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漫畫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研究
王茹
漫畫多以諷刺、夸張的手筆來反映和揭示某些社會現象,它不僅具有發人深省的內涵,而且具有生動、有趣、形象鮮明的外在特點,因而能較快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主動動腦思維的積極性。因此,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若能抓住這一契機,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運用漫畫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的前提
1.教會學生分析漫畫的方法。授予學生“魚”固然重要,但授予學生“漁”更為重要。教會學生分析漫畫的方法,可以使學生更加主動地、有意識地去鍛煉自己的發散性思維。在教學過程中,分析漫畫時首先要細觀畫面,分析畫題,弄清畫面表意;其次要透視直觀,挖掘寓意,即要在弄清畫面表意的基礎上,挖掘其隱喻的本質含義;第三,要聯想教材知識,以寓意為核心,發散思維,全面分析;第四,歸納總結,抓住中心。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分析漫畫,以達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目的。
2.精選富有深刻內涵的漫畫。漫畫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現實性,一般都蘊藏了深邃的道理。但在思想政治課中運用它來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其道理必須覆蓋課文知識點。首先,覆蓋要有一定的廣度。漫畫的道理覆蓋的課文知識要涉及政治、經濟、哲學等方面或某一方面的多個知識點;其次,覆蓋要有一定的深度。如果漫畫道理太簡單,學生不費吹灰之力,三言兩語就能說清問題,就達不到發散性思維訓練的目的。但是,漫畫也不能太深,否則就會使學生感到“老虎吃天沒處下爪”,極有可能挫傷學生動腦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因此用來訓練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漫畫,其覆蓋課文知識點必須體現廣度和深度的統一。
二、運用漫畫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的方法
1.主體換位訓練去觀察、思考、分析問題。在漫畫中,主體一般有多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但有的主體較容易為學生注意,有的會為學生所忽視,因此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就要注意引導和啟發學生從不同的主體出發去觀察和分析漫畫。
2.角度轉換訓練。角度轉換就是要求學生注重運用思想政治課中的經濟、政治、哲學等不同方面的知識,多方位分析問題,而不是局限于單一學科的單一思維形式。它可以從某個主體出發,進行角度轉換。
3.條件變換訓練。
條件變換訓練就是培養學生突破思維定勢的影響,在另一種條件下,來正確認識該事物的方法,而不是“想當然”地去思考問題。 如在高二教材上冊第104頁中的漫畫里,學生一般都認為籃板中間的那個籃圈就是重點、主要矛盾,在訓練中,老師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改變這種思維定勢的影響,使他們的思維盡可能地向各種可能的方向變換。經過老師的啟發,有的學生聯想到了在投籃游戲中,它可以規定投進中間的那個籃圈不算數,只有投進兩邊籃圈的才算數;還有的學生聯想到了在商品經濟大潮中,投資者的資金投向哪個方面才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也不一定是中間的那個籃圈。因此,究竟哪個是重點、中心,就要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能隨大流、相當然。所以,條件的變換將會有利于學生思維的變通,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三、運用漫畫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的關節點
運用漫畫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的關節點在于引導和啟發。發散性思維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就要使學生具備思維的流暢性。所謂流暢性,就是指思路暢通,新思想、新觀點不斷涌現,思維活躍。但有些學生在思考某一問題時,往往會受方方面面多種因素的制約,使得他們的思維狹隘或思路閉塞,這時,老師恰當及時的引導和啟發,就有利于學生打通關節點,使學生的思維能毫無阻礙地從一個領域跳到另一個領域、或其他更多的領域中去,這樣就可能出現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新觀點、新思想。在上述訓練方法中,老師引導和啟發學生從不同的主體、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條件出發,顯然出現了一些新觀點、新思想。因此,在關節點善于引導和啟發學生,有利于培養更多的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
四、運用漫畫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綜合復習政治高考內容。在政治高考復習中,精選寓意深刻的漫畫,引導和啟發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它既能較快地掌握高考知識點,又達到了鍛煉學生思維,培養他們創新能力的目的。因此,運用漫畫來進行高考綜合復習,無疑是一種好的方法。
2.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以漫畫為材料的作文的分析能力,提高寫作水平。高考作文越來越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考查,以漫畫為材料的作文,就更需要學生有較高的綜合分析和辯證思維能力。
總之,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視學生的集中性思維的培養,在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的同時,要注意與學生的集中性思維訓練相結合,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