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發展的內在動力分析
于曉霞
1.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建設自我發展與社會發展需求統一的新型輔導員隊伍 職業價值觀是指人生目標和人生態度在職業選擇方面的具體表現,也就是一個人對職業的認識和態度以及他對職業目標的追求和向往。俗話說:“人各有志”。這個“志”表現在職業選擇上就是職業價值觀,它是一種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自覺性和堅定性的職業選擇的態度和行為,對一個人職業目標和擇業動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按照職業化具有社會性特征的要求,輔導員必須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建設自我發展與社會發展需求統一的新型輔導員隊伍,這就要求輔導員首先要找準角色定位,增強輔導員自身對職業的認同感。輔導員的工作狀態,取決于輔導員對自身職業的認同,面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視其為謀生的“職業”,還是視其為畢生的“事業”,將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輔導員對自我價值的定位。輔導員要明白自己的工作性質,輔導員的工作是培養人、教育人、塑造人。正如前教育部長周濟在《包涵心語》序言中所說的那樣: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事關民族興衰和國家的前途,輔導員的工作非常平凡,大家每天都在做著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這一件件小事,卻聯系著學生的成長,聯系著每一個家庭的幸福,聯系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平凡之中體現著偉大。從這個意義上說,輔導員的工作與家庭息息相關,與國家息息相關。輔導員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職業,一份事業。只有明確了輔導員的角色定位,才能使輔導員在其職責范圍內更好地開展工作。為此,在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中,給輔導員以合理的角色定位顯的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學校通過定期開展報告會、座談會等形式,增強輔導員對這份職業的責任心、對學生的愛心和耐心,引導輔導員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2.養成終身學習的職業意識,建設具有時代特征的學習型輔導員隊伍 職業化發展的時代性特征要求,輔導員必須養成終身學習的職業意識,建設具有時代特征的學習型輔導員隊伍。社會的發展要求輔導員必須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我國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進入到大眾化教育階段,辦學層次以及辦學形式顯著變化,大學的專業、課程以及整個人才培養模式和社會生產體系的銜接,顯示了高等教育在其大眾化時代嬗變的廣泛性和深刻性。如何引導學生的思想與社會發展的脈搏共振,需要高校輔導員隊伍邁向職業化,需要他們成為終身學習的示范者、教育改革的倡導者。此外,學生個性化培養要求輔導員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為使輔導員能夠為學生指導并制定個性化的人生規劃,要求輔導員在指導技能、心理咨詢技能、與學生相處和交流等技能方面得以強化。 堅持終身學習的職業理念包括對輔導員專業的學習、對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及學校在學生管理方面的相關政策的學習、同事之間的互相學習、深入到學生中間去學習等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教育和引導工作更有針對性和時代性??傊o導員工作必須在學中干,在干中學,不斷的在實踐中學習和發展,這是提高輔導員工作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更是輔導員職業化得以實現的重要途徑。當前,網絡已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輔導員應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積極參與到網絡學習中,例如,為了和學生進行更好的溝通和交流,輔導員通過學習,及時開通輔導員博客、人人網、QQ、MSN、E-mail等,通過多種網絡途徑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既避免了面對面交流的尷尬,又拉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更重要的是解決了學生生活中的很多實際問題,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再如為使工作方便快捷,輔導員要積極學習辦公自動化等,在學生評優評獎、助學、學籍、檔案等方面進行了信息化管理,這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極大的方便了輔導員的工作。 3.養成善于思考與總結的職業行為習慣,建設“實踐—理論”研究型輔導員隊伍 養成善于思考與總結的職業行為習慣,有利于輔導員科研能力的培養。打造一支職業化的輔導員隊伍,需要提升輔導員的科研能力,形成一支理論精的專家型輔導員隊伍。而受價值觀念多元化的影響,學生的思想越來越復雜,心理問題、就業困惑、網絡成癮等新理論、新問題層出不窮,這就要求輔導員要具備較高的科研素養。為此,鼓勵輔導員參與科研項目,提高輔導員的科研能力,提升輔導員的職業理念,打造一支“實踐—理論”研究型輔導員隊伍。為促進輔導員提升科研能力,學校可設立學生工作研究經費。支持輔導員申報并研究學生工作課題;工作中鼓勵輔導員每學年至少撰寫一篇關于輔導員工作方面的論文,將輔導員撰寫的論文匯編成論文集,并對獲獎的優秀論文及個人進行表彰,此舉既能提升輔導員的科研能力,又會成為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要交流平臺之一。在實踐中歸納、總結,對學生工作進行理論性研究,從而形成一支“實踐—理論型”輔導員隊伍。更重要的是,提高輔導員的科研能力既有助于提高輔導員的社會地位和學術地位,又提高了高校學生工作受重視的程度。 4.養成自動自發的職業態度,建設具有敬業務實精神的實用型輔導員隊伍 《自動自發》一書中曾這樣倡導企業員工的工作品質:沒有人要求你,強迫你,自覺而出色的做好自己的工作。這也是職業態度的綜合體現。也就是說,自動自發的職業態度體現在:對待工作方面的態度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薄拔乙觥迸c“要我做”是兩種不同的心態,真正敬業的輔導員,能發揮“我要做”的主動積極的心態,“我要做”不是別人讓我做,工作不是領導的硬性安排,是出于內心的熱情,希望盡自身最大的努力將工作做好,這是敬業的顯著表現。“要我做”的心態是被動消極的,難以調動激情,上班時無精打采,下班時興高采烈,上班就是在熬時間,總是盯著時鐘讀秒,混一天是一天。常此以往,不僅消磨了斗志,而且使得自身在人才市場上失去了競爭的優勢。 輔導員的工作性質決定了輔導員要具備良好的職業態度,輔導員良好的職業態度包括自動自發的工作態度、勤奮敬業的務實精神、奉獻精神、尊重學生、關心學生、良好的政治素養等等。例如,工作當中有些輔導員雖然有一定的能力,但是經常遲到或因私事請假、過于情緒化以致于影響工作,推卸責任,不能認真履行承諾,對領導曲意逢迎,對同事不尊重,為了一己的私利不擇手段等等,即使這樣的輔導員再有能力,也很難與敬業、務實聯系起來。另外,自動自發的職業態度并不僅僅包括技能方面的問題,例如很少有秘書是因為她能每分鐘打150個字,或者能快速整理文件,而被稱為出色的秘書。同樣,也很少有輔導員因為他本身豐富的專業知識而被稱為出色的輔導員,除非他具備了上述所列的一些重要的優秀的品質,職業化輔導員最重要的素質在于敬業、務實的工作態度,而非局限于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