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歌曲語音的探討
王東成
摘要:由于漢語的特征和我們的語言習慣,導至我們在演唱意大利歌曲會在元音,輔音,重音,省音與斷等方面出現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使歌唱語言的準確性降低,文中針對這些問題進行闡明。
關鍵詞:意大利語;語言;準確性;基本規則;歌曲 一、元音 第一,意大利語發音時,發聲器官肌肉緊張度較大,尤其在唇部的力度與唇形變化很明顯,因此中國人用講漢習慣發意大利語時會出現發聲器客肌肉不夠緊張,發出來的音,往往松垮,靠后字不清晰,意大利語中有5個純元音a、i、u、e、o發音時口腔的內張力和開口度都比漢語拼音相對應的元音要強大些,形成的元音的位置在前面。 第二,開音和閉音的準確性,意大利元音i、é、è、a、ò、ó、u依次發音過程唇形的變化分別是扁→圓開→圓收的這樣一個順序a、e、i、o、u五個音都開音和閉口音的用法,標記為“è”開口音記號“é”為閉口音記號。元音o、e的開、閉口音一般不用書寫標出,要記住兩元音相應開、閉讀法的規則;除了元音e、o有開、閉口音之外,其它元音上也用,如ciò(這),sì(是),giù(已經),重音落在最后音節的元音,以上總是開口音,重讀的元音a上總是開口音符;重讀元音o,e,有時是開口音符,有時是閉口音符。 第三,意大利語二合元音包括兩個元音,其中一是元音,另一個是半元音i或u。它們構成一個音節,從而區別于幾個元音并列在一起的元音群,半元音在前面的二合元音,稱為上升二合元音,重音落在后面的元音上,如piano(鋼琴),duetto(二重唱).重音分別落在a和e上,半元音在后面的二合元音,稱為下降的二合元音,如poi(然后),aula(教室)的重音分別落在o和a上,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歌唱中遇到二合元音時要掌握的規律,要延長元音而非半元音。有些人受漢語拼音的影響,容易把ei這樣的二合元音誤讀為漢語的ai(哎)音,這是不對的,在意文單詞中盡管兩個元音聯在一起,在讀或唱時卻要清楚地分開,絕對不能帶著發漢語拼音的習慣,想當然地派生出新的讀音來,意大利語中還有三個元音合在一起三合元音,或四合元音,但讀法或唱法跟二合元音一樣,每個元音都要很清楚地讀唱出來,至于哪個元音為重音,或要發的長一些,這要每個單詞具體應對。 二、輔音 第一,清輔音送氣的問題。意大利語輔音字母有b、c、d、f、g、h、l、m、n、p、q、r、s、t、v、z16個,按發音時聲帶開閉的狀態不同和聲帶振動與否,輔音可分清輔音9個j、p、t、f、c(e,i)、q、s、z、sc(i、e),濁輔音13個b、a、v、g(gh)、g(ei)、l、m、n、r、s、z、gn、gl(i),輔中有四對相對應的清、濁音,C-g、P-b、f-v、t-b,中國人學唱意大利語歌曲時,清輔音p、t、c和含有清輔音的字母組合sca、sco、scu這一類型字母發音時板容易出錯,把ca發成(卡),pa發成(怕),ta發成(它),sca發成(嘶卡),sco發成(嘶考),scu發成(嘶酷),究其原因為三個,一是受漢語拼音的習慣和英文發音的規則影響;二是聽一些歐美歌唱家唱片的影響,一些歐美歌唱家的唱片中意大利歌曲受其母語的影響,把如《caromioben》〈我親愛的〉中,caro的ca也發成(卡),我們學習者要辯證地看待這一問題,作為歌唱家出現這一問題,可能是一種特征被保留了下來,作為初學者就是語音的錯誤;三是沒有徹底搞清楚這類清輔音發音的特征,造成對發音的不確定,必須記住的是意大利文中的清輔音的特征,氣流送出聲帶不振動。 第二,雙輔音與單輔音的區分。在意大利文單詞中兩個相同的輔音連在一起,叫雙輔音。我們首先在劃分上易出問題,如wccello(鳥),pioggia(雨),雙輔音在劃分時前后一分為二,形成兩個音節,兩詞的劃分應為wc-cel-lo和piog-gia而不是u-cce-llo和pio-ggia,這是把雙輔音一分為二的劃分規則。其二是讀法上不容易分清雙輔音與單輔音的讀法,常把雙輔音讀成單輔音,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這就念成了一個新的單詞,混淆詞意,如fatto(事情)的tt讀成單輔音t時,單詞fato就是命運的意思,另如carro(車輛)-caro(親愛的),motto(格言)—moto(摩托)等等。因此,要掌握雙輔音的發音方法,雙輔音較單輔音來講,發聲部位與單輔音完全一樣,但比單輔音強度大,延續時間長一些。 第三,關于顫音“r”。顫音“r”是意大利文中很有特色的輔音,不會發就不能很到位地唱好意大利文作品,發音方法:舌尖上卷,抵住上齒齦,振動聲帶,氣流不斷沖擊舌尖使之顫動。如果舌頭平伸不動,就會又發出顫音,顫音的掌握除此而外需別無它法,須多加練習,每個人接收程度不一樣,有人須幾天就可以掌握,有人則要數月,可以先借助輔音t,把舌尖放在輔音振動的位置上做tra、tre、tri、tro、tru的練習,逐漸為ttttra,最后過渡到不加輔音而能自如發出ra、re、ri、ro、ru的音,初學打顫音有一定困難,要堅持不斷地用氣流沖擊舌尖,使舌尖不間斷地與上齒齦接觸和脫離,先不吐氣,隨后舌頭放松,輕觸上齒齦,再不斷增加氣流沖擊的強度,使舌尖自然顫動起來。另外顫音r后面不能夾雜任何的元音和半元音,如不能把erba(草)讀成eriba。另外就是在歌唱中顫音濫打的問題,有些歌者掌握打顫音的技巧后,凡是在歌唱有“r”時,都要顯示一下,這是大可不必的,我們要唱好一首歌,首先要分析歌詞的內容和歌曲的曲調(具體準備工作見下文),若是在平緩的曲調中的r音則舌尖滾動一下即可,若是表達強烈或激昂的感情,則可以延長r音,如在《osolemio》〈啊,我的太陽〉中開始抒情句子chebellacosanajutnata,esolen,ariaserene…中的r則滾動一下即可,沒有必要夸張地延長,但在結束句高音處的sta,fronteate中的r有必要延長一下,總之顫音r上要做到具體歌曲具體分析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