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網上創業及實訓的思考
白慧萍
摘要:針對目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實訓教學存在的不足,提出對電子商務專業實施實踐教學的基本思路及具體措施。進而指出通過學生網上創業與教學實訓相結合,解決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難、就業質量不高與電子商務人才緊缺的矛盾。
關鍵詞:電子商務;實訓;網上創業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real tranining teaching of Electric commerce in higher vocational ecucatio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basic thoughts and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of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in the course. We have had discussed in method ofElectric Commerce major students real training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iming at developing student’s ability to build business.
Key words: Electric Commerce Major, Real Training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1世紀,電子商務作為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的新興商務模式正在以爆發式的速度成長起來。據統計,2001年中國電子商務支付市場的規模是9億元,到2005年該數字已增長到160億元,而2007年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了600億元。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使得社會對既掌握信息技術又精通商務管理的復合型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的需求日益增加。許多高職院校根據社會需求和自身發展的需要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并積極地進行了教學研究和改革。但伴隨著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電子商務專業教學中的問題還是逐漸顯現出來,如培養目標不清晰、專業師資缺乏、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等等。其中, 缺乏合理、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已成為嚴重影響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
因此,如何引導學生掌握電子商務領域必要的操作技能,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幫助高職學生盡快適應工作環境等問題, 是高職院校面臨的非常現實的課題。特別是電子商務實訓教學與學生網上創業相結合,將會提高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商務理念,突出專業特點,提高動手能力,提升電子商務學生就業質量和數量,目前是一個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一、電子商務專業實訓現狀
電子商務是一門綜合性的商務學科,無論計算機網絡技術、商務策劃、項目實施都需要大量的動手訓練。目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實踐教學一般分為校內專業實訓室實訓、參加各級電子商務大賽以及校外實訓基地的實訓,其中真正接觸到實際工作過程的校外實訓基地的實訓這個環節存在著一些實施上的難度,如校外實訓基地往往不愿接收大量的實習生,學生對于實訓的任務分配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期望大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往往不能實現。
電子商務專業在校內的實訓通常是通過電子商務模擬平臺進行實訓,該實訓模擬平臺仿照實際業務流程操作,旨在使學生熟悉電子商務的運作過程。然而這一模擬平臺雖然可以幫助學生對電子商務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1.模擬平臺是對實際電子商務業務流程的固定化和簡單化,與實際的電子商務業務有一定的距離。目前,電子商務實訓平臺是對各種模式的電子商務業務的仿真,讓學生按預定好的程序、步驟、方法進行操作,通過實驗,可幫助學生加深對電子商務的理解和電子商務業務流程的掌握,但在實訓中,學生往往是只要被動地按照固定的步驟去操作、完成實驗,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動手”,而沒有開拓性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同時,因為這種軟件往往人為預設簡單的初始條件,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有時以偏概全。學生通過模擬操作以為那就是電子商務了,其實與真正的電子商務運作相差很遠。而且這種操作完全按操作手冊來,難度較小,主要是考學生對書本學習的熟悉程度。
2.模擬平臺注重電子商務業務的實現,卻忽視電子商務的技術背景和宏觀、微觀環境建設,所提供的現成電子商務系統,可通過B2C網站購買或銷售產品,卻不支持建立、宣傳和推廣自己的網站,或使用自己的賬戶接收客戶貨款。模擬平臺擴展性較弱,往往不能按教學實際需要作相應調整。
3.將傳統的商務課程實訓與計算機應用課程實訓進行簡單拼湊, 沒有突出專業特點。電子商務專業一般都開設電子商務概論、電子商務支付清算、網頁設計與制作、網絡技術與應用、數據庫應用、計算機語言等計算機應用類課程, 還有管理學、市場營銷學、國際貿易等商務類課程。單從課程設計上來說,電子商務專業體系橫跨經濟、管理、營銷、技術四大領域。但是, 實際上電子商務專業的相關課程在開設實訓項目時與非電子商務類專業的大同小異, 專業定位不明顯,并沒能反映出電子商務專業的特點。基本出現了“要專業沒專業”,技術方面沒有權威,商務管理方面也沒有其它專業強,充其量培養出來的是通才,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專才或復合型人才,嚴重影響了就業質量。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電子商務交易特別是網上創業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而無處不在的Inter網是否能給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開辟一個新的實訓基地呢?
