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試析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化的影響

李曼莉

論文摘要: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對中國的影響巨大,亙古未有。主要有破壞性的一面,但也有促進性的一面。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遭受更多的掠奪,廣大農民生活更加困苦,中國社會發生顯著的變化,小農經濟制度解體,封建制度開始動搖,自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另一方面,鴉片戰爭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加快了中國近代化進程,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論文關鍵詞:鴉片戰爭;近代化;雙重作用

由于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清朝統治階級中的某些有識之士,如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改變了夜郎自大的態度。他們試圖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于是,從十九世紀60年代開始,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口號,“師夷長技”,大張旗鼓地舉辦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編練新式陸軍和海軍。他們開礦山、筑鐵路、設郵電、辦學校,派遣留學生出國,掀起了一股辦洋務的熱潮。他們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沖破了窒息生產力發展的社會風氣,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一、鴉片戰爭前的中國

從公元前5世紀的戰國時代到1840年得鴉片戰爭,中國的封建社會延續了兩千多年,這個超穩定的社會有著自身的特點。在經濟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導地位。皇帝、貴族、官僚和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則占有很少的土地,需要租種地主土地并繳納高額的地租,封建地主和農民階級的矛盾必然尖銳。小農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生產結構,主要特征是個體家庭為單位與家庭手工業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它曾有利于維護封建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發展,但又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對新的生產方式有較強的排斥力,商人、地主、官員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剝削農民,農民還需繳納高額賦稅和承擔各種徭役,生活極端困苦。

二、鴉片戰爭后中國的近代化

鴉片戰爭后,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屈辱的《南京條約》,被迫五口通商,西方資本主義的文明陸續輸入,才開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邁進,共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歷程,到19世紀末,中國近代化的基本情況是:

在經濟上,自然經濟逐步解體,1899年全國進出口貨值264748千海關兩,出口貨值195785千海關兩,兩筆共達460533千海關兩。這個數據顯示,中國已經逐步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使用機器的近代企業的逐步出現,據相關統計,1895年全國近代工礦企業總數達200家,資本總額5004萬元,工人總數91350~98060人。 在政治上,經過外國侵略勢力和國內農民革命的沖擊,已經無法按照老樣子維持下去了,在“滅亡”威脅下,一部分封建統治階級,不得不轉化為洋務派,推行洋務運動,這樣,封建政權開始向資本主義近代化傾斜。由于近代企業的出現,不僅引進了西方的生產技術,同時還引進了西方的社會制度,政治民主化,開始提上了中國的議事日程.

三、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化的雙重作用

(一)鴉片戰爭對中國的積極促進作用

首先,使得中國人開眼看世界,承認自己落后,逐步消除“天朝上國”、“夜郎自大”等驕傲之氣,不得不向資本主義學習,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和制度,把自己變為資產者。這半個世紀近代化的進程中都是這幾個政治派別圍繞展開的政治角逐,都是在鴉片戰爭的背景下進行的。

其次,在中國封建經濟的大地上,輸入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機器,大大縮短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根據馬克思的研究,作為資本主義典型的英國,是經過簡單協作、手工工場再發展到近代機器大工業的,這一歷程花了近300年左右的時間。中國人是經過一段摸索過程的。例如曾國藩,開始對仿造洋炮洋船的想法很簡單,認為外洋器物“購成之后,訪募覃思之土,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

最后,通過在華企業雇傭中國職工,受中國聘用的中國技術人員,為中國培養了大量人才。左宗棠于1867年創辦福州船政局時,即同船政局法國正副監督日意格、德克碑簽訂培養人材合同,議定5年限滿,教中國員匠能自按圖監造并能自行駕駛,即加獎日意格和德克碑銀各2.4萬兩,加獎各法籍師匠共銀6萬兩,計定獎格銀10.8萬兩,另再加精神獎勵。

(二)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壓迫與抑制作用

其中最主要的是依靠不平等條約,在攫取中國各種各樣的特權,擴大了侵略勢力在華勢力,逐步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使得中國的民族資本不能正常發展。據統計,外國在華資本在中國資本總額中所占的百分比是:1894年占60.7,1913年占80.3,1920年占70.4,1936年占78.3。也就是說,外資要占中國資本總額的60~80%左右。在中國不少重要近代產業部門,外資均處于壟斷半壟斷的優勢。中國新生的民族資本,多方遭受排擠和限制。

總的看來,鴉片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把中國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使得經濟也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經濟的影響是利弊互現的。必須振奮民族精神,揚我國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避免類似鴉片戰爭的悲劇。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