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課程本土化:現狀、困境與發展路徑
摘要:工業4. 0時代對科技人才的綜合素養與創新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分科課程已經難以滿足當今社會的人才需求。為了應對時代挑戰,20世紀80年代STEM課程首先于美國勃興,之后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產生了廣泛影響。我國的STEM課程濫觴于對發達國家教育進展的追隨與借鑒,但研究與實踐都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分析了2010-2018年間中國知網(CNKI)發表的111篇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發現:當前我國STEM課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原理層面,且以翻譯成果居多,實證性、個案性的研究成果少;實踐上存在難以融入傳統的學科課程生態系統、一線教師參與度低、商業利益侵蝕等問題。為了促進我國STEM教育的本土化發展,應在系統考量STEM課程與我國國情契合點的基礎上,通過開展協同性研究著力構建切合我國教育狀況的STEM課程理論體系,推進STEM課程的本土化研究;同時努力構建U-G-S合作推進STEM課程的行動模式,組建課程開發共同體;還應該適時啟動教師教育的試點改革,為STEM課程培養適用的師資。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教育與教學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