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我國倫理道德與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
王建輝
[摘要] 在眾多的經濟信息中會計信息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虛假的會計信息給社會?企業?個人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本文根 據倫理道德與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聯系,探討了我國加強道德建設的緊迫性,提出了完善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 建議,并認為市場經濟既是競爭經濟,又是法制經濟,同時也是倫理經濟?因此,加強倫理道德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 促進我國改革與發展的重要之舉?
[關鍵詞] 倫理道德;會計職業道德;建議 我國已經全面推行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市場經濟的發展正在強烈地沖擊?改變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一系列傳統特征,首當其沖應屬傳統的倫理道德體系?因此,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成為燃眉之急? 一?倫理道德與會計職業道德詮釋 在西方,早在荷馬時代,人們就開始了倫理道德問題的思考?倫理一詞起源于希臘文的“ethos”,即風俗?品性等演繹而來,但當時“ethos”是表示慣常的住所?共同居住地,有時被理解為風俗?性格,并不具有現在的倫理的意思,直到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從氣質?性格的意義上,最早使用它,賦予“倫理的”?“德行的”意義,構造了形容詞“ethic”,才使之具有道德品性和道德行為規范的涵義? 在中國,“倫”?“理”二字出現很早?在我國早期的歷史文獻《尚書》?《詩經》?《易經》等著作中就已分別出現,許慎《說文解字》中說:“倫,從人,輩也,明道也;理,從玉,治玉也?”,由此可見“倫”的本義是“關系”或“條理”,有類別?輩分?順序等含義,后來被引申為人?群體?社會?自然之間的利益關系?“理”指玉石上的紋理,具有治玉?條理?道理?治理的意義,引申為道理?規則和原則?“倫”?“理”二字合用,最早見于《禮記·樂記》“樂者,通倫理者也”,這里的倫理,就有了人的行為必須符合一定的社會秩序,合乎一定的條理規則的意義? 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社會分工逐漸產生,相應地產生了職業?這使得人們的各種社會聯系日益緊密,職業利益與職業關系日趨復雜,為了有效地調整職業利益和職業關系,就要求對職業行為主體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以及對社會承擔的職業責任和義務進行規范,職業道德就應運而生?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出會計職業特征,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緊迫性 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會計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要想有效地開展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必須建立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這是我們進行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根本保證?社會轉型期是道德問題的多發時期?在西方社會歷史上,特別是近代以來,每當社會處于劇烈變動?經濟和科技乃至社會文明取得長足進步的時期,人們就不可避免地要經受一次倫理道德危機的沖擊,這似乎已成為一個帶有普遍性的歷史現象?當今中國,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與人際關系復雜,人們的倫理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些原有的道德規范己不能完全適應新的形勢需要,而新的道德規范尚未形成?當巨大的經濟利益與道德規范發生碰撞時,為數不少的人們產生了道德困惑,發生道德沖突,引發一些道德失范問題,在物欲橫流的驚濤駭浪里找不到精神支柱,迷失了方向?在經濟領域中另一種形態的道德失范表現在會計職業道德的缺失?近年來,在會計領域里,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假賬盛行,書記收入?廠長利潤?主任成本?經理效益時有發現,防不勝防,企業績效整體低下,會計管理疲軟無力?國家審計署2005年7月4日發布的年報審計情況快報顯示,截至到2005年6月30日,會計師事務所共為1376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審計報告,其中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1228份?無保留帶強調事項段意見審計報告69份?保留意見審計報告32份?保留帶強調事項段意見審計報告20份?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27份,非標準審計意見共148份,占10.76%?這些檢查結果一方面說明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嚴重性,同時也折射出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存在的問題? 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沒有像今天這樣,把這么多的道德問題擺在人們面前,道德沖突也從未像今天這樣劇烈?面對社會轉型時期的道德狀況,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找出產生諸多不道德現象的原因,為新的道德觀念的發展提供空間和保護,更重要的是鏟除不道德現象滋生的土壤,阻止和防范不道德現象的發生?因此,倫理道德建設已刻不容緩?早在2001年,中共中央就印發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志再次提出了道德建設問題,“八榮八恥”就是在對以往我們社會道德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當前社會存在的各種價值取向正確分析基礎上,立足于中國的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融時代精神?中國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為一體提出來的,也足見當前加強道德建設的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