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實用技術投稿地址
汽車實用技術詳細信息
汽車實用技術
Utomobile Technology
汽車實用技術投稿要求
1 稿件的組成及要求
稿件須是未以任何形式發表過的原創論文,篇幅控制在6000~8000字符(包括圖表),稿件的結構組成按次序排列為:中文題目、作者署名、作者單位信息(包括: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政編碼)、中文摘要、中文關鍵詞、英文文題、作者英文署名、作者單位信息英文翻譯、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前言、正文、參考文獻。
1.1 題目
(1)題目應概括論文的主要內容,具體、簡單明了。
(2)中文題目2號宋體通欄。以不超過20個漢字為宜。
(3)英文題目應符合英文表達方法,不要輕易使用未得到業界公認的縮略詞語。
(4)論文如有基金項目資助,在題目末尾用上標“*”注出,并把注釋語列于首頁地腳處。
1.2 作者及單位
(1)作者數以不超過7人為宜,作者單位不超過8個為宜。
(2)作者署名按照先后次序從左至右列于題目下方。所有作者單位按照作者順序在署名下方用一個括號注出,每個單位信息應包括序號(多于1個單位時標注)、單位全稱(寫至二級單位,如院、所或系)、所在城市名稱、郵編。國外單位應標明所在國家。每個作者名字后用上標標出所對應的單位序號,多于一個單位時,序號間用逗號隔開。
1.3 摘要
(1)小5號宋體通欄,300字左右。要求:應概括說明全文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個方面論文的基本信息和要點都應該出現在摘要里;使用標準精確的詞匯和語言,清晰緊湊地概述客觀事實;摘要的整體結構嚴謹、思路清楚,基本素材組織合理。
(2)論文的中、英文摘要是數據庫收錄的主要內容,所以摘要的內容直接影響到該論文能否被收錄后被引用的情況,作者應給予高度重視。
1.4 關鍵詞
3~8個為宜。關鍵詞為經過規范化處理的詞語或短語,數量一般為3~8個。同一篇文章的中英文關鍵詞的內容和順序應一致。
1.5 正文
(1)正文雙欄排。一般教科書中已有的基本理論、試驗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導,不必贅述。
(2)除前言外,正文各層次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并左頂格書寫,序碼之后空一個漢字間距接寫標題。
1.51 前言
(1)前言應簡要說明所做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義,介紹相關領域內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況,以及本文著力解決的問題;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和結果概述。
(2)行文應言簡意賅,不要重復摘要和解釋摘要,防止吹噓自己和貶低別人,避免宣傳性的用語,盡量不要出現圖表。
1.5.2 結論
用準確、精煉的語言歸納總結使用的方法以及研究結果,突出研究的獨創性。
1.5.3 文中的插圖、表和公式
(1)插圖,插圖全文順序編號。插圖內容應與正文內容密切結合,每幅圖前都應有相應的引出或介紹文字。圖形應保證線條清晰,圖形大小應適應版面要求,合理布局,圖內如有標注或說明性文字時應清晰可辨。 圖中除了物理量符號及單位外一律用中文,同一圖中的不同曲線應用不同線型表示。圖片中出現的文字統一為6號宋體,插圖分辨率要大于600PPI。
(2)表格,推薦使用標準“三線表”,內容易混淆時可加輔助線進行輔助說明。按表格在文中出現的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對其進行編號,全文順序編號。應有相應的表題且每個表格前都應有相應的引出或介紹文字。
(3)數學公式,數學公式全文順序編號,后文不再提及的,可以不編號。對于公式中首次出現的量的符號,按照其在式中出現的順序,用準確、簡潔的語句對其進行逐一解釋。公式中變量應盡量避免復合上下角標的使用;盡量少用3層關系的上下標,同時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公式推導。
1.6 參考文獻
采用順序編碼制,雙欄排。應列出6篇以上參考文獻,未正式發表的文獻不能列入文后參考文獻列表中,多位作者只列出前三名,后面用“等”或“et al”。文后的參考文獻列表按照各文獻在論文中被引用的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并順序排列。
1.7 作者簡介
請把作者的姓名,出生年份,聯系單位地址,學歷,職稱,電話,手機,主要研究方向列在文章后部,這樣便于編輯部和作者聯系。
2 應遵循的標準
2.1 名詞術語
(1)應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的自然科學名詞術語;
