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當前交通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預防對策
佚名
提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道路事業迅速,對、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 用。但是總體上看,我國的道路交通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嚴峻,城市道路擁堵日益嚴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和人民群眾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突出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機動車駕駛人素質不高;2、群眾交通安全交通法制意識談薄;3、道路交通設施不完善;4、整體交通管理水平不高。針對交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應采取以下預防對策,以減少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1、提高駕駛人素質;2、加強交通法規宣傳和交通安全宣傳;3、完善交通設施;4、提高整體管理水平。 關鍵詞: 行人、駕駛人、車輛、交通設施、道路、交通法規、生命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交通流量迅速增長,道路交通運輸日益繁忙。由于人、車、路、發管發展不協調,交通管理工作在存在的深層次矛盾逐漸顯現出來,交通事故發生頻繁,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損失。據統計,2003年,河南省共發生交通事故12317起,死亡2247人,受傷11767人,直接經濟損失53535019元。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復雜,綜合起來,存在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問題: 一、機動車駕駛人素質不高。駕駛人作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基礎和源頭,其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少。但是近年來隨著駕駛人隊伍的日益壯大,整個隊伍良莠不齊,魚龍混雜,駕駛人文化素質低下,思想素質不過硬,安全觀念不強等問題日益突出。同時,由于駕駛人培訓比較落后的局面還沒有根本好轉,在培訓、考核中,培訓課程、方式、內容、程序、嚴格程度等都在不斷完善和提高的過程中,因此,在現實中,駕駛人技術不高,處理問題能力不強,尤其是在緊急狀態下,如何正確采取果斷措施等都交通安全。 二、群眾交通安全和交通法制意識淡薄。由于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教育面相對較窄,群眾的交通安全知識普及程度較低,相當一部分交通參與者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識,不遵守交通法規,隨意行車走路現象十分普遍。近年來,雖然交通管理部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不斷翻新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形式,但實際效果并不明顯。由于宣傳少,群眾缺乏對交通管理工作的認識,不能正確理解和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甚至認為交通管理部門執法是故意刁難,從而不支持、不配合交通管理工作。另外,受傳統觀念影響,一些交通參與者沒有認識到交通違法行為的嚴重后果,不認為交通違法行為是違法行為,隨意違法行車、走路,甚至逃避、抗拒執法現象時有發生。 三、道路交通設施不完善。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帶來了人流、物流、車流和駕駛人數量的高速增長,交通壓力驟增,致使人、車、路發展不協調,從而影響到交通安全。如:一些道路線形設計不合理,道路間銜接不;一些建筑物距離路口過近,妨礙機動車駕駛人安全行車視線;一些道路未設隔離帶、或隔離帶開口過多,車輛、行人混行現象嚴重;一些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建設不完善,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標線等必要的交通安全設施嚴重不足,不能及時對交通參與者進行警示、誘導。由于道路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使得不同種類、不同車速的交通工具在同一斷面內行駛,增加了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 四、交警隊伍力量薄弱。交通管理部門編制少,警力不足,人員構成復雜,素質較低,經費、裝備、投入等方面都有諸多困難,直接影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水平。警力的嚴重不足,導致日常管理捉襟見肘,顧此失彼,尤其是鄉村道路長期處于失漏管狀態。此外,由于財政困難,不能及時撥付必需的辦公經費,車輛裝備、通訊裝備落后,不能適應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 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劇,城市路網結構不合理,公路質量較低、通行條件差,道路交通工具總體構成不合理,安全性能差,交通參與人違反交通法規行為非常普遍,交通秩序不好,政府管理交通的整體水平不高,專業人員素質差等等。 針對目前交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以消除道路交通事故隱患: 一、提高駕駛人素質。駕駛人的素質提高決不僅僅是駕駛技能的提高,安全知識和法規的及安全意識的養成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首先要做好機動車駕駛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使其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斷提高安全防事故的意識。其次要嚴把駕駛人“進門關”,強化駕駛證考領工作,把好考試、發證關,以確保考試質量。三是要對機動車駕駛人的交通違法行為嚴管重罰,減少交通違法行為和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人的生命權和生存權。此外,還應堅持開展技能培訓、法規學習,切實提高駕駛人熟練駕駛技能,交通管理部門要堅持每月一次的安全例會制度,組織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觀看警示片、通報安全形勢、剖析典型事故,使駕駛人對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從靈魂深處得到高度認識,做到自覺遵守交通法律法規。 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識。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識是當務之急,但僅僅依靠交警一家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依靠整個社會的力量進行共同努力。交警部門可以通過對駕駛員、車輛和道路的管理以及向社會和群眾宣傳來達到預防事故的目的,但是要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識,還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交通安全應當從娃娃抓起,從兒童一入學就要灌輸交通安全意識,開封縣在這方面先走了一步,在中、小學校設置交通安全課,并專門編制有關交通安全方面的教材,筆者認為很好,孩子受到了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轉而會進一步影響其父母、祖父母等親戚朋友,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在提高全民通安全意識方面,新聞媒體要充當主力軍,要多作一些有關交通安全方面的宣傳報道,使大家都知道我們每天都要進行的交通活動,怎樣行進才能保障安全,怎樣才能避免發生交通事故,使交通安全這個主體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交通安全宣傳是一項社會工程,僅靠交警一家唱獨角戲顯得勢單力薄,很難做到面面俱到。為推進交通安全宣傳的社會化進程,全方位開展交通安全宣傳,首先要由政府牽頭,將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納入普法教育的軌道,明確各職能部門在宣教工作中的職責,建立社會化的宣傳教育,形成強大的宣傳教育聲勢。其次要更新宣傳教育形式,寓教于樂,潛移默化地提升群眾的交通道德水平。以往宣傳教育形式的單一很難產生深入的影響,要適應當前以人為本執法為民的行政理念,通過開展文藝演出、征文比賽、攝影比賽等活動,廣泛調動社會參與的積極性。還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辦好宣傳教育欄目,擴大社會影響。三是要牢牢抓住中小學生這一宣傳教育陣地,打牢基礎,“交通安全從娃娃抓起”,要在幼兒教育、學生教育中將交通安全教育納入基礎性的內容,讓孩子們“學走路”,培養具有較高交通道德素質的文明公民,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交通文明素質比較低的現狀。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這需要我們的駕駛員管理部門在駕駛證審驗過程中,要認真負責,全面審核駕駛員的駕駛資格,在正常審驗的同時,要開展對駕駛員的安全宣傳,強化駕駛員的交通安全意識。 搞好交通事故預防工作首先從駕駛員抓起,才能有效地減少和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切實抓好源頭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 考 文 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2、《公安交通管理》 2003.1—200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