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國物流運輸管理措施的分析與探討
羅力
[摘要]運輸是物質資料或產品在空間較長距離的位移,一切物流過程均離不開運輸,它是物流活動的核心業務。目前我國的物流運輸業仍處在起步發展的階段,還存在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為此如何提高我國物流運輸管理,是當今物流界應該著重研究的課題。本文就針對我國物流運輸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措施,旨在對促進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提高 物流運輸 管理 措施
運輸不僅是物流的重要職能之一,同時運輸貫穿于產品的整個流通過程之中,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分銷這一過程中,各個節點之間物質實體的聯系也是運輸,運輸不僅橫貫了企業的各職能部門,而且越過了企業的邊界將上游和下游的企業聯結起來。然而目前我國物流運輸業仍處在起步發展的階段,還存在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為此如何提高我國物流運輸管理水平,充分發揮我國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和管道各種運輸方式的特性和綜合運輸的優勢,推行合理運輸,對于現代物流的發展和競爭能力的提升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我國物流運輸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物流運輸業也隨之發展。但與國外物流運輸發展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表現如下:
1.我國物流運輸業務空駛率高、積載率低
因我國在物流運輸方面,信息化程度相對較低。導致信息管理分散,各部門采用局部的計算機管理,尚未建立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物流職能部門很難收集各部門信息,不能及時根據銷售計劃、生產計劃調整運輸計劃,并向各地區的物流部門傳送信息,以及企業缺乏高效的車輛裝車的調度和指揮系統,導致運輸車輛的空駛率偏高。根據有關調查資料,我國物流運輸車輛的空駛率達37%;某些專門運送特種貨物的專用車輛,如專門運送商品汽車的汽車物流車輛,其空駛率高達39%。汽車空駛行程完全是消耗性生產過程,車輛的空駛行程越少,車輛的利用效率就越高,運輸成本就越低。因此,在運輸生產過程中,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組織,努力減少車輛空駛行程,提高車輛利用率。
2.我國物流運輸業務貨損貨差率高
企業物流標準化程度低。企業內部以及企業之間所使用的物流設備,特別是包裝容器的單元化、標準化、通用化程度低,導致貨損率與車輛積載率低。根據有關調查結果我國物流貨損率為2.5%左右,是沃爾瑪商品配送損耗率1.1%的2倍左右。由于較高的貨物貨損率,造成極大的企業與社會資源浪費。
3.我國物流運輸配送準時率低
我國物流節點布局不合理。由于大部分物流企業未能較好處理中心倉庫與銷售網點的布局,加大運輸難度,導致物流運輸準時率偏低。由于較低的運輸配送準時率,延長了貨物在途時間,降低企業貨物周轉速度,增加企業庫存,降低企業資金周轉,從而提高了企業物流成本,降低企業與社會資源的利用率。
二、提高我國物流運輸管理的措施
針對以上我國物流運輸業務存在的問題,要提高物流運輸管理水平,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建立高效的運輸管理系統
建立高效快捷的運輸管理系統,不僅可以降低供應方的成本,同時還為其生產提供了理性預期,也使得銷貨方達到“最低庫存甚至零庫存”的狀態,減少庫存積壓。如沃爾瑪快速的供貨系統可保證分店貨架平均每周補貨兩次,使沃爾瑪各分店即使只維持極少存貨也能保持正常銷售,從而大大節省了存貯空間和費用。由于快捷運輸系統的高效運轉,沃爾瑪的銷售成本可以比同行業低2%-3%,奠定了沃爾瑪全年低價策略的堅實基礎。沃爾瑪正是通過信息流對物流、資金流的整合、優化和及時處理,實現了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到制成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都變得高效有序,實現了商業活動的標準化、統一化、專業化,從而達到實現規模效益的目的。 2.實施多式聯運
隨著集裝箱運輸的發展,以多式聯運為基礎的貨物越來越多,這種方式與傳統運輸相比具有以下優勢:其一,能減少中間環節、提高運輸質量。多式聯運以集裝箱為運輸單元,可以實現“門到門”的服務,貨損、貨差事故、貨物滅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全程運輸由專業人員組織,可做到各環節與各運輸工具之間銜接緊湊、中轉及時、停留時間短、貨物的運達速度大大提高,有效提高了運輸質量,保證了貨物安全、及時、準確、快速運抵目的地。其二,實現了統一化、簡單化。由于貨主只需辦理一次委托代理合同,投保一次,其余一切運輸事務均由聯運經營者負責處理,而一旦在運輸過程中所發生的貨物的損害風險皆由聯運經營者負責。第三,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提高利潤。多式聯運經營者一般與業務相關企業都有長期合作協議,可以得到更優惠的運價。再者,通過對運輸路線的合理選擇和運輸方式的合理使用,都可以降低全程運輸成本,提高利潤。
3.開展共同配送
大多數運輸企業由于自身經營能力有限,經營線路選擇上有明確的地域痕跡,往往只選擇一條或幾條經營線路。跨線超出其業務范圍時,則需承運公司單獨運送或假手與別家運輸公司。單獨運送,選擇本不熟悉的路線,成本、風險均難以控制;假手與別家,涉及中途貨物的轉手,二次裝卸搬運,生成不合理勞動,消耗人力、精力,增加成本,削減利潤。隨著運輸設施的不斷發展,運營機制的不斷創新和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廣泛應用,使得遠距離運輸線路節點企業間的橫向聯合成為可能。連通彼此經營線路,實現信息交換;共用硬件設施,統一調配,有效降低設備設施“重置率”。既降低了運輸公司運營成本,又擴展了業務范圍。是企業提高抗風險能力,擴大利潤空間,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的可行之選。
三、結語
我國物流運輸業起步較晚,相對國外發展水平,還明顯落后。然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這對我國物流運輸業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為此我國應加快提高我國物流運輸管理水平,樹立現代化物流運輸管理的觀念,重視物流運輸成本控制管理,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為物流運輸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從而使我國的物流業蒸蒸日上。
[1]陳家旺.信息化改善企業內部物流管理[J].經濟師,2005.
[2]吳海波.物流信息系統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市物資儲運百子灣公司”電子倉庫管理系統的實踐及意義[J].北京物資流通,2006,(04).
[3]張建偉.提高我國物流管理效率的途徑探析[J].商場現代化, 2006, (6).
[4]徐敏.我國物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J].江蘇商論,200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