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大學生婚戀觀探究
劉佳
摘要在對南京市某理理工科院校女大學生婚戀價值觀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90后女大學生戀愛價值觀的基本狀況,并對其形成的具體原因進行探討,提出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和措施,以期對女大學生婚戀觀的形成和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90后女大學生 婚戀觀
本文以對理工科90后女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為基礎,通過統計對比分析,旨在了解其婚戀觀以及影響婚戀觀的因素,進而引導幫助女大學生樹立科學合理的婚戀觀,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支持。 1 調查基本資料 本次調查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了南京市X高校的200名在校理工專業女大學生進行調查。調查數據的時間截面維度為2011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25目。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87份,有效回收率為93.75% ,均為可供分析參考的有效問卷。本次調查基本變量分布如下:年齡分布在18~24歲之間;城鎮女學生占總數 43%,農村女學生占57%;本科一年級占33 %,本科二年級占 67 %,所學專業全為理工科。從以上分布的數據看,本次調查符合社會統計學分層取樣原則,具有代表性和科學性。 2 調查結果分析 2.1 戀愛現狀——多觀望,少實踐 在本次調查中,未戀愛且暫無戀愛打算的女大學生占調查人數的36%,未戀愛但遇到合適的也可以考慮的占 41%,正在戀愛中的占23%。 由以上數據可看出:當今理工科90后女大學生中,正在戀愛的并非多數,絕大多數同學需選擇觀望,此種做法較為理智??梢?,多數同學選擇將精力投放在學習及社會實踐上,為今后的發展打牢基礎。90后女大學生這一群體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經過自身不懈的努力,最終跨進了神圣的文化殿堂,這使得她們選擇繼續努力,抓緊利用大學校園優厚的資源為自己充電,并不著急投放自己的感情。當然,也有部分同學已經開始嘗試戀愛的滋味,那么他們的戀愛動機是什么呢?本次調查對此問題也有所涉及。 2.2 戀愛動機——目光長遠,放眼未來 從本次調查的結果來看,有33%的人認為與男友應該共同努力堅持到底,66%的人認為應順其自然,另有1%的人則認為可以有了好的再換;有22%的人認為大學里的戀愛只是單純地找一個男朋友,35%的人認為大學生戀愛也應該精心挑選,最后發展為結婚對象;有83%的同學認為在戀愛是需抱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態度。由此些數據不難看出,90后的理工科女大學生的戀愛觀普遍比較為理智,目光也較為長遠,將戀愛視為游戲的人并不多,這種理智在90后中實屬可貴。 關于選擇戀愛對象,有6%的人更看重對方的外貌,11%的人看重才華,47%的人看重人品,25%的人看重對方與自己志同道合,9%的人看重經濟條件,2%的人看重家庭背景。從數據看來,她們雖然生于90后,但是在面對婚戀這樣的人生大事上,并非以游戲的態度,好逸惡勞也不是她們的選擇,她們更愿意尋找一個為人真誠,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作為自己的婚戀對象,并與之共同努力,創造美好的生活。 約會是兩個人溝通的必由之路,約會必然會產生支出,而大學生本身還是伸手階級,生活支出來源一般都是父母提供,戀愛用經費也大多是從生活費中節省出來的,那么,90后理工科學生戀愛約會時的支出到底是由哪一方承擔的呢?我們特地對此做出調查,結果如下圖所示: 調查結果顯示,有1%的同學認為約會支出應由女生承擔,有16%的同學認為約會支出應由男生承擔,有38%的同學認為約會支出應由雙方輪流承擔,有45%的同學認為約會支出應雙方AA制。 在傳統思維模式中 ,似乎男士買單天經地義,也的確有部分同學仍持此觀點。不過在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中,認為雙方都有義務承擔戀愛消費的人數越來越多。不得不承認,雙方共同承擔支出的確利大于弊。