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音樂療法對社區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影響
曹萍
【摘 要】 目的 探討音樂療法對高血壓病患者血壓的影響效果。方法 將40 例高血壓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 例。兩組患者基礎治療方法相同,觀察組增加音樂療法。結果 本次研究發現,聽放松性音樂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和心率,同時能有效改善高血壓病患者頭痛、頭昏、頭脹、胸悶、失眠等臨床癥狀,且音樂療法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無副作用,方便易行,便于老年患者在家中治療。兩組患者治療后血壓結果比較,經統計學分析,均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對高血壓病患者在應用藥物治療的同時增加音樂療法,對降壓藥物起到明顯的增效作用。音樂療法可作為一種有效的高血壓治療和康復的手段在社區推廣。
【關鍵詞】 高血壓病;音樂療法;護理
1 緒論
1.1 背景及意義
用音樂調治身心是我國傳統的怡情養性及養生之法,西方一些國家也將其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廣泛應用于精神病醫院、老年療養院及兒童特殊教育部門。目前,美國從事音樂治療工作的國家注冊醫師有4 000 人,歐洲有數千人,日本20 世紀80~90 年代從美國學成歸國創業的有50 多人[1]。
20 世紀80 年代后,我國醫療工作者借鑒國外經驗,并結合中醫特點,創造了音樂電流療法、音樂松靜功等,許多醫療機構也相繼完成了音樂治療系統的安裝使用。我國第一家獨立的音樂治療所于1997 年底在中央音樂學院創辦[1] 。日本心臟血壓研究所對47 例進入ICU 室3~5 d 后出現心肌梗死及不穩定心絞患者實施音樂療法,結果提示音樂療法可使交感神經系統活動減弱,副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增強,起到緩和交感神經,促進感情、情緒鎮靜,抑制各種各樣的壓力反應,減少及預防ICU 綜合征的作用[2]。英國醫療機構對新生兒監護室中17 例躁動的插管早產兒利用錄音帶播放及模擬子宮內聲音和女性歌聲,觀察音樂療法對心率、平均動脈壓、血氧飽和度和早產兒活動狀態的影響,結果發現動脈壓力和氧飽和度在播放期間有明顯改善,提示音樂環境能改善氧供,增進大腦發育;音樂有益于產前準備和分娩,能幫助產婦放松情緒,分散注意力,減輕疼痛及焦慮[3]。譚孝厚等研究音樂松靜療法對交感神經活性的影響,并用經顱多普勒觀察音樂松靜療法治療腦動脈硬化的療效,以及音樂松靜療法對腦動脈硬化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兩種療法對比的臨床研究等一系列工作[4]。綜上所述,音樂療法對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確實的治療作用,根據研究顯示,音樂特有的旋律與節奏能使血壓降低,基礎代謝和呼吸速度減慢,使人在受到壓力時所產生的生理反應較為溫和。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不僅是指身體無病,還必須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心理、社會因素的病因占據了重要地位,音樂與健康的關系極為密切,悅耳動聽的樂曲能協調老人生理活動,消除精神緊張,減輕煩躁不安的情緒,從而使血壓下降、心臟供血改善、消除或減輕臨床癥狀。因此,音樂治療具有實用價值。
本研究通過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實施音樂欣賞療法,觀察其血壓及臨床癥狀的變化情況,旨在探討音樂欣賞療法對高血壓病的防治效果及價值,為尋找人群高血壓防治的有效途徑,進一步提高高血壓的社區防治水平拓寬思路。
1.2 研究目的及目標
1.2.1 目的
探討音樂療法對高血壓病患者血壓的影響效果。
1.2.2 目標
通過對高血壓病患者在應用藥物治療的同時增加音樂療法,對降壓藥物起到明顯的增效作用。音樂療法可作為一種有效的高血壓治療和康復的手段。
1.3 關鍵詞及定義
1.3.1 高血壓病
老年人高血壓指的是年齡在60 歲以上人群中,收縮壓>21.3 千帕(160 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12.7 千帕(95 毫米汞柱)的高血壓患者。老年人高血壓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壓延續而來,另一部分是因動脈粥樣硬化,彈性減遲,收縮壓升高而來。
