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語言藝術
未知
人們贊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面對的不是鋼筋水泥,建造的是不高樓大廈,人類的工程師面對是嬌嫩的心靈。人類靈魂工程師手中的工具不是圓規、尺子,不是圖紙、電腦,教師的主要工作手段是語言和知識。教師必須錘煉自己的語言技巧,提高語言的感召力、說服力、沖擊力、鼓動力。語言在教師的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師的嘴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產生知識的溪流"。對于教師來說,語言既是工具,又是藝術。我們的祖輩曾把教師"吃語言飯"形象地說成是"舌耕",頗有道理。教育家夸美紐斯認為,老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如果說課堂是一輛前進的火車車頭,那么班主任舌尖便是點火器。人們經常說教師與學生的"一桶水與一碗水"的比喻,其實,教師只有一桶水是不夠的。因為,如果班主任教師有了一桶水,而沒有把一桶水倒出來的技巧也是不行的。倒得太慢學生不解渴,倒得太快,會把學生淋成落湯雞。有人認為"只要有學問便可當老師",是大錯特錯了。因為教學方法與學術水平既有聯系,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我們常常發現有這樣的教師,學術水平并不低,教案也寫得很好,但講課效果并不佳,教育學生效果也不好,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語言表達功夫還欠火候,還需要在語言上下功夫。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視教師的語言素養。我國《學記》中就有這方面的專門論述,指出教師要善于運用精簡扼要的講述與適當的比喻,使學生易于理解,樂于接受。我們知道,教育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師生雙方共同進行積極思維活動的過程。教師將自己內在的知識、思想,外化為語言(包括動作、表情)作用于學生,使他們不僅領會,并能受到深刻的感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那么教師必須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言之有物,就是教師教育教學最忌空洞無物,華而不實,廢話連篇。"言之有理,持之有據"是對教師語言的起碼要求,"欲語唯真,非真不語",是說語言應該表達的是真情實感,沒有真情實感就不要開口講話。也許這個要求太高了一點,但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言之有物,是說教師講話應精心設計,而不是東拉西扯,語無倫次,令人生厭。言之有情,是說教師講話要力求生動有趣,飽含真情。教師的語言要清晰流暢,而不要吐字含混不清,音量也應力求適中,速度也應快慢適度。高超的語言藝術的獲得決非一日之功,需要經過長期的磨煉。俗話說:"兩年胳膊三年腿,十年觀磨一張嘴",道出了"舌耕"的艱辛。班主任工作絕大部分是靠語言來實現的。 因此,班主任提高自己的語言藝術是提高工作藝術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教師的語言藝術是教師以完美的語言為手段去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人才的技能技巧,它除了人類語言藝術的共性外,還具有教師語言藝術的特殊性。語言有兩種形式: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教師的職業特點和肩負的偉大使命決定了教師語言運用必須講究科學性、藝術性。教師語言運用違背客觀規范,勢必會產生不良后果。教師語言既要運用標準的語言,正確理解語義,又要有豐富的詞匯,準確掌握語法;既要準確、鮮明、生動簡練地運用口頭語言,又要準確、鮮明、生動、簡練地運用書面語言;既要掌握外部言語,也要掌握內部言語;不僅如此,而且還要善于運用輔助性的交際工具--體態語(這一內容單列一章闡述)。