(2)應按有關的標準或規定使用工程技術名詞術語;
(3)對尚無標準或規定的名詞術語應使用同行共認共知的表達;
(4)作者自擬的名詞術語在文中第一次出現時,須加以注釋說明;
(5)表示同一概念或概念組合的名詞術語,全文中應前后一致;
(6)外國人名可使用原文,不必譯出;
(7)一般的機關、團體、學校、研究機構和企業等的名稱,在論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必須寫全稱。
2.2 物理量及其單位的名稱和符號
(1)GB 3100—19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
(2)GB 31001—1993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規則;
(3)GB 3102.1~13—1993量和單位。
2.3 標點符號
GB/T 15834—1995標點符號用法。
2.4 數字
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使用的規定。
2.5 外文字母
要嚴格區分外文字母的文種、大小寫、正斜體、黑體及非黑體(如表示矢量、張量和矩陣的符號用黑斜體)。
2.5.1 斜體外文字母用于表示量的符號,主要用于下列場合
(1)變量符號、變動附標及函數。
(2)用字母表示的數及代表點、線、面、體和圖形的字母。
(3)在特定場合中視為常數的參數。
2.5.2 正體外文字母用于表示名稱及與其有關的代號,主要用于下列場合
(1)有定義的已知函數(例如sin, exp, ln等)。
(2)其值不變的數學常數(例如e = 2.718 281 8…)及已定義的算子。
(3)法定計量單位、詞頭和量綱符號。
(4)數學符號。
(5)化學元素符號。
(6)機具、儀器、設備和產品等的型號、代號及材料牌號。
(7)硬度符號。
(8)不表示量的外文縮寫字。
(9)表示序號的拉丁字母。
(10)量符號中為區別其他量而加的具有特定含義的非量符號下角標。
2.6 參考文獻
著錄格式要求見GB/T 7714—2015
3 投稿方式
投稿網站:www.aenauto.com
通信地址:西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鳳城七路賽高城市廣場C座《汽車實用技術》編輯部
郵編:710021
聯系電話:029-86674816
汽車實用技術雜志簡介
《汽車實用技術》雜志創刊于1976年,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陜西省汽車工程學會主辦的汽車應用類科技期刊。本刊是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超星期刊域出版平臺、博看網、中郵閱讀網全文收錄的期刊。
《汽車實用技術》雜志堅持“報道國內外汽車先進技術和信息、開展學術交流、追蹤產業熱點、促進技術轉化和應用,為行業發展服務”的辦刊宗旨,整合國內一流研究機構、高等院校、企業及有關組織的智力資源,全面關注汽車及零部件在設計開發、工藝裝備、測試試驗、使用維修以及新能源、智能網聯、輕量化等方面創新技術的示范應用和發展,并以其產業化、專業化、人文化的獨特定位贏得中國汽車行業專業人士及企業廠商的廣泛信賴。
《汽車實用技術》雜志為半月刊,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 61-1394/TH,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671-7988,郵發代號:52-275,國內外公開發行。是全國從事汽車及相關產業開展科研、教學、經營、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參考刊物和論文發布平臺,促進了先進技術在中國汽車產業的應用和發展。
汽車實用技術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汽車實用技術參考文獻
一種純電動動力系統匹配的十二擋變速器
文章介紹了一種純電動動力系統匹配的十二擋變速器,通過對現有機械變速箱為匹配電機進行針對性改進,從而實現了與電機的適應性連接,對以后機械變速箱應用于純電動系統具有良好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基于LabView的新能源汽車電池數據監控系統設計
電池管理系統是影響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組正常、高效工作的決定性因素。通過對電池管理系統關鍵數據的監控,可以幫助測試人員及時發現電池組和電池管理系統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修正。文章基于LabView2011圖形化編程平臺,設計了一套新能源汽車電池數據監控系統。系統中以CAN總線為通信媒介,通過使用圖形化界面采集電池管理系統中的關鍵數據并以圖形...
