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與研究雜志評職稱可以嗎?單位認可嗎?
來源:投稿網 2024-08-16 9:30:05
機械設計與研究雜志是可以用于評職稱的。怎么判斷一本期刊是否可以用于評職稱了?首先要看期刊是否正規,正規的期刊都可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查詢,經查詢機械設計與研究雜志國內刊號31-1382/TH國際刊號1006-2343是一本正規雜志,其次就要看作者的專業和單位文件要求了。
評審時所選的專業方向應該與期刊方向一致,如機械設計與研究雜志是屬于機械類的專業期刊,主要欄目包括綜合評述、 設計理論與方法、 機器人與機電一體化技術、 機構學與機械動力學、 新機構與新裝置、 傳動技術、 CAD/CAE/CAM,機械創新設計、 工業設計、 機械零部件設計、 測試與實驗技術、 產品創新開發與應用、 標準化宣貫、 信息交流、 專題講座、 學術與交流等。如果評審機械方向的職稱,機械設計與研究雜志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后一點,一定要了解清楚單位文件或者上級部門的文件具體要求,如果看不明白,或者對具體要求定義不清楚的,也可以咨詢投稿網在線客服,機械設計與研究雜志是國家級期刊,仔細閱讀晉升文件,其中是否對期刊等級有要求,亦或者必須要科技核心、北大核心,或者是有單獨的評審認定期刊目錄。
機械設計與研究投稿要求
《機械設計與研究》期刊是集學術性和技術性于一體的機械類刊物、《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用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收錄期刊。本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有陣營強大的國內外編委隊伍。本刊系雙月刊,每雙月20日出版,大16開本,每期傳遞信息量約45萬字。
一、本刊主要欄目
主要欄目:綜述與評論,設計理論與方法,智能化機械設計與應用,新系統、新裝置、新機構,機構學與機械動力學,傳動技術與裝置,零部件分析與設計,液壓與氣動技術,控制技術與控制系統,制造技術與制造工藝,感知系統與測試技術,實驗技術與裝置,工業設計與工業工程,新產品開發與設計,機械史與古機械復原研究,標準制定與宣講等等。
二、來稿要求
1.來稿為打字稿;字跡清楚,標點符號正確、文字符合“簡化字總表”;外文字母要寫清楚,易混字母請用鉛筆加注;上、下角位置標注要清晰。請用文字稿一式兩份寄編輯部(同時本刊接受電子郵件文稿,請發至jofmdr@126.com,同時匯200元審稿費)。
2.稿件字數一般控制在8000字左右(含附圖篇幅),一稿不得多投,一切侵權事宜由作者自負。登載來稿時本刊有刪改權。2個半月內通知審稿結果。來稿請自留底稿,稿件如不錄用,本刊恕不退稿。
3.稿件的格式順序:題目,作者姓名、單位、郵編和E-mail,200字以下的摘要,關鍵詞3~8個,中圖圖書分類號,文獻標識碼,英文題目、作者姓名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稱職務,主要從事工作、論文和專著數、科研成果獲獎情況等)。
4.附圖須按工程圖標準直接用CAD軟件繪制打印,線條不能太細,字體不能太小,一般用6號仿宋體,盡可能簡明、清晰。圖中外文字母用斜體,坐標系O-xyz中xyz用英文斜體小寫,O用英文斜體大寫;單位符號(比如mm、MPa等)應為正體。框圖中英文字母用正體。圖中法定計量單位用符號標出,不用單位的中文名稱。希望采用計算機繪圖,提供線條光滑、文字清晰的激光打印圖樣(來稿應另附論文插圖一套)。
5.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內容要齊全。被引用期刊論文等單篇文獻時,其標注方法為:順序號,作者,題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頁;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標注方法為:順序號,編著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符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
個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錄形式;歐美著者的名可以用縮寫字母,縮寫名后省略縮寫點。姓和名用字母均應大寫。
三、注意事項
1.論文題目要簡練、醒目,明確體現論文主題,一般不超過20字。
2.摘要應簡明扼要,表達主要論點、內容和結論,切忌過于簡單和空洞。英文摘要應包括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所在地和郵碼,摘要,關鍵詞,內容應與中文一致。
3.文稿內容應具有先進性和創造性,主題突出,立論有據,層次分明,條理清晰。文中使用的物理量、單位、符號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法定標準”。對于矢量用黑體字標記,請作者用紅筆標明。
4.來稿采用電排打印(間行打字),稿件上要有每位作者親筆簽名。
5.投稿者需同時交納審稿費200元,刊出時需交納版面費,匯款時請務必注明稿件編號和聯系人姓名、郵編、通信地址、移動電話和E-mail等。修改稿2個半月內不返回者,按自行退稿處理。
6.稿件需注明得到哪一類基金資助,并附批準號。
7.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資料系統數字化期刊群》、《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其作者著作權使用與本刊稿酬一并一次付給。如作者對所投稿件不同意編入,請事先申明,否則被視為無異議。
8.本刊譴責抄襲、剽竊行為,一經發現,將采取堅決措施。
四、錄用稿件的信息反饋
1.稿件發表后,請作者將論文得獎、引用情況和論文成果在生產實際中應用情況及時反饋,以宣傳作者成果并協助本刊了解辦刊效果,本刊定期公布結果。
2.對于本刊發表的稿件,歡迎提出質疑、建議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