教師語言范圍的廣泛性和內容的豐富性決定教師必須進行語言修養,教師的語言修養不是單純的技巧,而是一個綜合功夫。語言是表達感情的。一個人說話的方式、音調、語氣、音色、高低、節奏的不同,表達的感情是不同的。俗話說:言為心聲,只要是語言的自然表達,總是表現主體的一定思想感情的。語言學家們研究,語言有正、副之分,正副語言都能表達情感。所謂正語言是指"話"的不同說法,不同的講話方式,如同事之間稱呼不同,表達的感情也不同。比如叫某某同志,或叫某某處長,或叫小某某、老某某……明顯表達了稱呼人對被稱呼人的不同的關系與感情。有一個故事說丹麥女王維多利亞一天深夜回房,敲門,她丈夫在房里問:"誰?"女王說:"我是女王。"房里無動靜,門也不開。女王又敲門,她丈夫又問:"誰?"女王說:" 維多利亞。"里面仍無動靜,也不開門。女王第三次敲門,她丈夫又問:"誰?"這次女王說:"你的妻子。"這時房門大開,丈夫拉著女王的手一同進了房。女王三次敲門,三次自報身分,表達三種不同的情感。"我是女王"表現了一種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氣勢,丈夫當然接受不了。第二次說"我是維多利來",表現一般的關系,毫無情感,她丈夫也無法接受。第三次,表達了夫妻之間的情感,因此她丈夫欣然開門迎接她進房。這個例子說明,說話人的表達方式對受話人的能否接受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一定要對此給予重視。
副語言是指話話時的語氣、語調和表示肯定、否定等情感的聲音以及語助詞等的運用。副語言在人交往中能夠制造、強化、改變氣氛,從而起到加強情感表達的作用。比如說:"你真能干"這句話,運用正常的語氣來說,表達的是一種贊賞的意思,可是如果在說話時強調"真"字的發音,把"真"字拉長聲音,便帶有了一種諷刺的意味。班主任應在副語言的運用上多加注意。一般來說,教師批評學生盡量正話正說,不要讓自己的話帶有諷刺的味兒,因為,諷剌最容易傷學生的自尊心。
(一)加強和提高自身語言藝術的幾點基礎準備
1、班主任加強和提高教自身的思想理論水平,是加強的和提高語言修養的重要基礎。教師語言是教師思想、道德、學識和修養的綜合反映。語言的第一要素是語言本身所含的意思,換句話說,首先是說什么,其次是怎樣說。提高班主任教師的思想理論水平解決的是這個"說什么"的問題。每天班主任教師都要給學生講許多話,每一話都是班主任思想的反應。講得對不對,對一問題認識水平高不高,都取決于班主任教師的思想理論水平。
當今世界經濟飛速發展,政治變化無究。班主任在世界上每發生一件重大事件的時候,都必須在學生面前談出自己的觀點,(對于高年級的班主任尤其如此)。每一次觀點的闡述都是對班主任理論認識水平的一次檢驗。比如,亞洲金融危機、歐元啟動、中國大中企業改造等等問題,班主任能不能談出一些觀點,觀點正確不正確都影響著你的教育效果。所以,班主任在提高自己語言藝術水平的時候,必須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論水平。
2、加強和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文化修養,是加強和提高教師語言修養的重要內容。 唐朝大文學家韓愈一句教師"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主宰了中國教育理論一千多年。今天看來,這一立論有些過時,但沒有完全過時。因為教師傳道、授業的任務并沒有完全卸去,班主任肩頭依然擔負著傳授人類知識的重擔。我們不能設想一個滿嘴常識錯誤的班主任會受到學生的歡迎,一位常常被學生問倒的班主任能夠得到學生的愛戴。班主任教師專業知識水平和文化修養決定著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精通本專業知識,并具有深厚文化修養的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必須穩定和高大。現代班主任必須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加強自身修養。
當今世界正在變小,世界各國文化交往頻繁,科技日新月異,師范生學校畢業之時,可以說學過的許多知識已經不再新鮮(或者說學的時候已經不新鮮),以自己的陳舊的知識儲備來面對思想活躍、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學生是非常困難的。班主任必須注意自己的知識儲備的更新和擴充。加強和提高自我專業知識水平和文化修養是班主任提高自我語言修養的重要內容。
3、不斷地豐富詞匯,豐富表達不同思想感情的語言方式,認真研究語法規則,是加強提高教師語言修養的重要方法。
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選擇語言表達方式,反映著教師能力水平。請看一個例子:學生遲到,低著頭默默地站在教室門口。老師:看看表都幾點了,還來上學干嘛,還不如在家養著呢! 學生:老師,公共汽車半路壞了,我是跑著來上學的。老師:公共汽車壞了,別人坐的車怎么不壞,單單你坐的壞?我看你還是跑著回家吧! 再看同樣的事情,不同的處理。老師看到學生氣喘吁吁地走進教室,問:看滿頭大汗,出了什么事? 學生:半路上公共汽車壞了,沒辦法,我是跑來了。 老師:為了學習,為了班級榮譽,你能跑著來上學,這種精神非常好。希望你在各方面都像這樣嚴格要求自己。
