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世界歷史大調整時代

汀藍

[內容提要]本文認為現在的世界處在“世界歷史大調整時代”。其含義是,資本主義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大調整;社會主義國家也進行了大調整,我們稱這種調整為社會主義體制改革。

[關 鍵 詞]時代;調整;改革

經過許多年的觀察與思考,特別是在對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的研究中,我覺得應該認真研究“我們現在究竟正處在一個怎樣的時代”問題,考慮了一下,認為:(1)從20世紀(也許應該再提前到19世紀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現代世界歷史的第一個時代; (2)從俄國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是現代世界歷史的第二個時代;(3)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冷戰時期,是現代世界歷史的第三個時代。這三個時代都不是我想研究的時代。我想研究的是當今我們所處的時代,即:現代世界歷史的第四個時代。

我這樣劃分四個時代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很多人也這么看。但我給這個“現代世界歷史的第四個時代”起了個名稱:“世界歷史大調整時代”,并對這個“世界歷史大調整時代”作了初步分析。

現代世界歷史的第一個時代就是列寧指出的“帝國主義和戰爭的時代。”在這一點上我是接受列寧提出的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和帝國主義的發展必然會引起瓜分世界的戰爭”的理論。

為把這一點講清楚我還要說說更早半個世紀馬克思的一段非常重要的論述。

1850年1月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有一段經典的論述: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絕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胚胎里成熟以前,是絕不會出現的。所以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會發現,任務本身,只有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的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①這是馬克思對人類社會歷史的一個科學的概括。他的歷史唯物主義所依據的就是這樣的史實。

馬克思的觀點非常明確、也非常精確。這是人類讓會發展的總規律。列寧的《帝國主義論》是1916年春完 成的。那時候的世界,從經濟上說,是從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階段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從政治上說,那是戰爭與革命的時代。1916年的世界歷史正如列寧的論述那樣發展。帝國主義國家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爆發的世界大戰,使俄國的無產階級的政黨利用這種特殊的有利條件奪取政權成為可能。而且列寧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采取的行動,把這種可能變成現實:1917年發生了俄國十月革命,這個革命取得了勝利,現在我們也可以和應該討論的是,這一勝利究竟意味著什么?它是否必然走向失敗?或者也可以這樣來提GI司題;現在在俄國(后來成了蘇聯)的確是失敗了。這個失敗,究竟是必然的——即不可避免的呢?還是可以避免,只是由于以后斯大林為首的蘇聯共產黨指導思想的錯誤導致了失敗?但是這不是研究“現代世界歷史的第一個時代”時的問題。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始了現代世界歷史的第二個時代。這時候世界上不再是沒有社會主義國家的世界。資本主義在世界上還居優勢,但已經不再是世界上存在的唯一的社會形態。這個時代還是帝國主義和戰爭年代,但是有了新的特點,這時候的戰爭和革命,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并存的情況下的戰爭與革命。斯大林把這個時代叫做資本主義總危機,這是斯大林一系列錯誤的根源。

盡管十月革命后資本主義國家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是世界上基本的矛盾,而且這個矛盾很尖銳,但是具體的世界歷史的發展,后來造成這樣一個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戰并不發生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而是發生在一部分資本主義國家——民主的資本主義國家同實行赤裸裸的資產階級專政的法西斯國家之間。這個時代的最后的結果、是大家都知道的:蘇聯和英、法、美的聯盟打敗德、日、意。總的說來資本主義世界是削弱了,三個資本主義國家不但在戰爭中大傷元氣,而且在戰后處在戰敗國的地位。另外三個大國,除遠離戰場的美國外,國民經濟都因戰爭受到嚴重破壞。社會主義的蘇聯在戰爭中受到的破壞最嚴重的,但是威信很高,而且世界上出現了一批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不再是資本主義包圍之中的國家,她有了不少盟國。而且在她的盟國中有我們中國這樣的大國。這個“現代世界歷史的第三個時代”,包括整個二次大戰期間和戰后最初幾年,還不是現在我正在討論的那個時代。“世界歷史第四個時代”才是我這篇文章所要闡明和發揮的。

