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信息化學習環境推進高校教學改革
許桂芳
摘 要:主要通過分析信息技術對高校教育改革的影響,指出建設信息化學習環境對推進高校教學改革的意義,并從硬件環境?應用環境?資源環境?以人文環境等方面闡述如何構建信息化學習環境?
關鍵詞:信息化;教育改革
近年來,各高校大力推進校園信息化建設,建起了覆蓋全校的校園網,建設了數十個多媒體教室,開發了一批精品課程及網絡課程,購買了大量的電子圖書資源,信息化學習環境具備相當的基礎?但是,我們也應看到,目前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情況并不理想,存在著設備利用率低?資源匱乏?資源分散?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能力較低,教學方法手段落后等問題?為此,必須探討如何運用信息技術來改革現有教育體系?內容?方法和手段,為提高教學質量,推進全面素質教育服務?
1 信息技術對教學改革的影響
(1)教學目標:培養符合信息社會需求的創新人才?
教育不只是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師與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教師的發展與學生的成長也從簡單的知識傳授與學習?技能的培養與訓練?終身學習與主體性思維能力培養發展到教師和學生高級精神生命活動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
(2)教學結構:混合式學習blending learning?
進入21世紀以后, 隨著因特網的普及和 E-learning 的發展, 國際教育技術界在總結近十年網絡教育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給Blending Learning(或Blended Learning)賦予了全新內涵,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E-learning(即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 的優勢結合起來;目前國際教育技術界的共識是,只有將這二者結合起來,使二者優勢互補,才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要實現混合教學,必須具備一定的環境要求,首先要有完善的校園網絡,使學生能夠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方便地上網學習?其次要有完善的網絡教學資源,包括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教學視頻課件(虛擬課堂),網絡視頻課件制作系統,網絡測試題庫系統,電子郵件系統等?再次,要有實施多媒體教學的媒體設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具有一定信息技術素養的教師?
(3)教育手段從設備觀?媒體觀?技術觀向環境觀轉變?
信息技術對教學的作用已不僅是提供多媒體教學手段,方法,改善師生交互方式,更重要的是通過建設寬帶多媒體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平臺,整合學校信息資源,建立各種應用系統,建設網絡教學平臺,最終形成一個體系完善?功能健全?組織有序的數字信息體系,從而逐步實現校內育人環境和部分社區教育環境的信息化?
(4)教學模式由傳統的輔助模式向課程整合方式發展?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起來, 主要特征是不僅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用于輔助教或輔助學,而且更強調要利用信息技術創建理想的學習環境?全新的學習方式與教學方式,從而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真正實現教學的深化改革,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目標? 2 信息化學習環境的建設
高校信息化學習環境是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為師生建構一個先進?通用?能面向國際化教學的網絡教與學環境,使師生在信息化環境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自主性學習?
高校信息化學習環境的建設應包括建設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硬件環境?以網絡教學平臺為主的應用環境?以數據中心為主的資源環境?以信息素養為主的人文環境?
(1)構筑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硬件環境?
數字化硬件環境建設主要是建設能支持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的硬件設施, 包括各種教學媒體,校園服務設施,各種配套的教學?管理?實驗設施等,主要分為:
①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設施的建設?
②校園網絡建設,包括學校局域網建設,與Internet網?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等廣域網網絡的連接 ?
③校園廣播?電視設施的建設,包括配制相關的廣播?電視設備,建設相應的電?聲?光學用房?實驗室,建設校園廣播網?電視網,使各種信息在校園里更好地流通和傳播 ?
④校園遠程教育系統設施的建設 ?
⑤校園管理系統的建設,包括相應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統?電子校務管理系統?信息發布系統?視頻會議系統?網絡安全系統等?
(2)搭建以網絡教學平臺為主的應用環境?
信息技術應用到教育教學過程后,引起了學習環境?學習資源?學習方式都向數字化方向發展?數字化學習是指學習者在IT環境中,利用數字化學習資源,以數字化方式進行學習的過程?
數字化學習的實現,就必須建設一個以網絡教學平臺為核心的應用軟件平臺? 網絡教學平臺是基于web,以課程為中心和集網絡多媒體課件制?發布與維護為一體的網絡教學支撐平臺?在該環境中可以開展網上教學的各項活動,包括教師備課?課件制作?實時交互式多媒體網絡課堂教學?課件點播?師生網上交流?學生自學與網絡考試,實現“教”與“學”的不同教學環節在一個通用網絡應用平臺上進行與統一管理 ?
(3)建設以數據中心為基礎的資源環境?
教學資源是信息環境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的?高質量的教學資源是教學實踐活動成功的重要保證?在信息環境下教材已經不是唯一的學習內容,不是學生知識的唯一來源,高校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同時僅僅靠教材的教學內容也無法滿足學生多元化學習的需要?數字化教學資源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研究?探索?實踐的材料?
數字化資源包括數字視頻?數字音頻?多媒體軟件?CD-ROM?網站?電子郵件?在線學習管理系統?計算機模擬?在線討論?數據文件?數據庫等等?通過網絡實現與校外資源的共享,這是取得信息化學習資源的重要途徑?
(4)形成以信息素養為主的人文環境?
教學實踐者主要是教師和學生,要實現信息化教學的目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能熟悉信息技術,并能夠有意識?合理?熟練地運用信息技術去解決教育教學中的相關問題?
然而高校中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普遍存在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較低,無法較好的運用信息技術的問題,所以對教師和學生的信息應用能力的培養就顯得非常重要?要 鼓勵教師參與;對學生則應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使學生能夠學會信息網絡技術?有機會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
[1]何克抗.從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9).
[2]白海峰,帥小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思索與展望[J].福建電腦,2006,(3).
[3]羅燕,孫友松.基于信息技術的三種教學模式[J].高教探索,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