育課程態度和高校學生價值變化入手,分析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對于高校學生價值實現的影響。 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學過程服務于教學主體的價值實現過程。圍繞教學主體實現的各種因素是相應主體的客體部分。教學是主體實現價值的實踐部分。
【參考文獻】 [1]袁貴仁.價值學引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2]司馬云杰.價值實現論[M].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 [3]教育部教育體育藝術司.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2002年13號文件. [4]“十七大”政府工作報告. [5]楊貴仁.大學校長談體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 [6]馮雯.大學生價值觀念轉變與學校思想工作[J].主將青年專修學院學報,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