大概是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的,在資本主義國家開始調整他們的社會經濟制度,在國內推行“福利主義”、“人民資本主義”等政策,緩和國內階級斗爭;在國外,則如一位日本的經濟學家對我說的那樣,是以“打著領帶的戰士“代替“拿著槍的戰士”,即依靠經濟和文化上的優勢,而不再依靠軍事實力征服別國。這一種做法,最初我們中國人寫的文章稱之為“新殖民主義”。這樣,資本主義世界就從戰爭時期困境中擺脫出來。在同一歷史時期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卻陶醉在勝利之中,對自身的重大弱點、缺點和存在的嚴重問題沒有認識,不下決心改變缺點弱點,仍舊按照過去那樣的指導思想行事。蘇聯不顧人民改善生活的要求,致力于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被美國的星球大戰牽著鼻子走。我們中國則沒完沒了地搞“階級斗爭”,而且在沒有階級斗爭的地方搞階級斗爭,把自己的許多力量消耗掉。結果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文化(主要是自然科學和技術)上去了。而與此同時,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停滯不前,教育和科學事業受到極大的損害。(同時在宣傳上掩蓋真相,文過飾非,麻痹群眾,麻痹自己)這樣一種剪刀形的變化,導致社會主義國家內部人民的不滿。并沒有經過什么暴力行動,社會主義的蘇聯解體了,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發生巨變。用我的語言來說,在20世紀九十年代初,世界歷史上發生一次“地殼變動”。

應該說,世界歷史又進入了新的時代。

對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有“冷戰后時代”、“和平與發展的時代”等說法。我不完全贊成這些提法。我覺得它們沒有說到本質上。我認為現在的世界處在“世界歷史大調整時代”。“世界歷史大調整時代”的意思是,從二次世界大戰后的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資本主義世界開始實行上面說過的那樣的調整。調整的結果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和文化上去了;社會主義國家沒有調整,經濟和文化上不去,結果解體的解體了、劇變的劇變了,而堅持社會主義的國家,也不得不進行調整。這種調整,我們稱之為社會主義體制改革。這就是當前社會主義世界改革的歷史大背景。

我認為這個時代的時間會很長,很可能整個21世紀都處在這樣的時代。經過大調整,資本主義國家不再是原來那樣的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不再是原來那樣的社會主義國家,那時的國際關系也不再是原來那樣的國際關系。

關于時代的這個觀點的提出,是我多年來對社會主義社會進行再認識的一個概括。我在這個問題上進行再認識是從1980年開始的。1981年5月我發表一篇文章《社會主義——學說·運動·制度·文化》。這篇文章一開始就寫道:“如果我們說的是科學社會主義,那末在它將近一個半世紀的歷史中,首先是

學說,接著是運動,然后是制度,再以后是文化”。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幾次出訪歐洲,使我深感斯大林把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建立視作社會主義因素得以產生的前提,是一個可笑的神話。斯大林說由于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社會,所以在封建社會的母胎中可以有資本主義的因素。而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根本沒有共同的地方,因此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決不可能有社會主義的因素。而只要不用斯大林那樣的偏見去看歐洲,就很容易看出那兒有不少社會主義的因素。斯大林的這個謬論在我國也有人曾經相信過。

1987年我感到需要對社會主義進行再認識。十幾年前,我提出事實上有兩個不同的社會主義社會的涵義:一個是在人類社會發展史序列中處于資本主義社會之后的那個社會主義社會。按照馬克思的思想,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起來后,會有這么一個時候: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成為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桎梏,即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無法容納已經發展到如此高度的社會生產力,于是社會經濟制度就會發生變革,建立起社會主義社會。這樣的社會主義社會從來沒有過。它是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一般原理由馬克思最早作出的科學論斷。這種社會主義社會只是抽象的、觀念上的東西。由于這種社會主義社會是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合乎規律地產生的,資本主義已經走完了自己的路程。另外一種涵義是現實的社會主義社會。這種社會主義社會是某些國家在某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無產階級政黨奪得了政權,剝奪了資本家的財產,而建立起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在俄國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社會就是這種第二個涵義的社會主義社會。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出現的那些社會主義國家都是這種涵義下的社會主義。這些國家里的社會主義社會也是一種與資本主義社會并存、與資本主義處于競爭中的社會主義社會。

第一個涵義的社會主義社會不會再變成資本主義社會,而后面說的第二個涵義下的社會主義社會,就有再變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可能性,而且這種可能性在俄國和東歐已經轉化為現實。當然社會主義國家還有一條道路——改革。經過改革,爭取這個國家得以在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