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

涂曉玲 鄒慧 郭杰忠

[摘 要]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治保障。黨的十七 大提出,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企業黨組織建設也必須與時俱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 發展觀,優化組織設置,擴大組織覆蓋,創新活動方式,積極探索發揮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體制、機制、途徑、方法, 保證企業改革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發揮企業黨組織推動經濟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

[關鍵詞] 國有企業;黨組織;創新;工作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我們黨的新的戰略追求和奮斗目標,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企業黨建工作也必須與時俱進,積極探索發揮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體制、機制、途徑、方法,保證企業改革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在一定意義上說,搞好國有企業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而且是重大的政治問題。國有企業黨組織是否堅強有力,能否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關鍵是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把企業黨建工作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不斷推進企業的改革和發展。

一、國有企業黨組織的地位與面臨的新要求

1.堅持和完善廠長(經理)負責制,正確認識國有企業黨組織的地位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全面推進農村、企業、城市社區和機關、學校、新社會組織等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優化組織設置,擴大組織覆蓋,創新活動方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動其他各類基層組織建設。”黨的十七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第32條規定:“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中黨的基層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工作。保證監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本企業的貫徹執行;支持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廠長)依法行使職權;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支持職工代表大會開展工作;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加強黨組織的自身建設,領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和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明確規定在企業中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其實質就是要求企業黨組織從對企業的直接干預中擺脫出來,把應屬企業的權力歸還企業,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開展工作,發揮政治核心作用。

2.政企分開,向企業黨組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黨組織的基本任務,就是監督和保證上級黨委政府下達的生產任務的完成。政企分開后,企業從政府部門分離出來,不再是政府機構的附屬物,而是獨立經營的主體,企業完全面向市場,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經營決策。這就要求企業黨組織必須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開展工作,因為只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企業黨組織的生存和發展。所以,企業黨組織必須創造性地開展活動,探索適應企業新特點的工作方法和活動方式。

3.在“產權清晰”之后,企業黨組織的職責出現了新情況

在“產權清晰”的條件下,企業的所有權、法人財產權、經營權被分割成具有不同內涵的權利。而在以前,不管這些權利如何分割,國有企業黨組織的職責都是清楚的:一方面,他應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他應代表和維護廣大職工的利益。改制后建立的公司制企業,財產組織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企業只有國家一個出資者的情況越來越少,出資者情況變得復雜化。投資可能來自國家,也可能來自集體和個人;可能來自國內,也可能來自國外,情況不一。在這種新情況下,企業黨組織與各出資者之間的關系,就不同于以往他與企業職工之間的單一關系,因而不能簡單地宣布自己只能代表某一方面的利益。所以,他的職責有了新情況。

4.主輔業分離之后,企業黨建工作面臨新的任務

企業主輔業分離之后,解決了企業自身辦社會的問題,但是退休、下崗和流動黨員管理出現職責不清的“空檔”,有的離崗黨員另謀職業,原單位不知其去向,到新的單位工作后又沒有及時轉組織關系,致使組織找不到黨員,黨員也不找組織,存在“有黨員無組織”或“有組織找不到上級”的情況。企業黨組織必須密切關注這一情況,及時解決這一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抓好黨員隊伍建設這一基礎工程,拓寬黨組織服務群眾渠道,構建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體系,健全讓黨員經常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

5.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必須與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制企業的特點相適應

隨著改革的深入發展,客觀事物發生了許多重要變化,必須引起我們的注意。比如:企業領導體制的變化,形成了“老三會”和“新三會”共存一體的工作局面(老三會:黨委會、工會、職工代表大會;新三會: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再如:企業人事制度的變革,不能繼續把“黨管干部”等同于由黨的機關來直接任免企業干部,要求從新視角來看待和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給“黨管干部”、“黨管人才”以新的解釋。再如:人們觀念的更新和思想的多元化,使企業黨組織工作處在新的環境之中。這些都客觀地要求企業黨組織必須努力探索和改進其工作方法和活動方式,必須與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制企業的特點相適應。

二、國企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結合點

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實現黨對國有企業領導的重要途徑,是黨對企業黨組織職能的根本定位。黨的十七大通過的黨章對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方式給予了明確規定。但在實踐中對這一問題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認識。比如,有的人認為企業就是經濟組織,沒有必要設立黨的機構,在公司治理結構已經明確股東會、董事會和經理層職責任務的情況下,企業黨組織缺乏發揮作用的空間和途徑;還有的對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信心不足,觀念陳舊,工作方法、途徑缺乏創新,體制機制上很不適應。由此給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其主要表現為黨的工作與生產經營脫節,出現了活動一陣風、工作兩張皮的問題。我們應結合新的實踐和理論的發展,進一步深化對現代企業制度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認識,努力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作用,做到以下幾個結合:

1.堅持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相結合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搞好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要從過去的圍繞中心轉變到融入中心、進入管理上來,核心就是要把服從、服務于企業發展作為企業黨的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和檢驗標準,使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成為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的基本組成部分,成為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基本推動力量。要從體制制度上融入,把企業黨組織的機構設置、職責分工、工作任務納入企業的管理體制、管理制度、工作規范之中。要從工作內容方法上融入,企業黨組織研究、部署、開展工作要與企業生產經營工作實現同部署、同推動、同落實。要從評價考核上融入,企業黨的工作要講效率、講效益,注意借鑒和運用現代企業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使黨的工作真正成為企業發展中的重要環節。 2.堅持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相結合

