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權主體范圍擴張研究
摘要:人文主義復興和兒童最大利益保護原則的確立,使家庭法的立法本位逐步向子本位轉變。當前我國的婚姻法對探望權的主體限定范圍過于狹窄。探望權的主體不應當局限于父母,還應當包括未成年子女本人、未成年子女的祖父母、未成年子女的外祖父母和未成年子女的兄弟姐妹。隨著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父母的種類也不再局限于親生父母、繼父母、養父母,還包括遺傳父母、代孕母親等類型。同時,取得探望權的時間也不應局限于離婚后,還應包括婚姻無效或被撤銷、婚后分居和非法同居等情形。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河南工業大學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