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業集團物資供應管理系統研究及應用
佚名
論文導讀::煤業集團的物資供應管理關鍵在于運用好系統管理。物資供應主系統管理的主要目標就是節約時間和成本。物資供應主系統把這些采購請求傳遞給采購管理模塊。供應商管理。 論文關鍵詞:煤業集團,物資,供應主系統,管理 物資供應主系統管理的主要目標就是節約時間和成本。以消耗為基礎的物資資源計劃根據再訂購水平或預測數據可以提出最新的采購建議。物資供應主系統把這些采購請求傳遞給采購管理模塊,將他們轉換成采購訂單。采購員可以使用系統提供的完備功能完成采購業務。可以在采購過程中自動比較價格,自動選擇供應商或自動建立采購訂單。供應商評估功能可以按設定的選擇條件評價供應商。以在采購流程中根據憑證或物資類別選擇下達和批準的程序購憑證的批準可以采用電子簽名方式。可以將采購訂單或預測交貨日程表通過紙張或電子數據(如FAX和EDI)發送給供應商。 一、供應商管理 獲得充分的市場信息才能保證企業在采購過程中以盡量低的成本獲得資源,那么在物資供應工作中,對供應商的關系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在大量的供應商中選擇出優質的供應商,將為一個核心問題。優質的供應商一方面提供質量可靠的產品, 同時可以伴隨企業一同成長,從原來單調的購買、銷售的關系發展成為更具有競爭力的合作伙伴關系。 在系統中提供的供應商管理策略不是通過簡單的錄入一些供應商的名稱,和產品信息來進行管理。而是以主記錄的形式記錄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發生的各種業務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動態的對供應商做出評價。從而在眾多供應商中選擇出優質的、可長期合作的供應商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二、計劃管理 計劃工作的重點在于準確性、時效性,同時在各層次計劃之間能夠建立科學的聯系。 傳統的管理信息系統是將不同的計劃在放在不同的模塊中進行維護,因此不同部門的計劃之間無法建立有效的聯系。然而企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果孤立的去看待某個部門的運行狀況則很難在整個企業層而上去優化業務流程。 而實用的物資供應管理主系統應該有通過兩級計劃上報功能,在企業內部實現一級平衡利庫、二級平衡利庫、三級平衡利庫。在各層次、各部門的計劃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系,從而得以充分利用企業內各層次庫存來保證生產的正常運作和維持一個較低的庫存水平。 由礦區產生對物資的原始需求供應主系統,供應站對其進行物資供應,達到一級平衡利庫。當礦區的需求無法由該礦區供應站滿足時,系統可以提供企業類其它存儲地點的可用庫存情況,從而減少采購次數,同時提高了整個企業內的庫存周轉速度,進而做到二級平衡利庫。當企業內部個存儲地點都無法滿足需求時,系統會自動提供采購建議并發送采購部門,有采購部門通過采購來滿足需求。由于企業內部物資的使用部門多,一級存儲地點分布廣,當管理人員無法獲知準確的庫存分布是,很難達到這三個級別的平衡利庫。 三、采購管理 采購管理模塊的特點在于:簡化操作和降低成本。 一般而言,供應公司其下有多個供應站需要管理,并且每個供應站為多個生產隊提供物資供應,在物資供應的過程中會涉及到上百種物資。對于這么多來自不同生產隊提出的各種各樣的物資需求,如何準確的處理每個需求將成為一個難題。 物資供應主系統應該對物資進行類型定義,通過物資類型可以確定其對應的采購方式,采購組,那么當產生采購計劃時,系統會自動判斷該采購計劃由哪個采購組進行處理。并且,系統中提供對采購計劃拆分的功能,將不同部門發布的采購計劃(由不同的生產隊或供應站發出)中相同物資的采購需求集中發送到某個采購組進行處埋。單從這方面就大幅度就降低了物資采購的工作量。 采購成本通常都會占到生成總成本中相當大的一部分,那么如何降低采購成本呢?關鍵在于對采購資源的選擇。采購資源選擇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考慮供應商的交付準時率,價格,合同等諸多因素。