1.3.2 音樂療法
音樂療法主要有兩種,主動性音樂治療和被動性音樂治療。音樂欣賞療法,即被動性音樂治療的方法,讓患者在感受和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通過音樂的旋律、節奏、音色等因素影響人的神經系統而達到治療作用,它也是目前國內外音樂治療的主要方法,主要用于精神病和心身疾病的治療。
1.4 文獻回顧
高血壓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是其他多種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全國約有一億高血壓病人中絕大多數為中老年患者。在60 歲以上老年人中約占四分之一患有高血壓。因此,積極有效地防治高血壓病成為中西醫學界面臨的嚴峻挑戰。老年人高血壓具有以下特征:①老年人高血壓的血壓波動比較大,特別是收縮壓。這主要是因為老年患者血管壓力感受器敏感性減退所造成的。因此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期間應定期測量血壓,隨時調整用藥量。②老年人高血壓易受體位變動的影響,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率較高。因此應慎用能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藥物如胍乙啶、α1 受體阻滯劑、速尿等。③老年人由于動脈硬化容易出現假性高血壓現象,這類高血壓患者對抗高血壓藥物的耐受較差.更易導致嚴重的不良反應和嚴重的并發癥。同時老年血壓患者降壓速度不應太快,不應降得太低。④老年人高血壓以收縮壓升高為主,對心臟危害性更大,更易發生心力衰竭,同時也更易發生腦卒中。⑤老年人β 受體的反應性降低,因此對β 受體阻滯劑的耐受性更好,但依然有引起心動過緩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險。⑥老年人對血容量減少和交感神經抑制敏感,這可能是與老年人心血管反射損傷有關。⑦老年人高血壓的抗高血壓藥物治療初始劑量、增加劑量比年輕高血壓患者小,間隔時間也應比年輕高血壓患者長。⑧老年人神經系統功能較低,更易發生藥物治療時的抑郁癥,因此應避免選用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的抗高血壓藥物如可樂定、甲基多巴等。目前,有關高壓病病人的康復治療主要集中在藥物、運動和飲食3 方面。對于藥物治療,世界衛生組織及美國、日本和我國醫學專家[5]認為,藥物治療只能暫時降低血壓而對高血壓病本身沒有益處,并且會產生副反應,認為只有非藥物療法治療高血壓病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將非藥物療法作為治療高血壓的首選方法,尤其是音樂療法已認為是高血壓病康復治療方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6]。
音樂不僅能夠表達人們之間的思想感情,陶冶人們的情趣,還豐富了人們的生活。輕松、歡快的音樂能促使人體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乙酰膽堿等活性物質,從而調節血流量和興奮神經細胞。音樂能直接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節奏鮮明的音樂能振奮人的精神,使人興奮、激動;而旋律優美的樂曲,則能使人情緒安靜、輕松愉快。音樂是通過音響的作用來影響于人體的生理功能的,首先是通過音響對人的聽覺器官和聽神經的作用開始的,繼而才影響到全身的肌肉、血脈及其他器官的活動。由于音響有它自己的振動頻率、節奏和強度,如果在傳人人體之后,與機體內相應的振動頻和生理節奏相配合,就能引起極大的反應。這種反應稱為共鳴反應。它能激發人體內所儲存的潛能[7.8]。音樂的音響還能直接影響到對調節人體內臟及軀體功能起重要作用的大腦邊緣系統和腦干網狀結構[9]。因此,樂曲的節奏、旋律、速度、諧調等不同,就可表現出降壓、鎮靜、鎮痛作用和情緒調節作用等不同的效果。心腦血管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高血壓不僅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病,而且是腦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10]。高血壓屬心身性疾病,長期的精神緊張是引起血壓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許多研究表明,音樂調節心身緊張的效果十分明顯。音樂欣賞療法是指通過欣賞音樂來達到治病效果的一種治療方法,在心身疾病的治療康復上已得到廣泛的應用。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對象
