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和諧校園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關春杰

【摘 要】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構建和諧校園,不僅關系到高等院校傳承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的重要任務的完成,而且關系到整個和諧社會的建設。在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構建和諧校園的過程中必須準確把握思想道德體系的基本內容,努力探索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新理念、新思路、新途徑,為構建和諧校園,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道德;和諧校園

和諧校園的理想狀態應該包括師生之間的和諧、學生之間的和諧、教職工之間的和諧等。大學生作為和諧校園理想狀態中的主體人群,對于構建和諧校園意義重大,所以如何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的大學生思想道德體系,建立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情操,既是攸關大學生自身發展的艱巨任務,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的必然要求。

一、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對于構建和諧校園意義重大

胡錦濤同志在2005年2月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機統一的。”“我們要通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來不斷增強和諧社會建設的物質基礎,通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來不斷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保障,通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來不斷鞏固和諧社會建設的精神支撐,同時又通過和諧社會建設來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創造有利的社會條件。”[1]

高等院校作為社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承載著傳承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責任,而且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務,必然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陣地。作為高等學校,應該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具體化為構建和諧校園的行動。[2]隨著全球化的沖擊、市場化的推進以及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生這一特殊的社會群體所面臨的學業、就業、經濟壓力比過去顯著增加,思想道德體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使大學校園出現了不和諧的音符。“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是否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沒有良好的道德規范,是無法實現社會和諧的”。[3]由此及彼,大學生作為高等院校成員的主體,其思想道德建設的加強不但是構建和諧校園的主體根基,也是重要的思想保證,和諧校園的構建決不能離開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因此,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重塑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體系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任務之一。

二、全面把握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內容

針對大學生獨特的個體特征必須充實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不但要加強傳統思想道德內容的教育,同時也不能忽略隨著時代發展賦予的思想道德的新內涵。通過完善的思想道德教育,強化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承受能力,道德承載能力,培養他們對于不道德現象的個體評價能力。我們認為,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應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以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為核心的價值理念,除了中國傳統文化一貫堅持的愛國主義以外,還有以集體主義觀念、社會主義理想為主要內容的無產階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由于學校教育力度的減弱,社會和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逐漸淡薄,非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占據了他們的思想世界。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過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共同理想信念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政治觀念。如果當代大學生喪失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喪失了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念,對于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將是十分危險的事情,這是被社會主義的發展歷史所證明了的。所以,這一塊思想陣地必須由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占領,決不允許非馬克思主義的、非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念來侵蝕。

(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誠信理念為主要內容的傳統美德教育。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脊梁,任何時候都不能喪失民族精神,不能拋棄民族文化。隨著改革開放的縱深發展和中西方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與擴大,大學生的視野逐漸開闊,一部分大學生看到西方文明和先進技術就逐漸喪失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喪失了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甚至全盤否定中華文化,如全盤否定中醫,徹底否定儒家文化。還有部分大學生喪失誠信理念,重利益輕誠信、缺乏誠信自律意識。對于當代大學生——中國未來社會的精英主體、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主要承載者和傳播者而言,出現這樣的思想傾向是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缺失,也是社會教育的責任失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活力和青春氣息的和諧校園必須以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而這一現象的出現無疑是現代校園中的不和諧音符。所以,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教育對于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大學生繼承和發揚以誠實守信為主要內容的傳統美德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證。

(三)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個人道德品質。在當代大學校園中,大部分大學生都能理智的面對困難和挫折,正確處理各種不利因素,促進自身的良性發展,都能言行一致,踐行自己的個人道德人格,內外如一,表現當代大學生的良好素質修養。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學生講起大道理頭頭是道,滔滔不絕,卻難以落實到行動上來,一旦遇到困難挫折便表現脆弱,從此消沉,一蹶不振,還有個別大學生因為心理素質問題導致休學、退學。更有甚者,有些大學生因為心理素質差或者個人道德品質出現問題走上犯罪道路,這在各種新聞媒體的報道中已是屢見不鮮。這些當代大學生在心理素質和個人道德品質踐行上存在的問題,都是存在于校園中的不和諧因素。在構建和諧校園的道路上,這些問題都必須妥善解決。

三、積極探索,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高等院校作為社會文化傳承的重要環節,在整個社會體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建設和諧校園對于整個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大學校園中引導廣大學生建立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避免大學生思想道德體系的真空和扭曲,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當務之急。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除了應該做好日常教育和引導等基礎性工作以外,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必須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重在建設的方針,進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引導大學生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價值觀念指導自己的思想行動,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堅持正確的政治觀。同時,使大學生明白:當代大學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有生力量,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靠當代大學生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有在不斷為中華民族的和平發展的奮斗中才能更好體現,只有在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中才能散發絢麗的光芒。

(二)整合網絡資源優勢,注意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方的教育功能。網絡迅速發展,對于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挑戰是顯而易見,但同時網絡平臺也提供了新的教育載體。教育者可以通過網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通過網絡調查、匿名聊天等方式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引導。同時,還可以開辦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網站,舉行網上在線心理咨詢,舉辦網上思想道德教育講座,對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思想道德問題和不良思想傾向進行正確引導。與此同時,學校、家庭、社會都應該負起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責任,通過多種渠道,形成綜合效應。針對大學生的個體特征,應該以學校教育引導為主,同時發揮家庭和社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合資源,發揮各自的教育優勢,形成整體教育模式,以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質教育是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體系的薄弱環節,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必須將心理健康教育擺在重要位置。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素質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隨外部引導而逐漸提高的。由于大學生所面對的學習、經濟、就業壓力逐漸增大,心理問題隨之增多,引導他們以正確的心態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就尤為重要。因此,學校應該建立健全心理健康的專門教育咨詢機構,建設一支高水平的、能了解當代大學生心理需求和心理狀況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詢隊伍,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全方位的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活動,幫助大學生消除心理困惑,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面對挫折的能力,確保大學生建立健康全面的思想道德體系,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教師素質培養,為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校園文化是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良性發展的有效載體。因此,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是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要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培養良好的校風、學風,創建高雅的學校人文景觀,在健康和諧的學校文化氛圍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同時,教師也要從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中走出來,樹立現代教育觀念,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從全方位著手提高學生思想品德、情感道德等各方面的素質,共同為構建和諧校園貢獻力量。

[1]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5-06-27(1).

[2]李俊春.加強德育教育 構建和諧校園[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6,(3),20 21 .

[3]南麗軍.重視道德素質的關鍵作用[N].黑龍江日報,2005-08-01(9).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