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學生音樂學習習慣的培養
未知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音樂教師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這就要求我們第一線的音樂教師不斷的思考、探索和創新。然而在課堂上,言傳身教給學生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則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音樂 學習習慣 學生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重點在于‘育’。所謂‘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心理學指出,學習習慣是人們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具有系統性和穩定性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行為方式,是個性特征的重要方面。這樣,從某種意義上看,教師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甚至比簡單的讓學生掌握學習內容更為重要。
一、進行音樂課堂常規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明確音樂課堂常規要求
要想讓學生養成遵守課堂常規的良好習慣,就必須讓學生明確和了解其具體要求。首先是課前準備,主要是要求學生備好學具。其次是學生上課時要認真聽講、積極思考還要勇于回答和提出問題。再次是教師在教學之初,就要給每一位學生講解和示范正確的朗讀歌詞、演唱歌曲、演奏課堂樂器等姿勢,并提出明確要求(如樂器怎么拿?怎么演奏?怎么擺放等)。
2.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把課堂常規訓練放在音樂中進行
音樂課的常規訓練和其他學科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之處。不同點在于對學生進行站、立、坐、進出教室等課堂常規訓練要放在音樂中進行,讓學生在濃濃的音樂氛圍中輕松愉快地完成各項練習。如聽音樂做律動進教室,坐下后聽音樂拍手,安定學生的情緒;聽上行的音階表示起立上課,通過師生問好歌建立良好的課堂常規,同時達到融洽師生感情的目的;用簡短的音樂或有節奏感、韻律感的兒歌,讓學生安靜坐好,這些充分體現出語言、動作以及課堂活動的音樂性,使學生的音樂學習習慣在充滿音樂氛圍的常規訓練中逐漸形成。
3.持之以恒抓落實
(1)樹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中樹立好的榜樣非常必要。課堂上,我特別注重發現和表揚備好學具快、靜、齊的,時刻注意保持良好坐姿的,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的等好的典型,引導其它同學向他們學習,使學生學有榜樣。
(2)搞評比
在樹榜樣的同時,我在所教班級積極開展人與人、組與組之間的相互挑戰,進行遵守音樂課堂常規的比賽,從而強化學生遵守課堂常規的意識,激發學生力爭上游、不甘落后的上進心,使之在音樂學習中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局面。
二、培養學生認真聆聽音樂的習慣
聽音樂的過程就是一個體驗、理解、想象的過程。“聽”是學習音樂的基礎,音樂教學中的任何活動都要在“聽”的基礎上進行。因此,音樂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學會聽音樂的方法,養成認真聆聽音樂的好習慣。隨著參與聽賞的深入,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學會從感官的欣賞到理性的分析,根據旋律的起伏與平穩、節奏的緊湊與松弛,以及不同的力度、速度、節拍、調式、演唱形式等,來“聽”出音樂作品所表現的不同情緒、風格和豐富多彩的音樂形象。如:欣賞《誰來了》,讓學生通過聽賞感受不同動物的音樂形象:鋼琴演奏的“獅吼”是最具特色的,一連串的上行音階,聽起來很像雄獅的怒吼;大管深沉、厚重的音色表現了烏龜遲緩而笨重的形象;單簧管豐滿、圓潤的音色奏出了小兔子輕快跳躍的旋律等等。當教師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利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把音樂作品的內涵和“美”挖掘出來時,學生就會對聆聽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由被動的“要我聽”變為自覺的“我要聽”,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培養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入情感體驗的良好習慣
1.注重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在課堂上,我常這樣啟發學生:作曲家在每首音樂作品里面都表達了自己豐富的內心情感,它像一個個謎藏在樂曲里面等著我們去發現,你能發現它們嗎?看看你能不能成為作曲家的“知音”!想一想,你可以怎樣把這種情感用音樂的方式表現出來?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逐步理解音樂作品,做到用心演奏,用情歌唱,努力做到字正腔圓、聲情并茂,進而陶冶其情操、啟迪其智慧,激發其對美的愛好和追求。并通過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對音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實現小學音樂新課標中提出的“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這一重要理念。
2.注重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掌握科學、衛生的演唱發聲方法
在音樂課上,有時會遇到學生“喊唱”的現象,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兒童表現欲的驅使,他們會為了顯示自己聲音大,而用上全身力氣喊唱。另外,高年級的同學有時也會因為特別喜歡某首歌曲,在演唱時相互感染群情激奮而出現“喊唱”的現象。但是“喊唱”是一種不衛生、不科學的演唱方法,因此,教師必須因勢利導予以糾正。如在學生演唱教材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之前,我啟發學生:“大家知道什么是搖籃曲嗎?搖籃曲是一種哄孩子入睡時演唱的歌曲題材,我們如果想讓媽媽入睡時,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我們的聲音應該怎樣?”學生都會說:“要輕輕地唱。”在整個演唱過程中,歌聲輕柔親切,充滿了催媽媽安睡的關愛之情,沒有一個學生再喊唱。首先要讓他們感受和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在情感,然后再慢慢掌握歌唱的要求和方法,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用“情“歌唱,科學發聲防止喊唱的好習慣。
四、運用激勵評價,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
我特別注重把學生在音樂課上表現出的任何一點微小的進步,尋找一切機會給予激勵和肯定。如一個良好的坐姿,一次認真的欣賞他人的演唱,或一次專心的聆聽音樂等,我均會給予贊許的目光或當眾表揚讓其他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以示鼓勵,并獎予一顆紅五星或一朵小紅花,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并帶著成功的喜悅,不斷的參與到音樂學習活動中。我還發現,學生很在意老師對自己的態度。有時,老師一個激勵的眼神,一個對學生豎起的大拇指,給他音樂書上扣一個小紅旗,他會興奮好幾天。
激勵行為對于老師來說,看似不起眼而可以忽略的小動作,實則是教師的教育思想,改革意識的很直觀的體現,是最能喚起學生學習熱情的有效措施。凡是被老師表揚過的學生,上課紀律好了、帶學具也齊了、唱的歌、吹的小曲子都帶有情感了!激勵評價方法使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明顯提高、主動參與唱歌教學、欣賞教學、器樂教學的學生比例有所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創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揮;課堂教學秩序良好,音樂素質有了明顯進步,同時也初步養成了動腦、動口、動手等多種形式的主動參與的學習習慣。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音樂教師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這就要求我們第一線的音樂教師不斷地思考、探索和創新。然而在課堂上,言傳身教給學生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則是至關重要的。好習慣,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