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關于新農村 新三農 新文明

穆治錕

2006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顯示,“十一五”時期(2006年~2010年)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的關鍵時期,是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加速推進的關鍵時期。

2005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255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493元,兩者之比為1∶3.22,城鄉差距繼續擴大。至今,全國仍有近5萬個村不通公路;一半的行政村沒有通自來水;3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亟待解決;60%以上的農戶沒有用上衛生廁所;2%的村莊還沒有通電。中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初步具備了加大力度扶持“三農”的能力和條件。2006年,國家財政支農資金增量超過上年,尤其是直接用于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資金會增加。

“新農村”究竟新在何處?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新農村”建設的五句話: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新農村”當然還是農村,只是具有了新的內涵和面貌,所以是新農新村了。人們常常將新農村建設理解為“城鄉一體化”,理解為城市的擴張、農村的消亡。事實上,我國城市化急劇的平面擴張所帶來的巨大挑戰就是鄉村的版圖在縮小,綠色田野在減少。工業化、城市化旗幟下的這種歷史趨勢,并非沒有邊界性的生態要求。直言之,中國需要保留桃花園般的鄉野風光和田野生活來滋潤我們的情懷。

“新農村”建設也可以理解為“城鄉一體化”的過程,但我愿賦予“城鄉一體化”以新的涵義。傳統上,“城鄉一體化”通常被理解為城市社會與鄉村社會從體制上的分割走向地理上的融合。我們反對二元結構、城鄉分治中城市對鄉村的歧視、忽視和漠視,卻不得不承認生態學意義上的城鄉差別不僅具有審美方面的價值,而且各自具備了發展的比較優勢。在“生態文明”的綠色暢想中,城鄉經濟社會鴻溝逐漸填平的過程需要保持城鄉各自的生態風貌。生活在缺乏綠地、綠色、綠意的城市世界中的人們心靈深處無不期待著回歸自然的懷抱以安頓疲憊的身心。城市給予我們的是緊張嚴謹的工作人生,鄉村展示的則是舒緩清新的田野世界。鄉村自有城市不及的優勢,如天地之大、山水之秀、生態之美、閑適之趣、農家之樂,等等。在“雨竹青青清水塘,灶火旺旺旺臉龐;不羨翡翠黃金宴,自樂農家飯菜香”的意境和歡娛中,我們感受到了“新農村”的奇異和魅力。因此,在“新農村”的地理邊界中,照樣可見內涵性的發展,凸現“城鄉一體化”的偉大變革。換言之,“新農村”并不一定是用城市去替代農村,而是可以、也應該在具備城市品質的同時保持其樸實的鄉村風貌。或者說,“新農村”就是城市的生活條件加上農村的山水明秀。“新農民”也將在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詩意環境中過上人人羨慕的品質生活。遙遠的蘇格蘭聞名遐邇的就有那“風景這邊獨好”的鄉村風貌。

意義深遠的是,“新農村”將告別“舊三農”,迎來“新三農”。一談到“舊三農”,我們不免感到“悲愴”。“農民真窮、農村真落后、農業真危險”一度成為所謂的“中國病”的重要特征。但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天地有大美,“三農”可大成。這就是生態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浪潮中托起的“新三農”——“農民真富、農村真美、農業真發達”!“新農村”要實現的就是“新三農”的夢想。當我們徜徉在綠意盎然的菜園、果園、茶園、竹園、花園中,“新農村”、“新三農”的景觀將一掃“舊農村”、“舊三農”留給我們的傷痛和陰霾。華西村就是典型中的典范了。

有人說,要讓農民富裕就要減少農民、轉移農民;“新三農”觀卻強調,使農民富裕更要培訓農民、引領農民。目前,全國4.8億農村勞動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2億,近九成農村勞動力的科技文化素質低下。政府有時不我待的歷史責任培訓農民,使其擁有致富的技能,同時引領農民煥發出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過耕讀不誤、詩書傳家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別警惕的是,農村經濟富裕之后的精神貧困可能吞噬發展成果。君不見“麻將文化”讓多少人性迷失?!沒有“新農村”,就沒有“新三農”;沒有“新三農”,就沒有“新文明”。“新三農”的真正衡量標準當是生態之美、經濟之富和精神之豐!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