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教師終身專業知識的模式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2-12-02 10:00:05
1、校本培訓模式的背景和現狀。
校本培訓是西方發達國家針對培訓機構的缺點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強調將繼續教育從培訓機構轉移到工作學校;強調培訓隨時滲透到教師的真實教學場景和過程中,提高培訓的實際效果。可以看出,校本培訓模式是一種新的培訓模式,由學校獨立確定培訓目標,獨立設計培訓內容,獨立組織培訓活動,其基本精神是基于自己的職責、崗位、學校。
在信息時代,計算機專業知識更新加快,打破了計算機教師終身專業知識的模式,計算機教師的專業特點和社會因素不可能為每個教師創造平等的機會和頻繁的集中培訓,因此學校培訓是最經濟、最實惠、最有效的學習方式;然后是新興的教師專業化運動,全面關注教師專業發展的各個方面。
二、校本培訓的操作策略。
計算機專業是我校的骨干專業,為,為了進一步促進計算機專業的發展,改變教育教學理念,深化計算機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計算機專業教學質量,建設高素質的計算機教師,以實踐能力為突破,從課堂教學、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教材使用、課程設置,為我們的教師專業團隊建設創造了新的局面。
(1)制定培訓目標,落實校本培訓理念。
1.通過有效的校本培訓,提高計算機學科的教學理念。通過培訓,引導全體教師掌握教育教學理論動態,把握就業導向的基本理念
2.通過有效的校本培訓,提高專業發展水平。通過培訓,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了解就業導向背景下各學科的新變化,培養就業導向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評價能力,掌握課堂教學材料、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提高教師處理材料,創新課堂實踐能力。
(2)優化校本培訓方法,構建校本培訓特點。
基于教師的教學實踐,將教學與培訓相結合,使教學過程成為培訓過程。基本形式如下:
1.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教學和研究小組每周組織一次學科教師集中研討會,提前制定研討會主題和主題發言人。所有學科教師應集中討論提供的教學案例或片段;每月組織一次主題學習,圍繞主題開展活動。同時,組織教師收集相關學習材料,或組成小組學習或個人自學,寫閱讀筆記和經驗。
2.主題驅動:我們將學校正在開展教學科研項目作為培訓基礎,使教師在選擇、設計、研究和解決一系列活動的過程中,積極參與研究,接受相應的培訓和指導,引導教師參與研究工作,不斷提高自己。
3.外出觀察與返校報告相結合。學校每學期積極創造條件,拓展培訓平臺,組織多批教師外出參加省、市級以上教研培訓。外出觀察的教師返校,與全體教師分享學習收獲,讓全體教師學習優秀教師的教育教學智慧,開闊全體教師視野,拓展研究思路。
4.師徒配對與互助相互學習相結合。我們廣泛開展藍色工程師徒配對活動,由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或教學水平較高的骨干教師與剛剛上崗的年輕教師組成,以老帶新,實現年輕教師的快速成長。此外,在多媒體信息技術培訓方面,我們實行互助互學,青年教師帶領老教師共同學習課件制作。
簡而言之,通過校本培訓,每位計算機教師至少可以掌握一項專業技能,擴大延伸學科,努力多才多藝;使教師結構更加合理,符合職業教育的特點,為學校發展提供軟實力保障;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和專業技能,滿足市場和企業的需求,盡快成長為現代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