同樣一件學生遲到的事,不同的處理方法,會得到不同的教育效果。第一位老師,站在學生的對立立場,對學生諷刺挖苦,學生當然不會服氣,嘴上不說,心里已經和老師對立起來。第二位老師,有一顆愛護學生的心,能體會學生的難處,站在學生的立場,說出的話讓學生感到溫暖。小小的一件事,表現了不同的教育觀念,不同的教育藝術。從這件事的處理來看,教育藝術首先是觀念的表現,其次是教師對偶發事件的反映能力,再次是在短時間里確定有利于學生進步的教育方式,表現了一個人民教育的愛心、責任心和教育藝術。
由于時代的進步,語言在詞匯、表達方式方面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班主任教師必須注意豐富自己的語匯和語言表達方式,以豐富班主任與學生溝通的方式。
(二)教師語言藝術的基本特征
1、科學性
科學性是教師語言藝術的基本特征。這一特征是由教師工作性質決定的。教師工作包括課堂講授學科知識、課外組織班級活動、處理學生行為思想問題、家訪與學生監護人談話等內容。無論哪一項活動都離不開科學文化知識,因而,教師語言的內容與其它行業相比,必定是專業性、學術性較強的語言。教師在課堂上授課不必說,每一個概念,每一個定理、每一次批評或表揚,其語言的運用必須是科學的,容不得半點含糊,更容不得謬誤。
2、針對性
針對性是教師語言藝術的第二個特征。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而學生是千差萬別的。教師在運用語言技能技巧時,應因地因時因事而易,決不能千篇一律、單調重復。教師語言的針對性是指教師在講話時針對不同對象,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選擇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教師語言的針對性有如下內容:
(1)針對不同性別的學生,選擇不同的語言方式。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常常發現這樣一種現象:當你用同樣的話語、同樣的語氣批評男學生和女學生的時候,男生可能感到不痛不癢,毫不在乎;而女生卻感到受不了,心里委屈,甚至哭鼻子。這種現象并不奇怪。因為,男女生的心理承受力是不同的。一般說,男生性格粗獷,說話直率,心理承受力較強;女生性格溫和,說話委婉,對外界事物的刺激較敏感,心理承受力弱。所以教師在言談話語中稍不注意,女學生就撅起嘴,而教師還不知道為什么。因此教師對男生與女生談話應該采用不的語言方式。
(2)針對不同時間、地點,選擇不同的語言方式。 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經常要與學進行個別談話,因此,談話的時間、地點、場合,對談話的效果影響是很大的。如果時間地點場合選擇不好,有時談話效果適得其反。一般來說,能不在課上當著全班學生批評的,就不要在課上批評。下課后,找一個僻靜的地方推心置腹地談。能避開其他教師的批評,就不要當著許多教師批評。可以到操場一角、花園一椅幽靜之所談,效果會更好。
(3)針對不同性質的事件,選擇不同的語方方式。
教師的工作內容是多方面的,上學科課時,宜語言嚴謹、簡練,要注意邏輯的性,要注意語言的啟發性。班會課,要注意的感召力,鼓動性。課下,與學生談天,要注意語言的親切,學生犯了錯誤,性質嚴重的,教師與之談話時,要有震懾力;學生所犯錯誤屬無意或無關大局,教師點到而已,留有余地,讓學生思考,自己改正。針對性是教師語言的一個顯著特征。許多班主任老師語言缺乏藝術性,常常是因為不注意語言的針對性造成的。
3、激勵性
激勵性是班主任語言的第三個特征。教師語言,尤其是班主任語言,必須具有非常強的感召力,最佳效果是,號召時,要讓學生聽了之后,精神振奮,干勁倍增;抒情時,要讓學生聽了,如沐春風,心曠神怡;點撥時,要讓學生低頭沉思。教師語言的感召力是教師語言追求的一個較高的境界,需要長時間的修養、演練、學習的過程。有的老師認為自己天生不善于講話,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每個人的講話先天素質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老師天性活潑,講話時充滿感情,具有較好的先天條件,有的老師天性靦腆,性格內向,講話音低量小,在講話方面先天素質較弱。但是,這不是決定講話有沒有激勵效果的條件。講話聲音大,并不見得有激勵性,講話聲音小,并不見得沒有鼓動效果。關于教師講話的,激勵性,有一個最低標準,那就是在教育教育過程中在用詞方面多用激勵性的語言,如"很好"、"真棒"、"有進步"、"能行"、"再努力一把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等等,少用消極性的語言,如"你真笨"、"真沒用"、"你算完了,就這個樣子了"等語言。有時看起來是一句話,但有時會像一根毒刺一樣深深扎在學生的心上,會把學生一生的勇氣泄光的。
