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高等教育大眾化形勢下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方潔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目標的推進,高校擴招對高等教育的教學目標、辦學條件、教育制度、教學過程等都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要求我們高等教育轉變思想、提高教學質量,以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學習化社會的到來。

關鍵詞:高等教育大眾化;擴招;辦學思想;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812-2485(2007)12-0088-030

每一次社會的變革都會給社會帶來一定影響,教育界也不例外。近幾年,我國的高等教育規模急劇擴張,教育投資過度,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的人數從1998年的300萬增加到了2002年的900萬,據此速度發展,會提前3-5年實現《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的到2010年高校入學率要達到適齡青年的15%的目標。普通高校持續擴招,使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成為可能。面對新形勢,我們必須對高等教育的辦學理念、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深刻的思考,研究對策,以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迎接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學習化社會的到來。

一、高校擴招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

(一)普通高校擴招促進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

高校擴招是國內政治、經濟生活中具有極為重要影響的事件之一。實行高校擴招,既有直接的經濟動因,也有著廣泛而深刻的社會動因。普通高校擴招大大加快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前進步伐,并產生了正面影響,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筆者認為這正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普通高校擴招是大眾化教育的起點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學者馬丁·特羅(Martin Trow)提出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理論,認為從高等教育發展的結構、規模來看,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經歷了精英型、大眾型、普及型三個階段,他給出了三個數量指標:成長率一高等教育發展的速度;巨大化一高等教育機構規模的擴大:在校率——在校大學生人數占適齡青年的百分比,即高等教育適齡人口入學率在15%以內的為精英型高等教育階段,15%以上的為大眾型高等教育階段;50%以上的為普及型高等教育階段。2000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11%,2005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幾近15%。,提前2-4年達到原定目標,可以說我國的高等教育已進入高等教育眾化階段。

這樣大眾化教育的局面容易形成高層次的人才儲備。目前經過一個培養周期,形勢已經初顯,擴招后的第一界普通本科生已于2003年畢業、擴招后的第一界碩士也于2006年畢業,這些畢業生有相當一批在短期內不能就業,形成高層次的人才儲備,這批高層次人才的儲備,勢必對現在的從業人員及待業人員形成壓力,逐步成為在崗人員及待業人員強有力的就業競爭對手。面對嚴峻形勢,作為在崗人員及待業人員,也必然會深刻地意識到如何迅速完善與提高自己的適崗生存能力,會更加主動地接受高等教育。這樣就形成了大眾自覺主動接受高等教育的良性循環。

2高等教育大眾化將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高等教育的發展

高等教育大眾化過程,實際上也是社會和家庭消費結構發生新的變化的過程。在計劃模式下,高等教育作為計劃性的、福利性的一種教育,個人基本上不負擔有關教育經費,然而在大眾化階段,國家雖然提供一部分教育經費,但高教的主要支撐者是老百姓。高等教育投資作為一種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消費將納入公民的消費結構體系,從這個角度上講,高等教育大眾化實際上也是高等教育投入的大眾化,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國民收入密切相關。

社會普遍認為高等教育具有國家和個人“雙重”受益性質。高校擴招中根據家庭實際承受能力提高家庭個人教育成本分擔比例的政策得到認可,因此,高校擴招所需正常教育經費的相當一部分是靠學生交納學費解決的,而且家庭個人在教育成本中所分擔的比例有較大提高,一般占到估算成本費用的25%左右。其中民辦高等教育投入增長幅度較大。

3減少我國優秀文化傳統和教育資金的流失

這一點不得不引起我們重視。由于過去我國高等教育的入學門檻相對于我國實際的整體人口素質略顯不平衡,加之歐美一些教育較發達地區由于本國生源不足而把目光投向了包括我們在內的人口大國,使得越來越多的家長過早的考慮將孩子送出國門接受高等教育。望子成龍的家長們的這一舉措不僅使孩子們過早地失去我國優秀傳統的文化根基,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國個人教育經費的流失。所以以我國優秀的辦學質量和傳統文化搶灘我國高等教育市場不失為一明智決策。

(二)普通高校擴招也帶來了一定挑戰

在肯定了普通高校擴招對我國高等教育正面影響的同時,我們不可也不會否認普通高校擴招對我國高等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

