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欣賞中提高藝術修養
石 征
[摘要] 藝術修養是一個人素質的重要體現,它會對一個人的情操、品格、氣質以及審美眼光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如何提高藝術修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它需要在藝術欣賞中逐漸培養和提高。 [關鍵詞]欣賞藝術修養審美能力 藝術欣賞、藝術創造和藝術批評都是人們進行藝術實踐的活動。通過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可以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培養藝術精神,了解相關的藝術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水平。 一、審美能力的提高 藝術欣賞不同于科學認識,“它是一種審美活動,是在審美需要驅動下、審美意識調控下,調動審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種心理功能,對藝術作品進行觀照、體驗和悟解活動,遵循的也是一種情感邏輯,是更突出情感和理解。”審美能力是藝術修養的組成因素之一,通過藝術欣賞來提高審美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體會作品中的藝術美,二是通過欣賞藝術作品,通感藝術家的審美情趣。 審美能力的提高和藝術作品格調的高低有很大的聯系。審美情趣在于對藝術欣賞的格調,高雅的藝術作品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而低俗的作品則會給人帶來不良的影響。因此在欣賞時,除了要多聽多看多比較之外,還需注意質量,也就是要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歌德認為,鑒賞力不是靠欣賞中等作品,而是要靠欣賞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如果整天沉浸在普通的流行歌曲中,欣賞水平是很難提高的,更談不上藝術修養的提高了。在藝術作品中包含的客觀因素,已不同于自然形態的生活原型,它集中了生活形象中的精粹,愈是優秀的作品其藝術形象的審美特征愈鮮明。因此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有助于審美能力的快速提高。例如影片《音樂之聲》中有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值得欣賞,如《雪絨花》、《哆來咪》和《孤獨的牧羊人》等。作曲家理查德羅杰斯善于在復雜的節奏中尋求一種驚人的和諧,旋律自然、流暢而簡潔,但簡潔中又顯示出高度的技巧,讓凡是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無不沉浸在優美動聽的樂曲之中。 藝術欣賞是對藝術作品的觀照和體驗,藝術作品是藝術家由對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和感受而形成的審美意識及審美情感的物化形態。藝術作品中飽含著藝術家的審美理想和思想感情。在欣賞時,就會感受到藝術家獨特的審美情趣。但是如何感受呢?這就涉及到藝術欣賞中的共鳴問題。所謂共鳴,本來是物理學上的一個名詞,兩種振動的頻率相同的物體,其中一種振動,也會帶著靠近它的另外一種振動起來。這種現象就是共鳴。藝術欣賞的共鳴是指欣賞者在欣賞藝術作品時受到感染而激發出的情感變化。創作者和鑒賞者的思想感情借助于藝術作品相共鳴,創作者的心底最深處的一種震動,一直傳達到鑒賞者的心底最深處。欣賞者通過藝術作品與創作者建立心靈溝通,通感創作者的思想情緒,從而觸動欣賞者的情緒、思想、精神、情調。讀者得通過了作品,而體驗作者心里的內容,喚起讀者“心中的琴弦”的反響,即讀者對于作品發生情緒、思想、精神、情調的活動,而體驗作者的審美情趣。比如中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的代表作《紅高梁》便是采用純紅色作為全片主色調,大片大片的紅色在畫面閃耀流淌,給觀眾以強烈的視覺刺激和心靈震撼,體現了色彩的造型美和抒情寫意功能。 二、培養藝術精神 藝術精神是藝術修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指某種藝術理想、氣質、態度、追求等人文精神。從藝術作品對于人生的影響來看,它影響于人生的力很大,欣賞高尚的藝術作品能把人心潛移默化,養成健全的人格。愈是優秀的藝術作品,它的藝術描寫愈生動愈深刻,藝術形象愈鮮明愈典型,愈能引起人們的欣賞興趣。 時代在不斷地變遷,但人本身所具有的對“美”的,對“真”的追求卻并沒有改變。藝術是真實的,藝術的發展貫穿整個人類的發展史,那些真正反映人性本身問題的作品,那些直擊人類心靈的作品,是“歷史性的作品”,是偉大的作品。欣賞這些作品,會凈化我們的心靈,培養崇高的理想。例如影片《辛德勒的名單》中有這樣一段情節黑白的影片中突然出現了一抹鮮紅色,那是一位長得非常可愛、穿著紅裙子的小女孩。街上有法西斯在抓猶太人,那個小女孩快步走進臨街的一所房子,然后便躲了起來。好多猶太人都被抓了起來,沒見到其中有那抹紅顏色。之后影片又回歸黑白世界,直到影片放映法西斯清理猶太人的尸體那一鏡頭時,突然在卸下的死尸堆里,又出現了那一抹紅色,那令人驚詫、令人扼腕的紅色。很快地,那抹紅色被黑白色湮沒了。目睹這一切的辛德勒也同樣經歷著劇烈的心理變革。這個過程是情節中至關重要的轉接。影片最終揭示了一個主題——人類的良知在任何惡劣的境況中都不會完全地泯滅。該片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它的思想的嚴肅性和非凡的藝術表現力都達到了幾乎令人難以超越的深度。任何一個有血有肉、熱愛生命、熱愛人生的人都不會對這樣的藝術作品無動于衷的,這就是優秀的藝術作品、偉大的藝術作品。在其它的藝術門類中也有這樣的不朽之作,例如羅伯特·懷斯的經典影片《音樂之聲》、羅丹的傳世名作《思想者》及曹雪芹的文學巨著《紅樓夢》等等,還有很多前人留下的瑰寶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欣賞。欣賞這些優秀的藝術作品,能夠凈化心靈,培養人們對崇高理想的追求。 三、積累藝術知識 藝術知識是藝術修養的基本構成因素之一。欣賞藝術作品可以增長欣賞知識,如關于共鳴、什么是真正的鑒賞等等還能豐富藝術史、藝術流派和藝術風格等相關知識,如巴赫的《三部創意曲》,該曲運用了復調手法,富有巴羅克藝術的風格,其特點是文藝復興盛期的嚴肅、含蓄、平衡。通過欣賞這部作品,能對前期古典樂派的藝術風格有所了解。 總之,通過欣賞藝術作品和創作者產生心理共鳴,來體驗其人生觀,社會觀,自然觀或宗教觀等等,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從而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