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淺議民辦高校英語專業英美文學課程教學改革方案探索

李家晏

論文關鍵詞:民辦高校英美文學課程教學改革

論文摘 要:英美文學課程是高等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專業知識的必修課之一。民辦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的新興力量,既有著起靈活多變的管理特色也有著課程設置太過傳統化的特點。本文在分析論述該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強調以文學作品為載體,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且初步提出了摒棄不重人文素質培養的態度、改變傳統呆板的授課方式、改善一刀切的考核方式這三條英美文學課程教學改革方案。

一、引言

目前,我國所有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必須要學習的一門課程之一就是英美文學。無論是在一流的本科院校,還是在生源不是那么優秀的民辦高校和高職高專院校,該課程在增加學生的人文知識、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樹立學生正確的社會觀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民辦高校在課程設置方面大多沿用了一般本科院校的傳統課程設置方案,對英美文學課程的重視度不夠、在教學法反面也比較傳統老套。

二、民辦高校英語專業英美文學課程的客觀現狀

根據2000年頒布實施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英美文學課程被分為了英國文學和美國文學兩個部分,每個部分一學年。其中英國文學是大三學生的必修課,美國文學是大四學生的必修課。每星期占用的時間為4個課時。當然各校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其進行調整。

但是民辦高校在課程設置方面大多數都沿用了普通本科院校的課程設置方案,沒有把民辦高校生源和普通本科院校生源不同以及民辦高校師資力量比普通本科院校師資力量年輕沒經驗但是富有創新精神的實際情況考慮進去。這樣就導致了一系列比在普通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中更多的問題。最突出的問題如下:

1.根本不重視英美文學課程,更不用談什么興趣和人文素質培養了。現在,全國大多數高校英語專業的英美文學課并不如《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所要求的那樣是兩學年,并且每周四課時。大多數高校都已經打過折扣,只有一學年,每周兩課時。不但如此,有些高校把該課程全部排在了大四。眾所周知,大四是學生忙于張羅工作和畢業論文的一年,時間和精力上都不是那么充沛,而且這時才對他們進行人文素質培養也為時已晚。

2.大多數民辦高校的英美文學課程死氣呆板,教師滿堂灌,學生毫無興趣,更有甚者在英美文學課上逃課的學生遠遠超過了上課的學生。這是因為民辦高校大多數的英美文學課程都是由外聘老師兼任,這些外聘老師絕大多數都是上過很多年老教材,并且工作重心也沒放在兼職的學校,所以上課的質量一點兒不比年輕教師的質量高。

3.考核方式古老傳統,并且一刀切,一場期末考試定一學期的學習成果。所以很多學生平時根本不去上課更不去閱讀任何英美文學作品,只等著期末老師勾畫重點,臨時抱佛腳。這不但達不到學習的目的,更是誤導了學生,在他們心中留下了大學只要臨時抱佛腳就可以順利通過任何考試的錯誤印象。

三、民辦高校英語專業英美文學課程教學改革方案

1. 摒棄不重人文素質培養的態度

英美文學課程不僅僅是學習幾個優美句子和寫作方法的一門課程,更是學生了解歐美國家人文風情、培養自身藝術修養、樹立積極向上的社會觀的一個舞臺。讀培根的《論學習》,學生就會知道怎么選擇性地閱讀文章了。讀勃朗臺的《簡.愛》,學生就知道應該樹立怎么的生活觀了。讀雪萊的《西風頌》,學生就知道怎么去欣賞大自然的美了。民辦高校在注重學生學習的應用型方面也一定不要忘了文化內涵的培養,畢竟民辦高校不是培訓學生工作技能的職業技術培訓學校而是讓學生接觸人類歷史上知識精華的大學。所以,民辦高校首先要調整英美文學課程的上課時間和持續長度。其次,可以為學生訂購一些短小的全英文文學作品。再者,學校可以組織開展一系列和文學作品有關的活動比賽,比如:英文詩歌朗誦比賽、英文戲劇表演比賽、原創英文小說比賽等等。 2. 改變傳統呆板的授課方式

有調查統計顯示,在百余所民辦高校中,沒有專職教師的學校占12.6%,專職教師人數不超過40人的學校占57.3%,兼職教師超過40人的學校占73.8%,超過200人的學校占12.6%。兼職教師存在不易管理、工作責任心不強、授課方式傳統呆板等問題。而年輕好學又富有創新精神的專職教師就對學生的學習大有裨益。年輕教師剛工作不久富有激情、都會靈活使用多媒體教學、新奇有趣的授課方式也多,這對提起學生的興趣并且在學習的同時學到知識是很有幫助的。比如:教師可以在講解《哈姆雷特》的時候適當地播放與之相關的錄像片段。教師也可以抽調學生對要講解的文學作品開展表演,在課余時間對學生的彩排進行指導,上課時間再來演示。這樣的教學一定會是生動形象又快樂有趣的。

3. 改善一刀切的考核方式

目前,各高校對英美文學課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試卷式,一種是論文式。兩種方式各有利弊,但是總的說來這種一刀切的考核方式并不能有效達到考核學生水平并且讓學生通過考試查找、彌補自己不足的效果。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加重平時成績的考核比例。目前,很多民辦高校必修課的平時成績只占最后成績的百分之二十。如果一個學生平時都不去上課,只要期末考試卷面成績達到了75,就可以順利地通過該門課程。但是一個連課都不上的三本院校的學生他真正學到的知識有多少呢,大家不得而知。所以,為了讓學生更注重平時的積累而不是僅僅為了一個及格分數而學習,加重平時考核成績比例是唯一出路。

四、結束語

民辦高校經過三十年的蓬勃發展,現在正經歷著高速發展的階段。如果在行進的過程中民辦高校只注重速度不注重質量和方向,最終的結果必定是飛下懸崖。從創建之初,民辦高校就以其靈活自由的管理方式和年輕創新的師資力量的優勢在中國教育市場占有了一席之地。民辦高校只要能更多地依靠培養自己的年輕老師,鼓勵其創新實踐,他們的路也一定會走得更遠。

[1] 高等教育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 Z] .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0.

[2] 何小穎. 增強語言能力 提高人文素質.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英美文學課教改探索[ J] .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0, ( 2) : 120-121.

[3] 王莉. 英美文學教學在提高學生語言技能中的作用[ J] . 文學教育, 2010, ( 5) : 132-135.

[4]林燕平,董俊峰:《英美文學教育研究》[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