綜上所述,科學性、針對性和激勵性是教師語言的三個突出特征。這三個特征是與教師的職業特點相聯系而存在的,也就是說,這三個特征必須以教師語言的教育性為基礎,也就是說,教師講話必須是為學生負責任的,對學生的發展有利的。
(三)、教師語言藝術的基本構成
教師語言藝術是建立思想修養和知識智力綜合發展的基礎上的,因而它是基礎是多層次的、多方面的。有人認為,教師有一張能說會道 的巧嘴就夠了,這顯然是片面的。教師運用語言的藝術性,不是天生的,更不是僅僅憑伶牙利齒、靈感造成的,而是在長期教育、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學習、演練習得的。更何況說話本身不僅是一個人的語言能力的表現,更是文化素質、道德修養以及其他方面修養的綜合體現。因此,作為教師,要想純熟地掌握教師的 語言藝術,必須具備堅實的思想、道德、法治、心理學、邏輯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1、教師語言藝術的思想基礎
教師的語言藝術,要求教師必須具備高度的思想修養,這是由"語言是思想的重要直接現實"的性質和教育目標、教師的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恩格斯說:"語言和意識一樣,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需要才產生的。"有人說,語言是人心靈的鏡子,反映一個人的內心精神面貌,這話說得不無道理。語言是表達思想感情的工具和形式,這個工具所操作的對象是人的思想,一個人一張嘴往往泄露了他內心的思想活動,直接反映著一個的思想修養的程度,現在我們所強調的"語言美",并不是單純的語言問題,而是包含著正確的思想和社會風尚,反映著一個人的思想修養的高低。一個人的思想修養就成了語言藝術的重要基礎。一位教師如果具備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他的語言藝術就能更完美,就能更充分地發揮作用。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他所從事的事業和職業特點要求他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用完美的語言去啟迪學生的心靈,用光輝的思想去引導學生做人。人們常說,有什么樣思想的教師就培養什么樣的學生。這話雖說有一些武斷,但也不能說毫無道理。教師的思想總會通過教師的教育行為影響,尤其是語言,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
教師的思想是語言藝術的基礎,教師必須加強自己的思想修養。那么,今天面對21世紀的中國教師應具有什么樣的思想基礎呢?我們認為,現代班主任必須認真學習鄧小平思想,學習黨和國家法律法規,關心國家的經濟建設,關心國際大事,關心社會文化領域的動態,不斷加強學習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具體說就是:
(1)熱愛祖國
這是一個被人經常說起但不見每個人都有深刻理解的話題。班主任老師應該首先是一名愛國主義者,因為熱愛祖國是人類品格里最寶貴的。對祖國的愛體現了一個人的高尚的品格。班主任應該用自己對祖國的熱愛感情感染學生,把每一位學生培養成為一個愛國主義者。一個民族只有當她的兒女對她懷有深厚的感情,為了她的繁榮昌盛而奮發努力的時候,她才能不斷地發展、進步,這種感情應該從孩提時代就開始培養。孩子是一張白紙,應該在學校教育中打上濃重的愛國主義底色,他們自己將來才能畫出最好的圖畫。
(2)熱愛學生
熱愛學生是班主任教師的修養,更是教師這一職業所要求的最基本的感情傾向。熱愛學生這一特點是優秀教師的第一共性。有人說熱愛不熱愛學生是個人感情問題,這種觀點只部分有道理。因為感情是個人問題,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對于教師來說,尤其對于班主任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并非簡單的個人感情問題,應該說,它是個人的同時又是公開的,它屬于個人,同時又屬于班主任所教的學生,因為學生有權力要求教師的愛。熱愛學生是教師這一職業所要求從事這一職業的人應該有的感情。有人說,愛不是憑空的,它因對象不同而不同。這種人企圖用這種觀點來說明對學生不那么愛是有道理的。當然,我們不能強迫每一位班主任把同樣"份量"同樣"質量"熱愛給每一位,我們只是提倡班主任教師熱愛學生,要求班主任熱愛學生,而不是強迫,因為感情這東西是強迫不得的。但是作為一位班主任應該認識到,熱愛學生是一種感情,同時又是一種職業要求。它是可以通過教育實踐培養的。
(3)科學的世界觀