燃料電池重卡熱管理研究
燃料電池重卡包含電堆熱管理、電池熱管理和電機冷卻等三套熱管理子系統,根據各子系統的溫度限值、散熱需求和熱管理方式,分析了燃料電池重卡整車熱管理的基本組成和各子系統的基本原理、基本構造、特點和控制邏輯等,為后續燃料電池重卡的熱管理研究提供了依據。
新能源汽車輔助顯示系統設計
新能源汽車輔助顯示系統是一種基于CAN總線觸摸屏的顯示系統。文章闡述了輔助顯示系統的作用、系統硬件的選型、CAN拓撲、顯示信號需求、CAN通信協議解析、人機交互界面設計等內容。該系統通過OBD接口與車輛進行連接,能夠實時監測、采集并顯示車輛運行數據,同時還具有故障診斷功能,能夠實時采集車輛故障信息并在用戶界面顯示和報警。
熱門評論
雜志內容豐富,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生動直觀。還附有思考題,可供反思借鑒。書非常不錯,印刷質量非常高,文字非常清晰。外面的塑封不錯,運輸過程中書沒有一點損傷,送貨也很及時。
我投了一篇關于工業藥學的文章。期間有些問題需要和編輯溝通,編輯態度挺好,熱心的幫忙處理。審稿專家也很認真、會提出很多中肯的意見給予參考。
這個期刊的主編對每一位投稿人的態度都是相當的好,回信非常謙虛和謹慎。這個期刊的特約審稿達人們也是博學多才,知識非常淵博,同時也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另外,審稿速度還是蠻好的。我最近在此期刊上發表了兩篇文章,確實有較深的體會。每次修改后,我覺得我的文章水準總在進步和提高,推薦投稿。
投稿之后,很快就回復錄用了,盡量還是用郵箱,系統基本不流轉。審稿速度很快,兩周之內結果就錄用了,編輯部老師很和氣,文章質量都還不錯。推薦投稿!
汽車實用技術雜志發表還是挺快的,投出去后一兩個月返回修改意見,大修,認真按審稿人的建議進行了修改,認真解釋了原因。返回后不到一個月就回復接收了。編輯和審稿專家都挺不錯的。
汽車實用技術的編輯部很負責,工作效率挺高的,投稿2個月內給了審稿意見,小修了之后就直接接收了。編輯部對文章進行排版,校稿時還特意打電話過來確認,征求作者意見。非常不錯。有準備的學者,可以考慮投此刊。
汽車實用技術審稿速度很快,我7月10日投稿,兩個意見分別于8月20日和7月25日返回,相當快,然后,修改后9月25日錄用。要求描述詳盡,實驗結果盡量充實,這是我投稿經驗,對待專家提出的意見,一定認真修改。態度端正。
汽車實用技術雜志審稿很快,一個月差不多就改到清樣稿了,編輯很負責,如果你延誤時間或者有問題都會直接給你打電話溝通,效率很高;給我一些意見也很中肯。
催過三次稿了,第一次郵件理都沒理,第二次電話告知系統出問題查不了,第三次郵件告知專家沒回復,我也是醉了,從投稿到現在快6個月了,已經不抱希望了,反正畢業標準已經達到,隨他去吧,專家意見尚未回,無法過多點評,追求速度點的建議不要投。。。。
祝汽車實用技術越辦越好,投稿1個月后收到退修通知,再過一個月通知接受。希望國內的其它期刊也一樣提高效率,這樣才有可能吸引高質量的論文。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