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建設探析
陸 影
摘要:近年來,電子商務行業的蓬勃發展帶來大量的人才需求,全國設置電子商務專業的高職院校也日趨增多,但目前很多高職類院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不合理,培養的電子商務畢業生很難適應社會需求。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研究與實踐十分必要,應對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目標進行合理定位,應加強對電子商務專業設置調整優化,配合國家職業資格考試,強化學生技能培養和實踐性教學,提高電子商務專業師資水平,適應電子商務專業建設需要。
關鍵詞:高職;專業建設;電子商務 隨著“十一五”期間國家大力實施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將著重落實到電子商務的應用上,未來5年電子商務的發展將呈現前所未有的熱潮。電子商務行業的蓬勃發展必然帶來大量的人才需求。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2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國網民總人數達到2.1億人,半年新增4 800萬。網絡購物人數規模達到4 640萬,寬帶網民數1.63億人,手機網民數達到5 040萬人, 當前,我國網民數和寬帶上網人數均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網絡的迅速發展為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人才的緊缺成為很多人關注的問題。據有關專家預計,未來10年,我國電子商務人才缺口會達到200多萬人。 全國設置電子商務專業的高職高專院校已達700多所,但是目前很多高職類院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不合理,培養的電子商務畢業生很難適應社會需求,出現就業難。主要問題是學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與職業崗位要求不相適應,因此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研究與實踐十分必要。 一、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目標的合理定位 為使學校教學與市場需求更為貼近,使學校的專業設置與企業需求動態更為合拍,以變應變,搞活辦學機制,使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培養成為真正符合社會要求、適應電子商務高速發展、具有企業所要求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的高質量人才。通過到相關的商務企業、單位、高職高專院校進行調研,了解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的現狀與國外的差異情況,了解市場對高職高專層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需求狀況,分析畢業生的就業分布,在客觀評價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和趨勢基礎上,在對電子商務崗位群做認真細致考察和分析基礎上,總結近幾年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實踐,對我院電子商務專業現行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做出了重大改革,其核心是將電子商務專業由原來單一籠統的電子商務應用改為按不同培養方向劃分為電子商務專業(商業網站設計維護方向)和電子商務專業(網絡營銷與策劃方向)兩個專業方向培養,大專業小方向使培養目標崗位化。 1.商業網站設計維護方向(技術型電子商務人才)。其特點是精通電子商務技術,掌握電子商務技術的最新進展,同時具備足夠的現代商務知識;能夠根據商務需求搭建電子商務平臺,能夠以最有效的技術手段予以實施和滿足,能夠開展網絡建設、網頁制作、程序開發等工作。 2.網絡營銷與策劃方向(商務型電子商務人才)。其特點是熟悉現代商務活動,充分了解和掌握商務活動的業務流程,同時具備足夠的電子商務技術知識;能夠運用電子商務技術開展商務活動,滿足商務需求的電子商務應用方式;能夠開展客戶關系管理、財務管理、營銷業務管理等。 二、加強電子商務專業設置調整優化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商業運作模式,發展也日新月異,形態、模式紛繁多樣的狀況,為了使高職院校培養的電子商務人才更加符合社會的需求,應不斷加強電子商務專業設置調整優化。在教學大綱、教材建設、教師素質要求、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實驗和實訓環節、考核方式以及實際教學效果、課程教學改革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內涵建設。 1.根據市場就業需求,修訂教學計劃。作為高職院校人才,應始終把強化技能作為培養的核心。圍繞該培養核心,定期修訂教學計劃,邀請專家指導委員會成員和用人單位的專家參與修訂教學計劃。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學時比例,提高實驗室授課課程比例,增加并完善專業選修課。同時,根據新開設的知識課程,設立配套的專項職業能力訓練課程,以符合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的要求,便于學生在取得畢業證的同時也能取得國家電子商務師資格證書。 2.規范專業課程改革操作流程。從教材選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使用、實訓實踐操練等始終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思想指導下,圍繞學生就業進行“實踐導向型”課程開發和改革,根據就業崗位要求規范專業課程改革操作流程。在教材建設上要突出實用性與適用性,要選擇適應高職教育的教材,并根據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選擇更新教材。同時,也應鼓勵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自編教材。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創建“案例”、“模擬”、“仿真”式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變學生被動為學生主動,課程教學的內容更貼近社會的技能需求。重視教學方法改革和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大力發展多媒體網絡教學手段現代化與網絡信息化資源建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推進專業課程現代技術的應用,綜合使用多媒體教學、教學網站、電子教案、視頻點播、BBS、專業教學模擬系統、在線練習、在線考試、多媒體網絡平臺等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提高教學效果。重方法研究。在教學方法上使用講授、案例分析、演示輔導、課堂實操訓練、歸納總結和課后練習等方式,使用啟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形式。針對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高職大專生知識結構的特點,在課堂上注重處理好難點與重點、概念與應用、經典與現代的關系,做到精講多練、邊講邊練、講練結合。以“必需、夠用”為度,經常選擇實用性、趣味性、有典型特色的教學實例,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專業課學習的興趣。 三、師資隊伍建設實施 在教師隊伍建設中除了重視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學員結構外,非常重視雙師結構,有企業背景教師和企業人員兼教比例,鼓勵專職教師參與企業實際營運管理,同時吸納企業優秀人才參與學院課程實踐教學和學生實習指導,保證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提高了高職學生崗位競爭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