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俗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以賽珍珠和沙博理的譯本為例
摘要:翻譯研究中'文化轉向'的出現掀起了對譯者主體性的討論,俗語作為人們表達思想、情感、態度、觀點等主觀因素的形式,對其翻譯時難免會涉及譯者的主觀思想。《水滸傳》中的俗語極其豐富,而具有代表性的賽珍珠和沙博理的兩譯本的俗語翻譯差異性較大。受到翻譯策略、闡釋手法、譯者性別、譯者認知、譯者文化知識和譯者受動性的影響,不同譯者對原文的理解和譯文的選擇有所不同,這正是譯者主體性在《水滸傳》俗語翻譯中的體現。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外語藝術教育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