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層破碎帶中巷道圍巖大變形機理及控制技術研究
摘要:基于常村煤礦N3-6運輸平巷的地質狀況,分析了過斷層破碎帶時巷道圍巖大變形的機理,得到了巷道在斷層破碎區域大斷面效應顯著,且圍巖變形受構造應力機制(IIA)、重力機制(IIB)和隨機節理型機制(IIIE)的復合變形力學機制作用是巷道圍巖大變形的主要原因;在一定范圍內,隨著Hoek-Brown常數(m1)、巖體地質強度指標(GSI)和巖石單軸抗壓強度(c)的提高,巷道圍巖失穩范圍迅速減小;隨著圍巖應力增加,失穩范圍逐漸加大,二者近似于正比例關系。提出了"超前預注漿+錨網索"聯合支護方式控制斷層破碎區域圍巖變形,通過FLAC^3D數值模擬對比了原方案和優化后方案的支護效果,結果表明,優化后方案圍巖塑性區面積較原方案下降低了56.9%,頂底板最大位移量減小了74%,兩幫最大位移量減小了65.3%,巷道圍巖大變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工業性試驗表明,巷道圍巖變形在25 d后基本趨于穩定,且頂底板位移量以及兩幫位移量均控制在300 mm以內,與FLAC^3D數值模擬結果基本吻合,運輸平巷支護效果能滿足工程需求。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