1高校在校生大幅增加,高等教育的師資卻增幅不大

“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的人數從1998年的300萬增加到2002年的900萬,但是高等教育的師資卻幾乎沒有增加或增幅不大(教育部高教司司長談高教“質量工程”:2003)”。由于招生規模的擴大,各高校都出現了程度不同的教師緊缺現象,特別是公共課、外語課、基礎課的教師。另外,擴招后生源質量參差不齊,但我們的高等教育還在沿用精英教育的模式、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肯定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畢不了業:如果教學管理跟不上,必然會有一部分學生濫竽充數地走上社會。

2政府部門對學校在硬件環境上的投入有待加大

學校擴招以后,學生大量增加,食宿、教學用房、儀器設備、教材和圖書等學習生活必備的硬件條件不能滿足需要的問題已突顯出來。政府部門對學校在硬件環境上的投入僅為所需投資的50%,據有關部門統計,缺口至少為500億元,并沒有達到實際要求。

3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

畢業生就業狀況是高等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反映,是高校對社會經濟發展適應程度的重要表現,連續幾年的擴招,對畢業生的就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畢業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甚至有人說大學生畢業了就等于下崗了,雖是調侃,值得我們深思。

新的形勢勢必要求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采取新的措施辦法和手段開創新局面。 二、轉變思想提高質量,應對新形勢和新挑戰

(一)轉變教育教學思想,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

高校擴招的重點是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標準將不再一味以學術價值為追求取向。衡量學生質量的標志是思想品德、適應社會的能力、創新能力、專業理論修養標準的有機統一。新形勢下要轉變單一的精英取向的僵化的教育目標觀,樹立高等教育大眾化教育多樣化、多類型、多層次辦學的培養目標。1998年在巴黎召開的首屆世界高等教育會議通過的《21世紀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動宣言》特別指出,要“考慮多樣性和避免用一個統一的尺度來衡量高等教育質量”。因此我們應該及時調整我們的思想,不能再用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與標準來規范大眾化高等教育,就像不能用大眾化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與操作能力標準來規范精英型高等教育一樣。重視文化素質觀、全面質量觀、全面發展觀等教育思想,努力適應大眾化教育的趨勢和要求,切實采取措施,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在適應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的發展中,每所高校都應該為自己準確定位。不同規格,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校,要適應大眾化教育的趨勢和要求,按照各自的質量要求,努力形成特色,切實采取措施,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加強教學質量,探索新的教學手段

教育質量是高校的生命線,教育規模的擴大又為教育質量的提高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如何提高大學的教育質量成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核心和關鍵。面對擴大規模和提高質量的迫切要求,以及教育資源和經費不足的矛盾,在努力開發資源和增加投資的同時,努力提高辦學效益是特別關注的問題,因此要實施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進教育信息化,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影響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兩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師素質水平和學校的管理水平,學校的硬件設施條件只是第二位的要素。因此我們做如下建議:

1完善師資隊伍建設制度

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包括兩個主要方面,一是新教師的引進;二是在職教師的培養。在引進上應結合學科與專業發展需要,要著眼于學校師資隊伍整體結構的優化。要重視在職教師的繼續教育,通過提供各種進修和培訓機會,促進他們知識的更新和教學技能的提高,從而為教學質量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2通過教學和科研的結合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

鼓勵教師從事相關學科和工程課題的科學研究,使學術視野不斷開闊,開發新的教學實驗,科研成果與教學經驗相結合,可以對課程的某些經典內容加以創新處理,提高學術敏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出活躍的課堂學術氛圍。

3完善課程教學和教學資源管理制度

成立課程審議機構,制定課程審議制度;建立包括專家、教師同行、學生在內的教學評價制度,制定制度確保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反饋。此外合理配置和規劃教學資源,以使教學資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資源短缺與資源浪費并存的現象。從學校總體上來講資源短缺,但同時不同院系間教學資源缺乏共享造成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可以通過增加投入和完善制度來輔助解決。

4積累教學經驗,探索新的教學手段

進入信息時代以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不僅有賴于教學經驗的積累,而且還要合理地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技術的運用應該能夠引導教育者采用更好的教學策略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過程中,要注意技術和課程的整合。但要避免另一個極端,那就是一提到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有人就完全排斥粉筆和黑板。粉筆和黑板照樣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一種手段,我們仍然可以用粉筆和黑板來進行啟發式教學。

高校擴招使得我國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加快了教育大眾化的進程,為教育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我們有理由相信,認清形勢、轉變觀念、切實采取措施,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定能共同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迎接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學習化社會的到來。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