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湖南農村環境生態安全現狀與可持續發展對策

歐立勇

摘要介紹了規模養豬場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并探討了減少規模養豬場污染的技術措施與政策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規模養豬場;環境污染;防控措施 近幾年生豬養殖在我國增長較快,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解決了大量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但我國的養豬業是在農戶家庭副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養殖戶規模小而分散,畜禽散養散放,混養混放,畜禽糞便隨意堆放,污水肆意流淌,養殖環境差,不僅畜禽發病率高,而且還對人的健康構成威脅[1-4],嚴重地制約著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1規模養豬場主要污染物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規模化養豬場污染物主要是糞尿及生產污水,每生產1頭肥豬約產生糞尿約2 t、污水4 t;1個年出欄1萬頭的肥豬 生產線,可產生糞尿2萬t。每天清潔地面、沖洗糞溝及豬飲水時浪費等而產生的污水總量為100~150 m3,COD值平均為1 500 mg/L,BOD5達1 200~1 300 mg/L,總氮量接近1 100 mg/L,總磷量約為440 mg/L。另外,豬場污水中可檢測出的病菌主要有致病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沙門桿菌、結核菌、布氏桿菌和豬丹毒等。 1.1對空氣的污染 糞便的惡臭是污染空氣的最大問題,養殖場惡臭(除動物皮膚分泌物、粘附于皮膚的污物、外激素和呼出氣體等外)主要來源于糞尿堆放過程中有機物的腐敗分解(氨、硫化氫等)。同時,畜禽場廢棄物中可攜帶100余種細菌、病毒[3],這些病原體可隨灰塵進入空氣,造成空氣污染。 1.2對水體的污染 經測定,養殖場所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水流入溪河污染水體[4]。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氨等耗氧物質,使水中的溶氧大幅度降低,水中生物因缺氧而難于生存,導致死亡、腐爛等,嚴重污染水體。 1.3對土壤的污染 畜禽飼料中的一些促生長劑,如抗球蟲藥物、抗生素及高銅、高錳、高鉛等微量元素,飼料原料(如菜籽餅)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及病原微生物等均可隨糞便排出體外,滲入土壤,當超過土壤的自凈能力時,將會引起土壤組成和性狀改變,破壞土壤原有的基本功能。鋅、銅、錳等元素在動物體內未被充分吸收的部分都從糞中排出體外,滲入土壤中而污染環境。 2規模養豬場污染防控的技術措施 2.1合理規劃,適度規模,注重生態效益 合理選址與規劃是解決污染的先決條件。新建豬場時,場址要遠離水源,距離城市、工礦區等人口密集處1 km以上。所選場址要有一定的坡度,排水良好、排廢方便,且距離農田、果園、菜地、林地或魚池較近,便于糞污及時利用。建場時還要合理規劃排污及配套設施,充分考慮糞污處理與綜合利用。一般肉豬場以年產5 000~10 000頭商品豬為宜。此外,應抓好豬場的綠化工作。場地綠化可凈化25%~40%的有害氣體和吸附50%左右的粉塵,還可改善圈舍小氣候,達到遮陽、降溫作用;同時搞好畜禽場綠化可以減輕空氣污染,凈化場區空氣。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