當需要為大量的采購計劃指定供應商時,如果系統只能提供供應商的名稱和相關物資名稱時,通過系統處理和手工處理就沒有什么太大區別。而系統的采購模塊提供的是一整套采購流程的解決方案。在訂單制作過程中,可以利用系統中現有的各種信息,簡化輸入過程。對于注重價格的物資采購,系統根據合同計算價格或供應商報價來建議用戶選擇供應商;對于注重綜合指標物資的采購,系統根據綜合評分結構來建議供應商。 四、倉儲管理 倉儲管理的重點在于如何提高庫存周轉率,降低庫存量,減少搬運成本。 提高庫存周轉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企業內的各存儲地點間能夠有效的進行庫存分配口保證各庫存點的庫存能夠被及時被使用,并且保證生產的連續性。在這里科學的制訂安全庫存數量成為關鍵供應主系統,而安全庫存需要通過連續的監視庫存的變動情況來計算。通過人力顯然無法完成。當某些存儲地點的出現積壓庫存時,在系統中可以及時進行反應,這樣管理人員就可以及時的對該積壓庫存進行調撥、退貨或換貨處理,一面出現因過期而異致更大的損失。 控制庫存數量的關鍵在于,采購部門,物資使用部門之間的工作能夠充分協調。一般情況下,物資使用部門提出采購計劃以后,無法獲知采購的執行情況,對于采購所需要的時間完全控制,。因此要做到協調基本不可能,同時為了保證生產正常進行只有加大安全庫存數量。因此只有通過科學的分析方法和大量的歷史記錄來預計物資的需求量,根據需求來制訂庫存水平。 1.出庫管理 領料過賬使庫存數量和金額減少。所有事件可以定義為計劃內或計劃外領料,因此計劃內和計劃外消耗在消耗統計中分別更新。 如果是給預定發貨,系統會建議預定中給出的領料數量和科目設置。 目前的應用主要涉及到物資超市到各礦供應站的配送出庫;個生產隊從供應站的領料出庫;供應站或物資超市的退返出庫。在輸入出庫單時,可以直接利用配送單上的相關信息或利用領用計劃上的相關信息來簡化出庫單錄入的操作。并且將出庫同其前序活動關聯起來,實時的查詢相關配送單的執行的情況,完成百分比,剩余未發數量等信息。 進入發貨功能時,系統能顯示給定物資的所有倉儲地點。在對物資進行批管理的情況下,可以顯示選擇清單中的所有批(在對某些重要物資管理過程中,可能需要管理其進貨批次,生產批次等信息) 2.驗收管理 當收到物資后,需要對其進行驗收工作,根據采購訂單或發票對收到物資的數量,質量等指標進行檢查,如出現不一致系統會提示相關管理人員做相應的處理。例如,退貨,換貨等。對有些物資在系統中將其定義到某一特定的替換組,如果收到的物資有差異但屬于同一替換組,經過管理人員審批以后可以進行入庫處理,并記錄替換信息。 在對物資的屬性定義過程中,對某些質量有保證的物資,在未經驗收的情況下可以記錄為可用庫存,生產部門可以對其進行領用或預定(在定義該類物資時需要謹慎)。 3.盤點管理 盤點不但記錄各種物資的數量供應主系統,同時也記錄各種物質的價值。為生成資產負債表進行一次庫存盤點,供應公司至少在一個財務年度內系統支持下列盤點方法:周期性盤點、連續盤點、抽樣盤點。 企業倉庫內庫存管理單元越多,對所有庫存的盤點就越復雜,只對某些物資的庫存進行盤點可以減少時間和費用,然后使用這些盤點結果代表所有庫存管理單位。這就是抽樣盤點的原則,可以用于庫存和倉庫管理。 對一于進行價值估算的庫存盤點可以與財務會計連接(差額過賬),對盤點的結果中的差異做差額過賬。 4.分庫管理 由于不同物資具備不同的化學,物理屬性,因此需要對各類物資分配不同的儲位。由系統根據物資的屬性自動的判斷該如何分配儲位。同時不同的物資其流動速度,平均庫存時間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簡單的對倉庫內的存儲空間進行物理劃分顯然無法滿足管理上的需要。 那么只有在系統中建立同物理儲位相對應的邏輯儲位才一能達到高效管理的目的。通過將物理儲位定義成堆放區,快速流通區,高架區等存儲類型,系統會根據物資的體積、重量,流動速度、化學性質等因素來為物資分配合理的儲位。在搬運過程中可以為操作人員提供諸如所需的搬運工具,揀貨區域等信息。 五、結語 綜上所述,煤業集團的物資供應管理關鍵在于運用好系統管理,只有將供應商、計劃、采購以及倉儲各個模塊的管理做好了,整個物資供應系統就能靈活、高效的運轉,更好的為公司整體運營、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