首先,這種方式可以減輕男生的經濟負擔,如果在戀愛伊始就明確了這種方式,那么約會的過程便會顯得更加自然與輕松;其次,雙方共同承擔也是一種責任的體現,畢竟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戀愛也好婚姻也罷,都離不開兩個人對責任共同的承擔,何不從現在開始磨合呢? 2.3 對戀愛、婚姻及二者關系的理解 2.3.1 對婚戀的理解 隨著人們對于婚戀概念的拓寬和寬容,每個人在不同時期對于婚戀的接受度也有所差異,換句話說,大學生更愿意在什么時候在婚戀上投放精力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圖3所顯示的是接受調查的同學所能接受的戀愛與婚姻的年齡分布。從圖中不難看出,90后理工科大學生所能接受的戀愛年齡以20至25歲為多,這一點很好理解,在這個時間段,他們精力旺盛,情竇初開,世界觀人生關逐漸形成,對未來充滿想象,女生渴望找到自己的白馬王子,男生也努力尋找自己的白雪公主?,F今,90后的大學生們正處于這個年齡段。此外,90后理工科大學生所能接受的婚姻年齡以25至30歲為多,正在接受良好教育的大學生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在他們的人生規劃中,30歲以前能有份穩定的工作應該不成問題,若還能組建一個幸福的家庭那便再完美不過了,這也的確是這一代努力的方向。 另外的調查顯示,90后理工科大學生多數能理解但不能接受閃電式的戀情,這也體現了他們對與婚戀的謹慎態度,“慢熱”是他們的首選。對于他們而言,戀人或者伴侶更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是能夠與自己共同努力,共同進步,共同實現自身價值創造美好未來的同伴。 2.3.2 對戀愛婚姻關系的理解 本次調查中有83%的同學都認為在戀愛應抱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態度。并且,由圖四容易看出,對于現在流行的“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的說法,絕大多數同學都是一笑而過,并不同意這看似很有道理的說法,他們相信愛情,相信婚姻只會讓愛情升華,使之內化為親情。正是由于這種信念,90后的大學生們才不會像人們所想那樣游戲人生,游戲愛情,而是認真地學習,認真地積累社會經驗,認真對待戀愛與婚姻。 2.4 戀愛對象的選擇 首先,有93%的人認為應該與喜歡自己的人戀愛,當然,也有7%的人選擇了否定的答案,經過詢問,他們的想法是更愿意與自己喜歡的人戀愛。仔細分析一下不難理解,選擇喜歡自己的人是一種保險的選擇,喜歡自己的人能給自己帶來足夠的安全感,這是大多數人所追求的,而選擇自己喜歡的人卻充分體現了90后的特點——追求個性與挑戰,90后們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當然,如若自己喜歡的與喜歡自己的是同一個人,那便再好不過了。 其次,如果遇到你喜歡的人你會怎么做?先來看看90后們的答案: 從分析結果看來,90后們給出了值得我們思考的回答。首先,選擇最多的是“努力完善自己,等他喜歡上你”,這是一種傳統的做法,不只是90后,相信80后甚至70后也會做出相同的選擇,若回歸到動物的本性,這種做法就好比動物為求偶所做的爭斗,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好才能引起對方的注意。這種選擇也很好地解釋了“戀愛使人進步”這一現象。其次,選擇“什么也不做,默默地喜歡”的同學有可能是暫時沒有戀愛的打算,有可能是因為不自信,也有可能是更加喜歡這種朦朧的感覺而不愿意去捅破這層窗戶紙。“悄悄暗示他”是一種十分可愛的做法,先鼓起勇氣邁出小小的一步,試試對方的態度,以便決定下一步該怎么做,這樣的小聰明既能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又不致引起不必要的尷尬。再有就是“大膽告訴他”了,這種選擇的出現,是90后的進步,他們有自信,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怕受挫。 作為理工科學子,對自己另一半學習的專業,由34%的人選擇了理工科,17%的人選擇了理科,15%的人選擇了經管類,10%的人選擇了人文類,9%的人選擇了藝術類,15%的人選擇了其他。對這個問題的選擇無非出于兩種考慮:一是志同道合;二是互補。 3 結論和建議 通過本次的調查分析,可以看出,90后理工科學子雖然生于90后,卻既具備90后的自信、活力、個性于特立獨行,又不乏70后80后的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