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歷來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作為國有企業,其中心工作是生產經營,提高經濟效益和追求利潤最大化,這是企業最基本的自然屬性,要實現這一自然屬性,關鍵在人。而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因素,進而創造最佳經濟效益。對于國有企業,除了經濟指標,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通過企業黨委把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企業各項工作中去,從而推動和保證企業的發展戰略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為經濟工作各項指標、任務的完成保駕護航。行政工作是創造經濟效益的,是物質領域的;黨建工作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是思想領域的。行政工作的作用是直接的、明顯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是間接的、潛在的,兩者相互促進,方向相同,目標一致。同時,國有企業是既有經濟屬性,又有政治屬性的經濟組織,在逐步形成和建立起市場運作機制的過程中,現在或將來,每個企業在講經濟效益,追求利益最優、最大化的同時,還擔負著搞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的責任,這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本質特征決定的。

3.堅持黨員素質提高與培育企業骨干相結合

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要增強企業持續發展的活力,就必須重視職工隊伍的素質建設。因此,企業黨組織在做好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經常性工作的同時,要在優化基層領導班子結構上下功夫,通過公開競聘、組織提拔,把有知識、有能力的經營管理人才選配到領導崗位上來,使基層組織建設適應企業更好更快發展的需求。而在具體的結合上,就是要把黨員培養成生產經營能手,把生產經營骨干中的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成黨員,把經營管理者中的優秀黨員推薦為黨務工作者,把優秀黨務工作者推薦進入經營管理層,從而形成黨的組織建設與生產經營管理良性互動的工作格局。

4.把黨建工作理念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

我們應結合時代對企業發展的新要求,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載體。黨建工作是一項管理工作,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層次,他們作為管理的兩個方面,其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對象都面對廣大的職工,目的都是為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培育良好的職業素養,調動職工生產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因此,我們要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要在培育職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族美德上下功夫,在“樹一流人品,做一流產品”上下功夫,在行風建設上下功夫,在形成統一的企業價值觀上下功夫,在增強職工“企業榮我榮,企業興我興”的集體主義精神上下功夫,在廣大職工認同的企業文化上下工夫。

5.把追求黨建工作內在質量和外在表現統一起來

黨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必須為內容服務,黨建工作的效果必須用是否跟上時代節拍、能否推動單位中心、黨員群眾滿意不滿意來衡量。這就要求黨的活動內容和活動載體,由注重發揮黨員體能方面的示范作用、強調無私奉獻等,轉變為強調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圍繞變革生產關系、實現科技進步、提升企業文化、加強現代企業管理等方面;黨的活動方式,也要由單純黨內活動轉變為將黨的活動融入到群眾性的活動之中,把形式上的“大政工”改變成資源共享、分工合作、有機統一的新組織,既體現黨建工作的層次性,又擴大工作的群眾基礎;黨的活動空間,要由傳統的車間班組擴展到創新創效小組、群團協會和各種代表會議,增強黨建工作的滲透性,豐富黨建工作載體,開辟新的工作渠道。

三、創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方法和機制

建章立制,依靠制度的執行來保證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鄧小平同志曾經多次強調,制度建設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也要建立健全一套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制度,使我們黨領導企業的傳統政治優勢結合新的情況和實際,更加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

1.黨政溝通協商制度

建立廠長(經理)定期向黨組織報告工作制度,企業黨政領導在重大問題決策前的溝通制度。要通過發揮董事會、監事會及行政班子中的黨員的作用來體現黨組織的意圖,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要教育和監督參加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中的黨員按照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行使規定的職權。

2.企業黨政干部換崗交流制度

按照“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辦法配備國有企業領導班子,是企業黨組織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條件下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保證。但是,針對當前有些國有企業中層黨組織矮化、虛化、軟化、弱化的情況,可以在企業中層干部選拔和任用過程中,建立機關干部與基層干部交流制度,基層黨組織負責人與基層行政領導交換任職制度,生產骨干和優秀黨員交叉培養制度。

3.“黨群工作一體化”機制

這是對黨組織與群團組織的工作進行融合創新的一種工作模式。其具體做法是:在新經濟組織中,以各級黨組織為核心,以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為依托,以“黨、工、青、婦”一體為載體,以引導、監督、維護為要素,以凝聚人心和促進發展為目的,通過機構上對應設置,人員上交叉任職,工作上統一協調、形成合力,最終實現黨的建設、群團建設和企業發展的共贏。

4.以企業文化建設為龍頭,創新黨建工作

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企業文化是與企業同時存在的一種文化,既包括以提高企業家和管理者水平為目的的經營文化、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也包括以提高員工思想道德水準為目的的精神、教育、娛樂文化,能夠長期推動企業的發展壯大。企業文化和黨建工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又互相聯系、密不可分。從目的看,二者都是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為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發展服務。從內容看,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是培育企業精神,激勵員工奮發向上,使企業與員工組成命運共同體,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在市場競爭中共謀發展;黨建工作的內容是對員工進行馬克思主義、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企業規章制度等教育。因此,企業文化完全可以成為黨建工作的主要載體和重要的實現形式。

[1]李軍波.國有企業的企業家問題及其解決思路[J].江西社會科學,2007,(5).

[2]陳載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的思考[J].傳承, 2007,(7).

[3]王憲魁.加強國有企業黨建 鞏固黨的執政基礎[J]. 黨建研究,2006,(1).

[4]袁杰.根據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新要求創新黨建工作新思路[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8).

[5]周麗霞.中國國有企業經營者選拔機制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05,(12).

[6]劉先春.關于當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J].黨的建設,2006,(10).

[7]章海鷗.對國有企業經營者激勵與約束機制問題的思考[J].江西社會科學,2003,(12).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