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化建設現狀探究
董銘銘
論文關鍵詞:新型農村合作 信息化 現狀分析
論文摘要:本文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并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措施及建議。
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長期運行過程中逐步引入信息化建設,利用現有的設備、網絡和資源建立虛擬專用網絡(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安裝新農合管理系統后,部分地區現已實現了參合醫療單位、縣鄉合管辦、省市合管辦的三級單位微機聯網,把新農合的信息化水平從簡單的微機統計、單機操作擴展到在醫院結算、遠程管理、審批,實現了新農合管理工作的規范化,促進了新農合工作迅速開展。
從現行運行情況來看,在新農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若干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新農合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
1 新農合信息化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1各地區新農合信息化建設發展不均衡,水平差異大
在現已建成的新農合信息化系統中,由于開展新農合時間不同、各地區采購的信息系統管理軟件的供應商不同,有此地區采取網絡版,有此地區采取比較落后的單機版,兩種版本功能差異較大。另外,由于各地區采購的信息系統管理軟件開發商不同,其中有一部分開發商開發的系統缺乏技術指導,沒有按照衛生部有關的規范和標準進行開發,造成數據存放孤立,無法共享。導致無法與上級平臺上傳數據。在硬件使用方面,有些地區建有獨立的網絡機房,有些地區租用軟件公司或網絡提供商的服務器。
1.2缺少相關信息化建設標準規范,軟件系統拓展性不強
目前,各地區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所使用的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繁多,沒有統一的數據規范和標準可采用,加上各縣區采用的新農合系統不同,若要與新農合信息系統結合,必須重新開發軟件接口進行數據上傳,然而不同的新農合信息系統提供商所開發的接口標準也不相同,這就造成了醫院信息系統與新農合信息系統對接存在一些的問題。因此,導致數據整合的難度和信息化建設資金也同時增加,同時,也縮小了共享數據的范圍。
1.3 缺乏復合型人才,基層技術人員不穩定
由于新農合工作任務重,待遇差,信息化專業人員在衛生隊伍中不受重視,再加上新農合基層單位有很大一部分地處比較偏遠的地區,使IT人才不愿涉足。同時,由于信息化管理太專業,而且業務流程及出現問題十分繁瑣,因此,對信息管理人才的要求出就相應提高,目前,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即深入了解IT,又深入了解醫學的復合性人才十分缺乏,現有的專業技術人員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現在是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的。
1.4 網絡及數據安全面臨威脅
由于計算機網絡具有聯結形式多樣性、終端分布不均勻性和網絡的開放性、互連性等特征,致使網絡易受黑客、惡意軟件和其他不軌行為的攻擊,同時,各地的新農合數據存放、備份各不相同,有的保存在單機上,有的保存在服務器上,有些托管于公司,這樣就造成新農合的基本數據包括參合人員的家庭情況、門診、住院的補償情況等數據的安全性存在隱患。
1.5 其它因素制約了新農合信息化建設的進度
新農合基層單位是新農合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一大部分基層單位地處于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當地網絡服務提供商網絡硬件設施方面投入不足,使基層用戶經常在使用網絡時出現問題或根本無法使用網絡,這樣也間接的妨礙了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2 解決新農合信息化相應問題的建議
2.1 加強引導,轉變觀念
強化意識,轉變觀念,實現信息化,首先是思想觀念的問題,只有觀念進行了轉變,才可能將這項工作順利的進行下去。
在日常工作中,要以現代管理理論為基礎,以新農合信息化建設為契機,上級管理部門適時組織新農合信息化建設領域專家對各地區新農合經辦機構決策者及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多種方式的深入、細致的培訓,不斷強化各級工作人員對信息化理論及重要性的認識,從而進一步明確新農合信息化的建設方向,提高信息化的利用率,為以后新農合的飛速發展打好堅實基礎。
2.2 加快建立國家級、省級信息化平臺的建設
根據衛生部相關文件指導思想和我國新農合推進過程中的現狀,我國迫切需要建成國家級、省級的新農合數據交換中心,通過這些平臺實現數據共享、整合資源、降低成本和規范管理,確保制定各項政策的科學性。
2.3 不斷完善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逐步完成與醫療單位對接工作
隨著新農合工作的深入和工作經驗的不斷積累,在日常工作中要加以總結和規范,為國家制定統一的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規范要求做好準備工作。各級新農合管理部門要重視新農合信息系統和醫院信息系統的對接,制定合理計劃,積極協調醫院和軟件開發商之間的關系,逐步實現新農合信息系統與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對接工作,保證新農合信息系統和醫院信息系統順利對接。這樣就可以通過HIS接口將住院病人的費用明細實時的上傳到新農合信息系統中來,即參合人員的住院明細情況及時反饋給新農合經辦機構,由新農合經辦機構對住院的參合患者實行在線審核,及時補償。
2.4 加大信息化培訓力度,加強復合型人才的隊伍建設
落實新農合工作人員的待遇問題,穩定現有人才隊伍,從現有的經辦人員中選派一些已初步掌握計算機知識,熟悉計算機業務的年輕人,通過到高等院校學習、網絡工程公司進修等多種手段進行培訓,實現技術管理與二次開發的部門化、本地化。要建立和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吸引人才,穩定隊伍,為新農合信息化建設更新和維護提供人才支撐。
2.5 以國家政策為依托,積極推進新農合信息化建設
隨著新農合制度在農村居民基本就醫保障方面所發揮的作用不斷得到社會的認可,以及國家為拉動內需,刺激經濟增長政策的不斷出臺,國家及各級政府用于新農合領域的投入將不斷提高,為各地新農合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財力保證。各地新農合管理、經辦機構要搶抓機遇,借助政策,推進新農合信息化建設。
實現新農合的信息化,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投資大、技術含量和知識密集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總體規則,分步實施,不斷完善、逐步升級”的原則。隨著各地新農合信息化建設的逐步推進,以現代信息管理為基礎,進行科學、及時、準確地決策,必然成為新農合平穩、健康運行的有力保障。
[1]國家衛生部,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2006.
[2]國家衛生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系統基本規范(2008年修訂版)[z],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