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外園林藝術及中國現代園林的發展方向
史青
[摘要]:中國古典園林積淀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燦爛文化,以其形式和內涵形成了特有的藝術風格,在世界園林中獨樹一幟。西方園林的造園藝術以“完整、和諧、鮮明”為主要特征,以對稱、均衡和秩序等簡單的幾何關系為造園手法。中國現代園林建筑要提煉中國古典園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園林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潛在的、有意義、有價值的設計要素,使現代文明和傳統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一種全新的現代園林設計理念。
[關鍵詞]:中國古典園林; 西方古典園林; 中國現代園林 中國古典園林在世界園林發展史上獨樹一幟,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造園藝術的奇觀。中國古典園林是人類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的境界獨到、風范高雅的工藝造物,以其沉靜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學風范,成為世界造園藝術寶庫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中國的造園藝術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的自然審美旨趣,它深浸著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蘊,是中國五千年燦爛文化造就的藝術珍品,代表著中華民族內在的精神品格。 西方園林藝術顯現出“人工化”的痕跡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效法自然的藝術特征迥然不同。造園藝術以“完整、和諧、鮮明”為主要特征,力求體現出嚴謹、理性,一絲不茍地按照純粹的幾何結構和數學關系發展,以對稱、均衡和秩序等簡單的幾何關系為造園手法。 因此,中國現代景觀園林要取得進步和發展,既不能片面照搬中西方古典園林的內容和手法,又不能忽視中國本土自然景觀資源和地域文化的特征,必須通過對傳統園林深入研究,提煉中國園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園林文化的精髓,拋棄傳統園林的歷史局限,把握傳統觀念的現實意義,使其融入現代生活的環境需求和設計理念。 一、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特色 中國古典園林歷史悠久,造園藝術源遠流長。園林效法自然,鑿池開山,栽種花木,用人工仿造自然山水風景,常以假山、漏窗為屏障分割視線,有移步換景之妙,成為“雖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式山水風光。 1. 園林的空間布局 中國古典園林造園的主旨是表現自然美,追求意的優雅和境的深邃。她將大自然中的各種美景再現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維的園址上突出三維的空間效果,通過借景、對景、分景、隔景等種種手法來組織空間,造成園林中曲折多變、小中見大、虛實相間的藝術景觀效果,表現出具有中國傳統特點的空間組織手法和空間的曲折變化,讓山水風光、自然氣息滲透入園林建筑,使人們在建筑環境中能盡情領略大自然的天趣。園中園式的空間布局原則上將園林整體分隔成許多不同形狀、不同尺度和不同個性的空間,將形成空間的各要素糅合在一起,分別表現自然、山水、人文景觀等,使人們看到了空間局部的交錯,以有限的面積,創造無限空間,形成豐富得似乎沒有盡頭的景觀,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假自然之景,創造真山水之趣。 2. 園林的景觀配置 中國古典園林是自然山水式園林,園中多以自然山水為主體。這些自然山水雖通過疊山理水、植物配置等人工模擬而成,卻濃縮了自然界美好的山水風光,在園林中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效果,體現著自然天成之美、自然天成之理和自然天成之趣。 中國古典園林多以山水取勝,配以適當的植物,其山石采自太湖流域的太湖石。山體自然,神似真山,一些山石還具有“透、漏、瘦、皺”等特點。園林中花木的品種繁多,具有季節性、地方性、藝術性和民族性的特色,如拙政園的紫藤,留園的銀杏,網師園的檜柏等有著數百年樹齡的古木,尤為珍貴。