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盆地西緣中—晚三疊世構造-物源-古地貌體系演化——來自碎屑鋯石、地球化學和巖石學的證據
摘要:構造-物源-古地貌體系研究是明確盆地演化的重要手段,是油氣資源潛力精確評價的基礎。鄂爾多斯盆地西緣中—晚三疊世存在物源、古地貌不清的問題。利用碎屑鋯石測年、地球化學等方法對鄂爾多斯盆地西緣及鄰區中—晚三疊世開展了構造、物源、古地貌系統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中三疊世時河西走廊和鄂爾多斯盆地西緣有統一物源;晚三疊世時物源差別很大,河西走廊物源來自于祁連和柴達木地塊,盆地西部物源則來自于西華北地塊。物源分析結果結合地層對比和巖石學、地球化學數據表明中三疊世晚期河西走廊和鄂爾多斯盆地有短暫溝通,晚三疊世時存在分隔兩地的小規模水下古隆起。這種物源和古地貌演化與華北—揚子板塊在中—晚三疊世的自東向西碰撞過程相適應,反映了擠壓主應力點西移的事實以及在此背景下盆內由撓曲向抬升的地貌演化過程。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石油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