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通過《漫畫中醫》探索中醫暢銷書出版模式
曾星
中醫是中華民族在與疾病長期斗爭的過程中積累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非典和流感病毒肆虐之時,中醫以它獨特的療效,發揮了決定性作用。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外非專業人士都在自學中醫,但中醫的語詞生澀難解,如何以一種獨特表現形式來詮釋中醫,并使中醫圖書成為大眾易讀易懂、廣為接納的科普讀本,成為我們選題策劃的目標。本文以《漫畫中醫》成功策劃為例來探索中醫暢銷書的出版模式。
一、醫學專業人士與繪畫專業人士碰撞出來的選題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李惠森提出要深入廣泛開展中華傳統養生文化的科普宣傳。以中醫為核心的養生在中國已有數千年歷史,近年來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熱捧。在“養生熱”中,相繼被“綠豆治百病”、“鈣片萬能”、“每天一個地瓜保證不得癌癥”、“生吃泥鰍能去火”等荒誕無稽的鬧劇欺騙后,百姓仍舊渴望獲得相關知識。如果我們能將中醫的理論精粹深入地挖掘、廣泛地傳播和普及,讓百姓人人都懂些正確的中醫知識,那么也可能就不會出現偽專家的那些鬧劇了。很巧的是,在一次座談中,人民軍醫出版社邀請了北京中醫藥學會中藥資源與鑒定委員會秘書長李京生和中醫愛好者—中國戲曲學院戲劇美術教研室主任韓渤教授參加,他們鄭重地提出:中醫理論古樸深奧,語詞難解,在傳達中難免出現歧義,普及中醫的關鍵在于,如何將中醫生澀的語匯用通俗的詞句表述出來,如何將那些容易意會卻難以言傳的東西表達出來。所以他們建議可以嘗試用漫畫表現的方式向廣大中醫愛好者普及祖國的傳統醫學。在他們的啟發下,《漫畫中醫》選題意向開始初步形成。但具體由誰來負責選題策劃呢?
二、按照項目制模式調整機構
經過反復論證,出版社認為《漫畫中醫》必須是叢書,才能發揮一定的規模影響力、具備醞釀成暢銷書的條件。因此,決定從美編中心和科普中心調配專業人員組成漫畫圖書中心。美編于春華對漫畫和中醫有雙重愛好,且能較好地把握兩者的平衡,因此決定由他牽頭負責《漫畫中醫》項目。出版社迅速給中心配備了策劃編輯2人(漫畫設計和文字編輯各1人)、市場營銷1人、技術保障1人的4人團隊,并給予一定的資金保障。選題、人員、資金一到位便立刻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全面實施:一是出版物內容與形式設計,二是對出版物面世時的市場預測,三是選題實施方案設計。
三、邀請百家講壇的作者
2010年1月,漫畫圖書中心取得北京中醫藥大學診斷學博士羅大倫的《漫畫中醫》系列叢書圖書出版合作項目。羅老師在國內中醫普及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影響力,為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大國醫”主講嘉賓、北京電視臺收視率最高欄目《養生堂》原主編、山東衛視《養生》和旅游衛視《國學堂》主講嘉賓、新浪網數百萬粉絲博主。羅老師是深受讀者和觀眾喜愛、尊敬的中醫推廣專家,項目組商定好由他主筆,從基礎篇開始做。由于自學中醫的讀者群體文化背景、認知特點、職業特征等各異,對知識信息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因而項目組明確設定目標:一是在內容上,立足于嚴謹科學的中醫理論,準確嚴密,不浮夸,不藻飾,突出重點,簡要醒目;二是在體裁設計上,采用漫畫表現手法來表述中醫內涵時,不僅要生動形象、降低閱讀難度,而且要給人帶來閱讀享受,讓讀者在輕松有趣的閱讀中領略中醫魅力。
四、創新的漫畫形式
于春華帶領中心4名編輯爭分奪秒地商討細節、確定內容、精心繪制。3月份漫畫稿成型,6月份以漫畫為雛形而制作成的動畫片也相繼出爐。3–10月通過小范圍試讀,確認漫畫表現形式的效果非常好。為此,暫停了需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動畫片制作,集中精力在漫畫書稿上做足工夫。