園林通過亭、臺、樓、榭、軒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和花草樹木的映襯,體現出近景遠景的層次。 3. 園林的建筑群體 中國古代園林除了有自然的趣味,還有密集的建筑。為了使園林成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園林中必須建造各種相應的建筑,如廳、堂、軒、館、樓、閣、榭、舫、亭、廊等。園林中的建筑不但不能壓倒或破壞主體,而且應該突出山水的自然,力求達到自然與建筑的有機融合。在使山、石、水、植物和建筑之間協調融合時,應順其自然、追求大趣,使人與自然十分和諧地溶入建筑環境之中,讓人們雖然身處有限的人造環境中,卻能夠感受到一種天然環境的無限情趣。 4. 淳厚豐富的園林文化 人們常常用山水詩、山水畫寄情山水,表達追求超脫與自然協調共生的思想和意境。中國古典園林中大量的楹聯、匾額、雕刻、碑石、文學、書畫、音樂等不僅表達著中國古代哲學理念、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還承載著淳厚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信息,是綜合性地歷史文化藝術寶庫,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底蘊。 二、西方園林的藝術特色 西方園林藝術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效法自然迥然不同,它完全排斥自然,追求嚴謹的理性,一絲不茍地按照純粹的幾何結構和數學關系發展。西方造園藝術把強迫自然接受勻稱的法則作為基本信條,提出“完整、和諧、鮮明”三要素。 1. 園林的布局構造 西方園林的建筑物體積巨大,矗立于園林的中軸線起點之上。整座園林以建筑物為基準,使其成為整座園林的主軸。將寬闊的林蔭道、花壇、河渠、水池、噴泉、雕塑等分別布置于園林的主軸線旁的幾條副軸上,并在園林中開辟筆直的道路,將水池、噴泉、雕塑及小建筑物等點狀分布在道路的縱橫交叉點上。布局嚴謹,構圖強調秩序美,通過對稱、均衡和秩序來表現簡單的數和幾何關系,體現嚴格的幾何圖案。 2. 園林的景觀配置 西方園林講求人工化,整座園林全都統一在單幅構圖里,樹木、水池、臺階、植物、道路等的形狀、大小、位置和關系都推敲得很精致,連道路節點上的噴泉、水池和被它們切斷的道路段落的長短寬窄都講究很好的比例。植物絕不允許自然生長出其各自的形狀,完全被一絲不茍地剪裁成錐體、球體、圓柱體等幾何形狀。,水池、草坪、花圃。水池、草坪和花圃追求對稱性和整一性,也被嚴格地規劃成矩形、圓形、方形、橢圓形、菱形等幾何形狀以達到自然的和諧。西方園林造園之美就在于其所有要素之間比例協調,總體構圖明晰和勻稱。 三、中國現代園林的發展 時代在變遷,社會在發展,時代的變化推動著中國現代園林建筑的發展,這是園林發展的客觀趨勢,更是時代的要求。在中國建造園林不能簡單的模仿、抄襲,或是將各景點的精美元素拼湊、組裝在一起。這種一成不變、生搬硬套的造園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當代人的需要,新條件下的創作應該既適應時代的需要,又具有典型的傳統風貌。 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現代園林設計的靈感之源,其造園的思想精髓是現代園林設計的理論基礎。中國園林設計師應對中國傳統園林積極地進行探索研究,吸取她的造園精髓,保留其“人與自然的和諧”、“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思想,同時挖掘古典園林的現實意義,將其造園手法、造園要素、空間布局形式以及文化特征等應用到更廣闊的領域,繼承和發揚極富現代意義的理念和手法。設計出的現代園林作品應富有地域性景觀文化特征,使中國園林文化得到延續和發展。 中國現代園林的發展,既不能生搬硬套中國古典的園林形式,也不能完全依賴于西方園林的造園模式,而是應該深入研究中國古典園林和西方園林杰作中所蘊含的典型特征,遵從中國古典園林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鑒西方的表現形式,取西方園林之長,補中國園林之短,從而將中國文化思想與西方現代觀念完美融合,并把握好中西方古典園林設計的精髓。 中國現代園林設計只有以嚴謹的態度進行改革、創新,才能建設出具有感染力和創造力的現代園林。我們在現代園林建設中既要繼承傳統,又要有所創新;既要考慮民族文化的文脈,又要考慮時代的發展,在現有的條件下,結合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努力創造出具有現代特色而又不失中國古典園林的“魂”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