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王敏
摘要:1840-1842年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戰敗,清政府被迫簽定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即中英《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本文旨在闡明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認識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關鍵詞:鴉片戰爭;危害;現代文明 19世紀上半期歐美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階段,英國工業革命已經完成,法、美工業革命也正在迅猛發展。工業資本主義生產的存在和發展,需要不斷開辟新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而此時的清王朝依舊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清王朝統治集團虛驕自大,閉目塞聽,對世界形勢茫然無知。清政府仍舊推行閉關鎖國的外交政策,中國依然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正當的中英貿易中中國處于出超地位。當時的英國政府已感到在中國這個封閉了幾千年的古老大國,單靠貿易手段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無恥地向中國輸入鴉片,鴉片嚴重危害到清政府的統治,道光帝任命林則徐禁煙,但林則徐的禁煙運動卻成為英國政府使用“炮艦政策”的借口。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1840年英國悍然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一、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危害 鴉片戰爭中國戰敗,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一八四三年七月與十月,耆英和璞鼎簽訂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條款》(即《虎門條約》),對《南京條約》進行了補充和具體化,對關稅稅率、領事裁判權,最惠國待遇等又達成了協議。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耆英與美國全權代表顧盛在澳門望廈村簽訂了《中美五口貿易章程》即《望廈條約》,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耆英與拉萼尼在停泊在廣州黃埔的法國兵艦上簽訂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黃埔條約》)美國和法國與中國達成同英國相同的權利。鴉片戰爭對中國的消極影響深遠,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鴉片戰爭使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變化,中國的領土完整和獨立的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開始解體。 二、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進步性 中英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的簽訂,盡管由于中國道光皇帝的無能和當時清政府的腐敗,落后與封閉,造成中國在鴉片戰爭中的失敗,作為一個失敗者的中國不能不賠償戰爭的費用和損失,接受外國的一些苛刻條件,甚至有些條件直接有損于中國主權的完整。但是畢竟腐敗、落后和封閉的古老中國大門被英國用“炮艦”強行打開了,盡管這個時候打開的僅僅只是一些窗口,但是,它促進了古老的封建與專制的中國的瓦解,對于推進世界文明在中國的發展都具有一定的意義和作用。其主要表現為: