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廣電默許電信插手 部門合作助推數字電視

楊云高

當廣電不余遺力推動數字電視而又發現事倍功半后,它自身悄悄做了微妙調整——不再把電信運營商當作競爭對手,而是向后者有限度開放,借力推動這個產業。與此相應的一個政策就是,廣電總局鼓勵各地電視臺大膽嘗試,采取各種方法推動數字電視產業。

在這種嘗試中,與電信運營商合作的現象層出不窮。雙模機頂盒便是其中一例。

雙模機頂盒

8月25日,數字電視解決方案提供商天柏公司董事長呂品在北京“第13屆設備展覽”上拋出了“雙模機頂盒”概念。據稱,天柏雙模機頂盒已賣出1萬個。

雙模機頂盒,指的是基于現有數字電視機頂盒的硬件結構基礎上,加載基于IP協議的應用層軟件,通過在同一機頂盒集成相關以太網接口的方式,采用同一顆處理芯片完成對數字電視信號以及IP內容的信息處理,利用同一遙控器實現對不同業務在同一平臺上的融合。簡而言之,就是一機兩網:IP網和數字電視網。

據了解,這種機頂盒既可以連接電腦,也可以連接電視,既可以連接電話線、ADSL,也可以連接有線電視線纜,而成本增加很小。呂品認為,數字電視的根本問題是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出路就是向電信學習,與電信合作。“電信的設備在前端上與廣電幾乎是一樣的,所以合作在技術上沒有障礙,雙模機頂盒就實現了廣電與電信的融合。”現在的機頂盒不能進行互動,雙模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實現互動后就可以開展短信、游戲、購物、互動廣告等增值服務,數字電視的運營模式也找到了。

“香港搞電話短信,技術上很憋腳,還發展了20萬戶,如果讓數字電視來做短信,圖文并茂又好看。再看電視購物,2003年韓國的電視購物超過15億美元,臺灣東森的電視購物是200億新臺幣,你看增值服務有多大潛力?”呂品算了一筆“如意”賬:一個機頂盒500元,由天柏貸款批量采購機頂盒免費送給用戶,再由天柏做增值服務,產生的收入與電視臺分成,每月天柏公司向每個用戶收10元,如果6年還完貸款,天柏給銀行的回報率可在7%左右,這對銀行來說也很安全。“增值服務產生收入后,全盤都活了。”

呂品的“一家之言”,只是眾多數字電視模式中的一個。而關于商業模式的探索,也反映了數字電視產業的困境。

廣電的困境

以行政手段強制性停掉模擬信號、改為數字信號傳輸,在2003年10月試點出了“青島模式”,2004年7月試點出了“佛山經驗”。

此前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指出,數字化,必須將模擬系統轉換為數字系統,實現整體轉換的途徑是大力推廣普及數字機頂盒,進行整體平移。

整體平移的思路是在2002年12月全國數字電視會議上提出的,這次會議還制定了數字電視分三步走的計劃。國家“十五”計劃也要求,2005年停止上星節目的模擬傳送,有線數字電視接收用戶超過3000萬,2010年全面實現數字廣播電視,2015年停止模擬廣播電視的播出。

目前,我國廣播電視采編制作、播送和傳輸已基本實現數字化,只有終端用戶接收沒有實現數字化,模擬電視保有量為3.4億臺。小小機頂盒的普及率成了衡量數字化進程的指標。

經過兩年的發展,國內機頂盒廠商有200多家,但數字機頂盒用戶數剛邁過20萬戶大關,襯托出數字電視的尷尬。

而且,機頂盒還呈現各地電視臺“諸侯割據”的龐雜局面。因為各地數字電視接收條件不一,各地自行招標的機頂盒也不能相互兼容,制造企業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成本難以下降。信產部對此開出的藥方是“機卡分離”。

但“機卡分離”仍不能解決機頂盒大規模進入家庭,因為用戶、運營商、機頂盒制造商都沒有積極性。用戶看慣了免費的模擬電視,運營商不愿一次采購支付巨額現金而傾向分期付款,制造商更不愿接受利潤微薄而且分期付款的局面。

上海有線網絡一人士透露,他們計劃送出1萬臺機頂盒,結果有600戶愿意使用,試用一段時間后問用戶要不要留下機頂盒,一大半都退了,只有150多戶愿意付費,比例少得可憐。

于是各城市出現“2萬戶瓶頸”現象,數字電視似乎受困于小小機頂盒。但困境遠不止于此,廣電無處不感受到電信的擠壓。

事實上,廣電與電信的競爭并未就此停止,很多地方電信偷偷開展IP視頻點播,利用ADSL或社區五類線播放視頻節目。IP電視對廣電的數字電視大有取而代之的威脅。

“電信能干什么,廣電的骨干網也能開展什么。”廣電總局副總工程師杜百川稱,廣電的干線網絡本質上是通信網絡,在網絡上只傳輸電視節目是不可能贏利的,必須進入通信和互聯網市場,經營通信網絡所能經營的所有業務。

軟銀中國區總經理黃晶生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數字電視的躁動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商業化考驗不夠,這與當年的互聯網熱、電子商務熱根本不同。

在這種情況下,廣電自身悄悄進行了微妙轉變。

容許電信插手

這種轉變就是引入競爭,默許電信運營商的介入。當很多地方電信偷偷開展IP視頻點播,利用ADSL或社區五類線播放視頻節目時,廣電總局并沒有施以嚴手打擊。

有專家分析,中國有線電視網絡只是割據,缺少競爭,并非不兼容,而在廣州,省網與市網不重疊地競爭,反而有利于數字電視的發展。

中央數字電視傳媒總監董震認為,數字電視產業的開放式競爭,使社會資本更多涌入,將推動產業發展。

廣電總局最近的一個動作就是,向上海電視臺、中廣影視傳輸網絡公司等4家機構發放全國性廣播電視有線數字付費頻道牌照,央視壟斷有望被打破。

“廣電還應向電信學習、靠攏,把IP產業成功的業績模式引入數字電視領域。”天柏董事長呂品認為。香港、臺灣60%的收入來自成人片,但國內不可行,“所以更應強調數字電視的信息化而非娛樂化功能,更應強調多媒體而非單一收費電視功能。”

在8月24日第13屆北京廣播電影電視設備展覽會上,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表示,推行數字電視的難點就是機頂盒如何普及的問題,“英國等國的數字電視的普及很大程度與成人節目和博彩節目有關,但這種方式不符合中國國情。如果采用贈送機頂盒的方式,誰來為機頂盒買單?”

“天柏愿意買單,但要同意我來做增值服務。”呂品說,天柏正與兩家地方電視臺談合作,由國內租賃公司投資買機頂盒,天柏搞增值服務,廣電維護好網絡,大家來分成。

事實上,廣電與電信運營商已大面積合作,推出數字化的網絡電視。一般的操作方法是,廣電成立自己的網絡公司,提供數字電視內容,租用電信或網通的IP網絡傳輸數字信號。

而電信運營商在廣電部門的許可下,也開展網上視頻點播,電信推出了互聯星空,網通推出了天天在線。

不過網通集團市場經營部副經理楊曉春澄清說,互聯網不會替代廣電網,反而是為廣電增加了運營平臺,“在接入方式上,廣電與電信運營商存在競爭,但在數字電視產業上沒有競爭。”

據了解,上海將開張東方網絡電視公司,上海文廣將同時向廣電的有線網絡公司和上海電信公司提供節目內容。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