在南開區沱江站社區居民健康檔案中選擇出所有無嚴重合并癥的I、Ⅱ 期老年(≥60 歲)高血壓病患者,以性別、年齡、血壓值、病程為配對條件選取20 對患者,其中男女比例為1:1。然后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 例。
2.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基礎治療方法相同,觀察組患者接受音樂欣賞法治療,每次30 分鐘,每天1 次,30 次為一療程。對照組每日靜臥30 分鐘,不聽音樂,每天1 次,30 次為一療程。
2.2.1 基礎治療方法
①飲食調理:減少高脂肪高鹽飲食,戒辛辣刺激性食物。
②控制不良情緒。
③增強家庭社會的支持:鼓勵病人參加文化娛樂或社交活動(每周不少于3 次)。
④糾正病人認知、應對方式,講授高血壓病知識,講解情緒、精神、環境、家庭因素等與疾病發生發展的關系,強調心情開朗、情緒穩定等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學習正確應對不良生活事件的方式及改善負性情緒反應的知識和技巧。
2.2.2 干預方法
家居化的音樂治療室內保持空氣新鮮,溫度適宜(25 ℃左右),給人以清新舒適之感。開始前,向患者介紹音樂治療的目的及方法,治療前讓病人排空大小便并取舒適的體位,休息5 min,然后輕輕閉上雙眼,身體盡量放松,聽放松性音樂30 min,再慢慢睜開雙眼,完成一次治療。聽音樂的過程中限制燈光、聲音、探訪者、電話等,以助于取得最佳效果。音樂選擇:讓病人自己選擇所喜歡的音樂或選擇若干舒緩、優美的鋼琴曲、小夜曲、民樂及模擬大自然中的鳥鳴蟲叫聲等[11]。但各型高血壓患者不要聽高亢激烈的興奮性樂曲。對于高血壓病人,樂曲也可以進行辨證的選擇。① 肝氣郁積型[12]:應聽明快、興奮的輕音樂。例如:《花好月圓》《喜洋洋》《鮮花調》《雨打芭蕉》《滿庭芳》等民樂。②肝火上亢型:應聽輕松、和緩的輕音樂。
例如,勃拉姆斯的《搖籃曲》,海頓的《小夜曲》,以及我國民族樂曲《漁舟唱晚》《平湖秋月》《漢宮秋月》等。③ 肝腎陰虛型:可選擇《梅花三弄》《二泉映月》《流水》《醇漁晚唱》《牧歌》《姑蘇行》等能醒腦定眩、振奮精神、補益降壓的樂曲。④ 陰陽兩虛型:可選擇《百鳥朝鳳》《空山鳥語》《鷓鴣飛》《昕松》《春江花月夜》《陽關三疊》《平沙落雁》等可調節神經、雙補陰陽的古樂[13]。
2.2.3 資料收集
定人(由專人負責40 例病人數據資料的收集) 、定位(平臥位,左臂)、定血壓計、定時(1 個療程30 d,每人每天定時進行)。
2.2.4 評價方法
觀察組每天聽音樂前后各測量心率、血壓1次;對照組每天靜臥前后各測量心率、血壓1 次。觀察治療前后的血壓、心率及臨床癥狀的變化來判定療效。
2.2.5 統計學方法
對各組患者的計量資料用t 檢驗進行分析。 3 研究結果
3.1 血壓值和心率
3.2 臨床癥狀
經一療程的音樂治療后,各患者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提示音樂療法可能早期對頭痛、頭暈、失眠、焦慮等癥狀的改善更有效。結果見表2。
4 討論
高血壓病屬于心身疾病,在其發病因素中,一些心理、社會因素的病因占據了重要地位,如長期的情緒緊張、易于激動等[14]。由于老年期多病共存,各臟器功能減退,難以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加上退休后社會角色的轉換,易產生自卑、失落、孤寂等情緒,而這種不良情緒常導致高血壓病的病情加重。積極探討非藥物治療方法已屬當務之急。因此,對于老年高血壓病人,音樂療法具有實用價值,它在一定時期內能使血壓下降、心率減慢、無副作用。減少藥物的用量和藥物的毒副反應,節約藥品,降低醫療開支,為一種治療、康復的好手段。
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和對照組均能按醫囑堅持服用降壓藥,有效控制血壓,但降壓、減慢心率效果兩組比較仍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音樂療法有降低血壓的作用。由于長期精神壓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單純的藥物治療雖可以有效的降壓,但對老年患者的心理因素無明顯影響,不能完全緩解患者心理應激和糾正其心理行為障礙而影響臨床療效。音樂療法可以為病人創造一個安靜、和諧的治療環境,指導病人聽音樂,使病人有一個平和、健康的心境,使病人內分泌調節正常,腎素一血管緊張素Ⅱ減少,從而使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得到更好的控制[15]。而傾聽音樂能引起人們的心理、生理狀態的改變,產生情緒反應。悅耳動聽的樂曲都能協調老年人生理活動,消除精神緊張,減輕煩躁不安的情緒,改善老年患者焦慮、緊張的心理,轉移病人對疾病的注意力,降低了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降低血漿中兒茶酚胺的濃度,緩解了血管壁的緊張度,對降壓藥物起到明顯的增效作用。