2011年3月,《漫畫中醫(基礎篇)》書稿成型。它打破了以往中醫書的形式束縛,用漫畫解讀中醫的傳世精粹,展示中醫的深刻內涵;其次,它拋開了晦澀難懂的語言,用生動靈活且妙趣橫生的圖畫串聯起淺顯通俗的文字,使以往人們眼中難懂、難學、難用的中醫,一下子簡單起來,流暢起來,讓傷腦筋的閱讀變成了頭腦的快樂健康操。著名媒體人梁冬先生在《漫畫中醫》系列圖書序言中說:看過《漫畫中醫》, “你一定會為中醫國粹的精湛神奇而感慨,一定會為古人的聰慧睿智而動容,為燦爛的中華文明而心生一份自豪之情”,從而“生發出對中醫的研究之心、探索之意”,甚至“能由此積極宣傳推廣中醫,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它、學習它,發掘它”。 五、試讀必不可少
通過小范圍試讀,效果非常好。圖書推出之前,就得到多家知名網絡媒體和雜志報紙的認可和支持,廣泛征集讀者反饋意見。2011年1–2月《漫畫中醫(基礎篇)》又在天涯社區和三峽大學生論壇等網站的中醫養生等欄目進行試讀征集,廣大讀者予以熱情洋溢的支持,不少讀者回貼,希望能夠盡快閱讀到全書內容,并索要購書聯系信息。
為使《漫畫中醫(基礎篇)》能更貼近讀者閱讀需求,通過收集、整理和分析各類媒體編輯和廣大讀者的反饋建議,將最初設計的從動畫人物嘴里吐出的小氣泡里面展示文字,改為每個頁面都增加與漫畫相吻合的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文字注解,讓讀者感受到在閱讀一本有趣的漫畫讀本的同時,也汲取了祖國傳統的中醫知識,從而形成了可讀性較強、國內第一本用漫畫表現形式來解讀中醫的科普讀物。
六、大動作營銷
中國有句俗語“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信息飛速傳播的時代,我們遇到的“酒好也怕巷子深”的事例也不少。因此,通過宣傳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尤為重要。
出版社首先利用2011北京圖書訂貨會等相關展銷會、訂貨會的機會,建立多個展示平臺開展前期宣傳,并同時在網絡上展開了全面的宣傳,先后與騰訊網、新華網、人民網、中國文明網等網絡媒體建立了合作關系,開辟專區連載《漫畫中醫》番外號四格漫畫來展示精彩章節,吸引眾多網友的關注和評論,為圖書出版后的熱銷醞釀良好的輿論環境;其次,在《家庭醫學》和《自我藥療》等大眾關注度比較高的雜志上也進行連載宣傳,吸引讀者“悅讀”興趣,進一步加強宣傳影響力度;第三,拓寬地方紙媒宣傳,如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43家國內知名媒體作陸續報道。此外,出版社還開拓了一種新的宣傳途徑:限量印制“試讀本”樣書,贈予名人、相關機構團體。其中一批樣書被參加人大和政協“兩會”的許多代表收藏,并收到了一些很好的反饋意見和建議,大大地提升了《漫畫中醫》的知名度,達到了未售先熱的效果。
2011年3月,人民軍醫出版社與羅大倫博士合作的、歷時兩年時間精心打造的《漫畫中醫(基礎篇)》正式出版發行,一時多種宣傳方式和營銷手段齊頭并進,除在各大網站和報紙雜志繼續進行跟蹤宣傳外,又安排作者羅大倫博士在卓越亞馬遜等知名網站錄制了“名人訪談”節目,大大促進了圖書的網絡銷售。4月10日,在北京圖書大廈成功舉辦了首發暨作者簽售儀式,北京交通廣播電臺主播園園和北京電視臺主持人李然現場助力,《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北京晚報》、《北京晨報》、新華網、人民網、新浪網、鳳凰網等15家媒體記者也親臨現場即時報導。
七、緊跟社會形勢才能使暢銷成為長銷
2011年3月底,媒體報道:為推廣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北京將在小學校推廣由官方編寫的有關中醫藥文化知識的普及讀本。目前北京市正計劃在一些區縣的小學進行教學試點工作。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北京市計劃將中醫藥文化進一步宣傳和推廣,旨在保護和傳承中醫藥文化,其中,從娃娃抓起,推廣中醫藥知識勢在必行。
鑒于此,出版社積極主動配合國家相關管理部門推廣宣傳中醫藥文化知識,期望《漫畫中醫》系列叢書使廣大中小學生同時受益,深化祖國傳統文化瑰寶的傳承。圖書一上市便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一周內便登上同類書熱賣榜首,首印10?000冊不到半月便銷售一空。配合新書發布會新聞,以首都和國內主要媒體為主的新聞、要聞和書評引領和輻射全國多家地方媒體,再度掀起輿論高潮。作者表示,他還將陸續在北京電視臺、山東衛視、遼寧衛視、旅游衛視等電視媒體宣傳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