二、校園電子商務創業與實訓
近年來,很多高校都在大學城中新建校區,這些大學城往往離主城區較遠,商業配套跟不上,大學城里數萬學生的生活需要成了難題,但這正也給學生開展電子商務創業帶來了機遇。
1.消費群體穩定。校園消費者主要是學生,他們有較統一的消費方式和消費興趣,素質較高,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2.良好的創業環境。由于校園管理嚴格,在創業時受外界不良干撓小;網絡環境良好,電腦普級率高;支付體系和信用體系安全可靠;物流配送準確、及時、方便等。
以上兩點為校園電子商務網上創業提供了有利條件,高職學校在學生進校之初,就應積極進行電子商務宣傳教育,以改變傳統觀念,營造一個有效的氛圍,提倡在校學生主要在學校中開展創業,與學校教學實訓相結合,從心理上引導學生、鼓勵學生自己創業,克服畏懼心理,并通過校園網上創業,增強必要的管理經驗、市場運作策劃能力、正確面對失敗的心態。在創業過程中,培養學生冷靜的頭腦, 扎實的技能。成熟的思想加上必要的素質和技能,才是學生融入社會的基礎條件。
由于電子商務網上創業與實訓可同時進行,學校可以利用這一契機,從規范者、協作者的角度支持學生進行電子商務創業,安排專業教師指導,利用校園網資源,開發和建立以校園為主導、輻射外部的電子商務網站,這個網站的宣傳、日常維護及運營統統由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完成。
在這個過程中,首先,學生既鞏固了專業知識又可以在校園里接觸到真實的工作環境及工作過程,積累了工作經驗,為畢業后的就業或創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提高了網站建設、開發與維護能力,并增強了經營管理能力。學生在對該電子商務網站的實際運行管理中,去真正地感受電子商務、去推廣電子商務、進行網絡營銷,在切身經歷了采購、營銷、物流、支付、售后服務等商務活動后,解決了書本知識和實際操作的銜接問題。
最后,學生網上開店使其在技能、思維方式、動手能力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際經驗。
三、校園電子商務模式簡述
校園電子商務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出現了新的模式,根據現階段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校園的特點,可以將校園電子商務劃分為:B2C模式、C2C模式和C2B2C模式三種。
1.B2C模式
B2C(Business to Customer)電子商務是以Internet為主要手段,由商家或企業通過網站向消費者提供商品和服務的一種商務模式。這種電子商務模式是校園電子商務中主要交易模式。
2.C2C模式
C2C(Consumer to Consumer)模式,是消費者個人對消費者個人的電子商務模式。這種模式的本質是網上拍賣,它的主要特點是,它是一種平民之間的自由貿易。通過網上完成交易,從而便利了個人之間商品的流通(特別是二手商品)。這種交易模式在校園里很受歡迎,特別表現在畢業生離校前夕,可以把不愿帶走的學習、生活用品通過這種C2C模式與學弟學妹們進行交易。
3.C2B2C模式
C2B2C(Consumer to Business to Consumer)模式是一種典型的中介型電子商務模式,是指由一群有共同消費需求的顧客,通過互聯網互相交流想法和感受而形成各種“主題式消費者群體”并反饋給商家。商家再根據這些群體的消費需求,銷售他們滿意的產品。
根據以上3種主要校園電子商務模式,學校組織學生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自身需要的發展模式,提供一定的資金和場地,進行網上創業,并與實訓相結合,以實訓為主,全面提升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電子商務專業實訓現狀和校園網上創業分析表明,學生網上創業與教學實訓相結合,一是讓學生積累了豐富的實際經驗,能夠學以致用,適應市場發展需要。二是將校園電子商務的運營與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專業課程設置結合起來,使教學與市場、行業“接軌”,及時反饋市場需求,使教學呈動態執行的狀況,進而解決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難、就業質量不高與電子商務人才緊缺的問題。
[1]張鎖通:高職高專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問題研究[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8(3).
[2]陶玉瓊: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現狀與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07,(1).
[3]李楓林徐靜劉滔:大學生網上開店對電子商務專業實踐的啟示,電子商務,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