班主任工作是培養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的崇高事業,這一事業關系到民族的命運、國家的前途、四化大業的成敗的大事。時代對班主任的要求是崇高的,民族對班主任的期望是殷切的。所以,班主任要做好本職工作,首要的是認真學習政治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以崇高的理想境界和高尚的情操來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當你的人生觀、世界觀達到一個高度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語言變得有力和優美,語言的藝術性會更強。
(4)廣博的學識
班主任工作是教師工作中最為艱巨的工作,它要求班主任的東西太多,因為班主任工作涉及的領域太多。除了班主任所教學科以外,班主任教師還必須掌握心理學、社會學、文學、藝術等領域的基本知識。因為班主任教師不僅要教一門文化課,還要處理學生的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這些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面十分博雜,所以班主任教師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養,多方涉獵知識,自覺地隨時隨地充實自己。當你有一個廣博的知識儲備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工作更得心應手,更加游刃有余,更加卓有成效。如果我們考查一下全國優秀的班主任,沒有一位不是具有廣博知識的"雜家",有的不僅僅是知識的雜家,而且在許多領域達到了較高的造旨。例如說魏書生,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不僅具有很高的邏輯性,而且具有很強的文學色彩,因此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量。達到這樣的教育境界,實際上靠得是廣泛的學習的結果。
語言能力分為理解與表達兩個方面。就表達方面來說,又可分為文字表達和口頭表達兩個方面。教師如欲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口頭的和文字的)應該首先提高自己的語言的理解力,因為只有深刻準確理解別人的語言,才能學習別人語言,只有不斷學習別人的語言,才能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在運用漢語讀書看報、談天交流,一輩子都在說在讀,但是人與人之間的語言能力卻相差很大。有的成為語大師,有的免強表情達意而已,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每個人對語言的理解(或說對語言的感受)差異造成的。人對語言的理解力的差異是人在語言交流過程中的目的差異造成的。一般人在語言交流過程中對語言的表達方法、詞語的選擇等不怎么注意,只注意交談時的意思,意思明白了,交流就達到目的了。但是對于班主任教師來說,這遠遠不夠。班主任教師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語言表達方式"的敏感者,無論是讀書看報,還是看電視聽廣播,不僅僅要注意獲取"意思",而且還要學習"語言方式",要通過學習別人運用語言中的特點,進而進一步理解語言的含義。這種習慣是一個養成過程,正像我們在教育中對學生進行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一樣,班主任教師應培養自己的這種隨時隨地學習他人語言表達方式的習慣。
文字表達與口頭表達是緊密聯系的,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演說是用口的寫作,寫作是用筆的演說。"但就寫文章和說話這兩件事比較,在某種意義上說,說話比寫文章更不容易。因為,一是說話應時即發,沒有認真從容潤色的時間,更沒有反復修改的可能,二是說話不但要照顧所說的內容、對象,同時還要照顧說話的聲音、語調、語氣和姿態。所以,把說話稱為一種藝術,一點也不過分。每個教師能否具有運用語言的技能技巧,既很容易又很困難。說它很容易,因為每個人從一出生就生活在一定語言環境之中,生活、學習和工作,時時處處都要運用語言。說它困難,因為語言是一種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體系,人們借助語言所表達的思想也是復雜多樣的,所以,要把語言掌握得十分熟練,不經過長期地不懈和艱苦磨練是達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