同時,聽放松性音樂能改善高血壓病患者頭痛、心悸、頭暈、胸悶、失眠等臨床癥狀。其中頭痛、頭暈、失眠、焦慮等癥狀改善較對照組明顯,提示聽放松性音樂通過對人體心身功能的影響,能明顯改善高血壓病患者的某些臨床癥狀。通過糾正患者的不良認知、應對行為、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脂高鹽飲食等,調動家庭、社會的支持作用,對高血壓病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和高血壓知識宣教,并運用音樂療法,以利于血壓的調節,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5 結論與建議
本市南開區沱江社區衛生服務站已有高血壓病患者600 人,且仍保持不斷升高的趨勢,因此大力開展高血壓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緩。音樂療法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無副作用,患者自我感覺良好、且方便易行,便于老年患者在家中治療,對于I、Ⅱ期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可作為一種有效的高血壓治療和康復的手段在社區推廣,但同時有文獻報道,短期音樂治療引起的降壓作用只是暫時的,如能堅持音樂治療3~9 個月,其降壓作用能在停止訓練1 年后仍維持[16],所以推廣音樂療法治療高血壓時,應強調長期性和持續性,才能取得較滿意的結果。因此,音樂療法在國內還需要多加宣傳和教育,使高血壓病病人認識到音樂療法的作用和好處,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另一方面,如何使音樂療法科學地應用于臨床,使之成為可推廣應用的治療或輔助治療手段,如何能快速地引導病人進入音樂意境,使之放松,更好的降低血壓。因此筆者建議多做一些這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剛.音樂治療尷尬中獨行[N].羊城晚報,2000,3:17.
[2] 郭鳳琳.ICU 綜合征與音樂治療[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7,16(3):103.
[3] 程薇.新生兒護理中音樂療法的作用[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6,15(3):129.
[4] 譚孝厚,楊放如,莊漢平,等.音樂松靜療法治療腦動脈硬化癥的臨床研究[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1997,22(1):45.
[5] 熊衛平.淺談音樂對健康的促進作用[J].中國健康教育,2000,16(11):701-702.
[6] 陳茜,王大釗.整體護理中廣泛應用音樂療法[J].黑龍江護理雜志,2006,6(11):47.
[7] 陳潔.音樂療法治療精神病人抑郁和焦慮癥狀的探討[J].甘肅醫藥,1994,13:280.
[8] 齊彥春.音樂療法的相關問題及其臨床應用[J].護理研究,2004,18(3B):473-474.
[9] 李亞靜.音樂療法在臨床中的應用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3):223-225.
[10] 周學富. 高血壓社區防治模式探討[J].江蘇衛生保健,2003,4(5):222-223.
[11] 范臻,蔣雪妹,王一塵.音樂療法對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病人血壓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5,19(4A):605-606.
[12] 許懷松,王樹金.老年高血壓音樂療法的臨床效果分析[J].解放軍保健醫學雜志,2006,8(2):128.
[13] 謝英彪. 高血壓的自然療法[J]. 時珍國醫國藥,2000,11(5):447-448.
[14] 張明艷,黃曉紅,楊鴻宴.應用音樂療法治療高血壓病的體會[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02,2(6):345.
[15] 董鐵英,王梅,宗之浮.心理療法和音樂療法對高血壓病人的影響[J].黑龍江醫學,2001,25(7):533.
[16] 鄭璇,徐建紅,龔孝淑.音樂療法的進展和研究現狀[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20(7):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